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39 章:柳云担忧---

在小镇的家中,柳云每日都过得心神不宁。自赵宇前往京城赴任后,她的心中便像是被一块大石头压着,沉甸甸的。

清晨,柳云早早地便起了床,站在窗前,望着远方的小路,那是通往京城的方向。她的眼神中满是忧虑,嘴里喃喃自语:“赵宇,你在京城可还安好?官场的那些弯弯绕绕,你能应付得过来吗?”

柳云的母亲走进房间,看到女儿忧愁的模样,心疼地说:“云儿,你这样整日愁眉苦脸的,也不是个办法。赵宇那孩子聪慧过人,定能在京城站稳脚跟的。”

柳云轻轻摇了摇头:“母亲,您不明白。官场复杂,人心险恶,我怕赵宇他太过于耿直,会得罪人。”

这时,柳云的好友阿玲前来探望。阿玲一进门,便看到柳云无精打采的样子,打趣道:“云儿,这才几日不见,你怎的如此憔悴?莫不是想你家赵郎想得紧了?”

柳云勉强挤出一丝笑容:“阿玲,你就别拿我打趣了。我是真的担心赵宇。他在京城举目无亲,万一遇到什么难事,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

阿玲拉着柳云的手,安慰道:“云儿,你要相信赵宇的能力。他能从众多学子中脱颖而出,高中科举,自然有他的过人之处。”

柳云叹了口气:“我知道他有才华,可才华在官场并不一定能吃得开。我听闻京城的官场,党派林立,官员们互相倾轧。赵宇他初入官场,怕是难以适应。”

在京城的赵宇,也深知柳云会为自已担忧。他在忙碌的公务之余,总会抽出时间给柳云写信,报个平安,讲述自已在京城的所见所闻,但信件一来一回,需要不少时日,这让柳云的担忧丝毫未减。

一日,柳云在集市上遇到了一位从京城归来的商人。她急忙上前询问:“大叔,您可曾听闻赵宇赵公子在京城的消息?他在官场过得如何?”

商人看了看柳云,思索片刻后说道:“姑娘,我在京城只是做些小生意,对官场之事了解不多。不过,我曾听人说,赵公子为人正直,在处理一些事务时,与其他官员有些分歧。”

柳云心中一紧:“那他可有受到刁难?”

商人摇了摇头:“这我就不清楚了。姑娘,你也别太担心,或许事情并没有那么糟糕。”

柳云谢过商人后,回到家中,越发坐立不安。她决定,不能再这样干等着,她要去京城陪伴赵宇。

柳云将自已的想法告诉了父母。柳父皱了皱眉头:“云儿,京城路途遥远,你一个女子,此去多有不便。况且,赵宇在信中也未曾提及让你前去。”

柳云坚定地说:“父亲,我知道您是为我好。但我实在放心不下赵宇。我与他结为夫妻,便应与他同甘共苦。不管前方有多少困难,我都要陪在他身边。”

柳母看着女儿坚决的模样,无奈地说:“云儿,你这性子,一旦决定了的事情,九头牛都拉不回来。罢了,你若要去,便去吧。只是路上一定要小心。”

柳云感激地看着父母:“多谢父亲,母亲。我会照顾好自已的。”

在准备前往京城的过程中,柳云又遇到了新的难题。家中的一些长辈认为,女子不应抛头露面,前往京城。他们纷纷前来劝说柳云放弃这个想法。

柳云的大伯严厉地说:“云儿,你这样做,有违女子的本分。你应该在家中相夫教子,而不是跑到京城去。”

柳云恭敬地回答:“大伯,我理解您的想法。但在我看来,夫妻本就是一体,赵宇如今在京城遇到困难,我怎能坐视不管?我相信,若是大伯您处于我的位置,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大伯被柳云的话噎得一时语塞。

经过一番周折,柳云终于踏上了前往京城的路途。一路上,她风餐露宿,历经艰辛,但心中对赵宇的思念和担忧,让她丝毫没有退缩的念头。

终于,柳云抵达了京城。当她看到赵宇时,心中的所有疲惫和担忧都化作了泪水。

赵宇紧紧地拥抱着柳云:“娘子,你来了。辛苦你了。”

柳云抽泣着说:“赵宇,我实在放心不下你。以后,不管遇到什么,我们都要一起面对。”

赵宇轻轻拭去柳云的泪水:“好,娘子。有你在我身边,我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