# 第 62 章:合作谈判---

晓峰和李强站在公司的会议室门口,深吸一口气,他们即将踏入一场艰难的合作谈判。与宏盛集团的谈判已经进入关键阶段,而与华耀科技的交流也在同步进行,两边都像是悬在天平上的砝码,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合作破裂或者陷入不利境地。

会议室里,宏盛集团的谈判代表们正襟危坐。为首的是业务拓展部经理刘先生,他眼神犀利,表情严肃,旁边坐着法务部的张律师,一脸严谨,还有财务顾问李女士,目光中透着精明。

晓峰和李强带着自已的团队成员走进会议室,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起来。

晓峰率先开口,脸上带着微笑,试图缓和气氛:“刘先生,很高兴我们又能坐在一起商讨合作事宜。我们对这次与宏盛集团的合作充满期待,也相信双方有着广阔的合作前景。”

刘先生微微点头,却不紧不慢地说:“晓峰,你们的诚意我们看到了,但商业合作不是仅凭期待就能达成的。我们宏盛集团在业内的地位和要求,你们应该清楚。之前我们提出的控股方案,你们考虑得怎么样了?”

李强皱了皱眉头,说道:“刘先生,关于控股的问题,我们确实有自已的顾虑。我们公司虽然规模不及宏盛,但也有自已的核心团队和独特技术,我们希望在合作中能够保持一定的自主性和话语权,而不是完全被控股。”

刘先生轻轻哼了一声:“李强,你们要知道,宏盛集团投入的资金和资源将是巨大的。我们承担了更大的风险,自然需要更多的控制权。如果你们连这点都不能理解,那这合作恐怕很难推进。”

这时,晓峰的团队里技术骨干小陈忍不住说道:“刘先生,我们的技术研发方向是非常具有前瞻性的。虽然目前还在发展阶段,但一旦成功,市场潜力不可限量。我们希望宏盛集团能够看到这一点,给予我们一定的空间去发挥,而不是单纯地用资本来压制。”

刘先生看了一眼小陈,不屑地说:“年轻人,不要太天真了。在商言商,没有足够的利益保障,我们不会轻易冒险。”

双方陷入了僵局,气氛变得异常沉闷。

而在与华耀科技的谈判桌上,情况则有所不同。华耀科技的创始人陈总依旧热情洋溢,他的团队成员也都充满活力。

陈总笑着说:“晓峰,李强,我还是那句话,我很看好我们之间的合作。我们华耀科技虽然资金没有宏盛雄厚,但我们在互联网技术创新方面绝对是走在前列的。”

李强回应道:“陈总,我们也很欣赏华耀科技的技术实力。不过,在合作模式上,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探讨。比如双方的资源整合方式,以及如何在市场推广中发挥各自的优势。”

华耀科技的市场部经理小王兴奋地说:“我觉得我们可以先从联合推出一款新产品入手。利用我们的技术和你们的市场渠道,一定能迅速打开局面。”

晓峰思考片刻后说:“小王的想法不错,但这其中涉及到很多细节问题。比如产品的研发周期、成本分担、利润分配等等。我们需要一个详细的计划。”

在宏盛集团的谈判桌上,法务部的张律师开始发言:“如果不能控股,那我们宏盛集团对合作后的公司管理架构、决策流程等都要有严格的规定。这是为了保障我们的投资安全。”

李强看着张律师,严肃地说:“张律师,我们理解你们的担忧,但我们也有自已的运营模式和企业文化。我们希望在制定管理架构时能够充分考虑双方的特点,做到公平合理。”

刘先生突然说:“这样吧,我们可以适当调整控股比例,但你们必须在技术研发上做出更大的承诺,并且在一定期限内达到我们设定的业绩目标。否则,我们将有权调整合作方式。”

晓峰和李强对视一眼,他们知道这是宏盛集团的一种让步,但也意味着更大的压力。

晓峰缓缓地说:“刘先生,我们接受在技术研发上努力的要求,但业绩目标需要根据市场实际情况来设定,不能过于苛刻。我们希望是一个双方都能通过努力达到的合理目标。”

在华耀科技这边,陈总提出:“为了表示我们的诚意,华耀科技愿意在合作初期投入更多的技术人力,并且共享一部分我们的专利技术。但我们也希望你们能在市场拓展方面加大力度,尤其是在一些传统渠道上。”

李强感激地说:“陈总,您的诚意我们感受到了。我们会在市场拓展上全力以赴的。不过,关于专利技术的共享范围和使用方式,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明确。”

回到宏盛集团的谈判,财务顾问李女士开始算账:“按照我们新提出的方案,宏盛集团前期将投入 X 千万资金,这笔资金将用于研发、市场推广和公司运营。你们公司需要按照比例匹配相应的资源。在利润分配上,我们将根据股权比例和业绩贡献来综合考量。”

晓峰的财务经理赵姐仔细听着,然后说:“李女士,关于资金的使用监管,我们希望能够建立一个透明的机制,双方都能参与监督,确保资金合理使用。”

刘先生不耐烦地说:“这些细节问题可以慢慢商讨。关键是我们现在要确定大的合作框架是否能够达成一致。如果在这上面浪费太多时间,对双方都没有好处。”

在华耀科技的谈判中,双方开始讨论团队融合的问题。华耀科技的技术团队负责人小刘说:“我们的技术团队比较年轻,富有创新精神,但可能在一些传统业务经验上有所欠缺。希望能和你们的团队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晓峰的团队成员纷纷点头。晓峰说:“团队融合确实很重要。我们可以组织一些交流活动和培训课程,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信任。”

经过数轮的谈判,晓峰和李强在两边都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宏盛集团的强大资本和苛刻要求,华耀科技的热情与独特优势,都让他们难以抉择。

在一次中场休息时,晓峰对李强说:“这两个选择都不容易啊。宏盛集团能给我们带来雄厚的资金和广阔的市场资源,但也可能束缚我们的手脚。华耀科技虽然合作起来可能更灵活,但风险也不小。”

李强叹了口气:“是啊,我们必须慎重考虑。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要为公司的长远发展着想。”

重新回到与宏盛集团的谈判桌前,刘先生表情严肃地说:“晓峰,李强,我们宏盛集团的耐心是有限的。你们必须尽快给我们一个明确的答复。是接受我们的条件,还是放弃这次合作机会。”

晓峰看着刘先生,坚定地说:“刘先生,我们需要一点时间来综合评估。这是一个重大的决策,我们不能草率行事。”

刘先生皱了皱眉头:“好吧,我给你们三天时间。三天后,如果没有满意的答复,我们将终止谈判。”

在华耀科技那边,陈总也期待地说:“晓峰,李强,我希望我们能尽快达成合作。我相信我们一起能创造出不一样的辉煌。”

晓峰和李强回到公司后,召集核心团队成员进行紧急会议,讨论到底该如何抉择。

会议室里,大家各抒已见,争论不休。

有人说:“宏盛集团的实力摆在那,虽然条件苛刻,但成功合作的话对我们的提升是巨大的。”

也有人说:“华耀科技更有活力,合作起来可能更愉快,而且他们的技术创新能力不容小觑。”

晓峰静静地听着大家的意见,然后缓缓地说:“大家说的都有道理。但我们要从多方面考虑,包括公司的独立性、未来发展空间、风险承受能力等等。我们不能盲目跟风,也不能错过好的机会。”

李强接着说:“这三天我们要仔细分析两边的利弊,同时也要考虑如果不合作,我们自已的发展方向。”

三天的时间转瞬即逝,晓峰和李强再次站在命运的十字路口。

晓峰看着李强,问道:“李强,你心里有答案了吗?”

李强深吸一口气,说:“晓峰,不管选择哪一边,都是一场冒险。但我想,我们应该跟着自已的直觉和对公司未来的判断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