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育儿路上的重重困扰,晓峰和林娜的双方长辈纷纷前来相助,本以为能就此轻松些,却没想到新的问题也接踵而至。
晓峰的母亲王秀兰,是个朴实勤劳的农村妇女,一辈子与土地打交道,对照顾孩子有着自已传统的一套方法。而林娜的母亲赵雅琴,生活在城市,接受过更多新观念的熏陶,讲究科学育儿。这两位性格迥异、观念不同的长辈凑到一起,难免会产生一些摩擦。
孩子刚学会走路,不小心摔倒磕破了膝盖,哇哇大哭起来。王秀兰心疼孙子,急忙跑过去,一把抱起孩子,嘴里念叨着:“哎呦,我的小宝贝,摔疼了吧。奶奶在这儿呢,不哭不哭。”说着就要用土方法,拿口水去抹伤口。
林娜在一旁看到,赶忙制止:“妈,您这可不行,这样不卫生,容易感染的。得先用碘伏消毒。”
王秀兰皱着眉头,有些不满地说:“我们农村孩子都是这么过来的,哪有那么娇贵。抹点口水就好了,消什么毒。”
赵雅琴也走过来,附和道:“亲家母,现在可不能像以前那样了。孩子的健康最重要,得讲究科学。”
王秀兰哼了一声:“什么科学不科学,我带大了晓峰,不也好好的。”
晓峰见状,急忙过来打圆场:“妈,妈,你们别争了。都是为了孩子好,咱们综合一下。先消毒,然后再观察看看。”
在孩子的饮食方面,分歧也不小。王秀兰觉得孩子就得多吃主食,长得壮实。于是经常给孩子喂馒头、米饭之类的。
一天,王秀兰又端着一碗米饭,追着孩子喂:“宝宝,来,再吃一口米饭,吃了长得高。”
孩子却摇头跑开,嘴里喊着:“不要,不要。”
赵雅琴看着,对王秀兰说:“亲家母,孩子不能光吃主食,还得搭配蔬菜、水果、肉类,营养要均衡。这样才能健康成长。”
王秀兰不乐意了:“这些东西哪有米饭顶饱,我们小时候能有口饭吃就不错了。”
林娜无奈地说:“妈,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孩子的饮食得多样化。不然会营养不良的。”
除了孩子的生活照料,在教育启蒙上,长辈们也各有各的想法。王秀兰觉得孩子小时候就应该多玩,自由自在的,别太早学那些书本知识。
有一次,林娜给孩子买了一些识字卡片,想教孩子认字。王秀兰看到了,说:“孩子这么小,学什么字啊。让他出去跑着玩多好。”
赵雅琴却认为:“早点启蒙对孩子有好处,可以开发智力。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两位长辈为此争论不休,互不相让。晓峰和林娜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不过,长辈们的帮忙也确实让晓峰和林娜轻松了不少。王秀兰每天早早起来,打扫房间、洗衣服,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还会去菜市场买菜,回来做可口的饭菜。
赵雅琴则会陪着孩子读绘本、讲故事,给孩子带来很多新鲜的知识和乐趣。
有一天,晓峰下班回家,看到家里干净整洁,孩子在开心地玩耍,心中满是感激。他对两位长辈说:“妈,谢谢你们来帮忙。要是没有你们,我们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王秀兰笑着说:“傻孩子,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只要你们过得好,我们就开心。”
赵雅琴也点头说:“对,一家人不说两家话。都是为了这个家。”
晚上,孩子睡了以后,晓峰和林娜坐在客厅里聊天。
林娜说:“虽然咱妈和咱爸有时候会因为孩子的事吵架,但有他们在,我们确实轻松多了。”
晓峰深有感触地说:“是啊,不过我们也得想办法协调好他们的关系,不能让矛盾越来越大。你有什么好主意吗?”
林娜想了想,说:“我觉得我们可以多组织一些家庭活动,让大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增进了解,互相学习。你觉得呢?”
晓峰赞同道:“这个主意不错。就这么办,希望能让家里的气氛更和谐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