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难产的生死考验后,柳云的身体逐渐恢复了些许元气,孩子的诞生成为了这个家庭新的希望与喜悦源泉。
赵宇守在床边,目不转睛地看着柳云与襁褓中的婴儿,眼神中满是温柔与怜爱。此时,稳婆李嬷嬷抱着孩子走上前来,笑着对赵宇说:“大人,小公子可机灵了,您瞧这眉眼,长大后定是一表人才。”
赵宇小心翼翼地接过孩子,仿佛捧着世间最珍贵的宝物,轻声说道:“辛苦嬷嬷了。娘子遭此大难,全靠嬷嬷您和众人相助,赵某感激不尽。”
李嬷嬷连忙摆手:“大人言重了,这都是老身分内之事。夫人吉人自有天相,小公子也是福大命大。”
柳云微微睁开眼睛,虚弱地问道:“赵宇,孩子可好?”
赵宇赶忙坐到床边,将孩子抱到柳云眼前:“娘子,你看,孩子很健康,长得像你多一些呢。”
柳云看着孩子,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只要他平安就好。”
这时,丫鬟翠儿端着一碗滋补的汤羹走进来:“老爷,夫人,这是厨房刚熬好的汤,夫人喝了能更快恢复身体。”
赵宇接过汤碗,舀起一勺,轻轻吹了吹,送到柳云嘴边:“娘子,喝些汤吧,你现在需要好好调养。”
柳云喝了几口汤,感觉体力恢复了一些,便对赵宇说:“赵宇,我们给孩子取个名字吧。”
赵宇沉思片刻,说道:“娘子,此次你生产历经磨难,如破茧重生,我想给孩子取名为赵启,寓意着开启新的人生,也希望他能一生顺遂,不畏艰难。”
柳云点头称赞:“赵启,这名字甚好。愿他如你所愿,健康成长。”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赵宇和柳云全心投入到照顾孩子的事务中。然而,初为人父母,他们面临着诸多的困惑与挑战。
孩子的哭闹常常让他们手忙脚乱。一日夜里,赵启突然大哭起来,赵宇和柳云从睡梦中惊醒。
赵宇急忙起身,抱起孩子,轻声哄道:“启儿乖,莫要哭了,爹爹在这儿呢。”可孩子依旧哭个不停。
柳云也坐起来,焦急地说:“是不是饿了?还是尿布湿了?”
两人急忙检查,却发现并非如此。赵宇有些无奈地说:“这孩子到底怎么了?真让人揪心。”
柳云想了想,说:“会不会是肚子疼?听说新生儿容易肠胃不适。”
于是,赵宇赶忙派人去请大夫。大夫赶来后,仔细检查了孩子的身体,说道:“大人,夫人,小公子并无大碍,只是有些积食,可能是喂奶过多所致。日后需注意喂奶的量和时间。”
赵宇和柳云听后,恍然大悟。赵宇感激地对大夫说:“多谢大夫指点,不然我们真是不知所措。”
随着孩子渐渐长大,赵宇发现孩子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他会盯着房梁上的雕花看许久,小手还会在空中挥舞着,仿佛想要抓住什么。
赵宇笑着对柳云说:“娘子,你看启儿这模样,对这世间万物都充满了探索欲,日后定是个聪慧好学之人。”
柳云也笑着回应:“是啊,我们要好好教导他,让他成为一个有品德、有才华的人。”
然而,在孩子的养育过程中,赵宇和柳云也有着不同的看法。赵宇认为应从小对孩子严格要求,注重学业的培养;而柳云则觉得孩子还小,应以关爱和呵护为主,让他自由快乐地成长。
一日,两人在花园中散步,谈及孩子的教育问题。
赵宇说:“娘子,我觉得启儿应尽早开始读书识字,莫要输在起跑线上。”
柳云却不赞同:“赵宇,他现在还只是个婴儿,过早地强迫他学习,会让他失去童年的乐趣。”
赵宇皱了皱眉头:“娘子,你这想法不妥。若不从小培养,日后如何能在科举之途有所成就?”
柳云轻轻拉着赵宇的手,说:“赵宇,我知道你是为了孩子好,但我希望他能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中成长,培养他的品德和爱心才是最重要的。”
两人各执已见,气氛有些僵持。这时,孩子突然发出一阵笑声,仿佛在为这紧张的气氛解围。
赵宇看着孩子,无奈地叹了口气:“娘子,我们都别争了。启儿的成长之路还长,我们慢慢商量,总能找到一个合适的方法。”
柳云点头:“好,我们都是为了孩子好,不能因为此事伤了我们之间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