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8 章:赵宇赶考---

在柳云坚定心意的陪伴与支持下,赵宇愈发坚定了赴京赶考的决心。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考期日益临近,赵宇开始着手准备行囊,踏上那改变命运的征程。

清晨的阳光洒在小镇的街巷,赵宇站在自家门口,身旁放着简单的包袱,眼神中既有对未知旅途的忐忑,又有对未来的憧憬。柳云早早赶来,眼睛微红,显然是刚刚哭过。

“赵公子,此去京城,路途遥远,你一定要照顾好自已。”柳云轻声说道,声音里带着一丝哽咽。

赵宇轻轻握住柳云的手,安慰道:“柳姑娘,你莫要担心。我定会平安抵达京城,你在家中也要好好生活,等我归来。”

这时,赵宇的母亲林氏也走了出来,她将一个包裹递给赵宇,说道:“宇儿,这里面有一些干粮和衣物,还有为你准备的盘缠。你在途中要小心谨慎,莫要轻信他人。”

赵宇接过包裹,感激地说道:“母亲,孩儿知道了。您在家中也要多多保重身体,孩儿不孝,不能在您身边侍奉。”

林氏强忍着泪水,说道:“宇儿,你放心去赶考,为赵家争光。母亲会照顾好自已的。”

一旁的王生也赶来送行,他拍了拍赵宇的肩膀,说道:“赵兄,此去京城,定要一举高中。我在小镇上等你的好消息。”

赵宇点头道:“王兄,多谢你。若我有幸得中,定不会忘记你的情谊。”

告别了母亲、柳云和王生,赵宇踏上了赶考之路。他沿着小镇的道路前行,心中思绪万千。走了一段路程后,来到了小镇外的官道上,这里行人渐多,有商人、脚夫,还有一些同样赴京赶考的书生。

赵宇与一位名叫李书的书生结伴同行。李书生得眉清目秀,性格开朗,但也带着一丝书生意气的高傲。

“赵兄,你看这沿途的风景,虽美却也不及京城的繁华。我此次赴京,定要在科场中崭露头角。”李书意气风发地说道。

赵宇微笑着回应:“李兄如此自信,想必才学不凡。我只愿能发挥出自已的所学,不负这一路的艰辛。”

两人边走边聊,谈论着诗词文章、经史子集。李书对自已的见解颇为坚持,常常与赵宇争论不休。

“赵兄,你对这篇《论语》的解读虽有新意,但我却认为还是传统的释义更为准确。”李书皱着眉头说道。

赵宇耐心地解释:“李兄,我并非否定传统释义,只是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或许能有更深的感悟。”

在争论中,他们也互相学习,彼此的观点都有所拓展。然而,旅途并非总是如此平静。

行至一片山林附近时,天色渐暗,周围的气氛也变得有些阴森。突然,一群强盗从树林中窜了出来,拦住了他们的去路。强盗们个个手持武器,面目狰狞。

“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为首的强盗大声喊道。

赵宇心中一惊,但很快镇定下来,说道:“各位好汉,我们只是赴京赶考的书生,身上并无多少财物。”

强盗们却不信,开始搜身。李书吓得脸色苍白,身体微微颤抖。

“你们这些强盗,竟敢打劫书生,就不怕王法吗?”赵宇愤怒地说道。

强盗们哄笑起来,为首的强盗说道:“王法?在这深山老林里,我们就是王法。”

就在强盗们准备抢走赵宇包袱里的干粮和盘缠时,赵宇突然灵机一动,说道:“各位好汉,我虽无钱财,但我可以为你们写一篇文章,日后你们若有需要,可凭此文章向他人证明你们并非普通强盗,而是有文化、有抱负之人。”

强盗们听了,面面相觑,有些好奇。为首的强盗说道:“你这书生,倒有些稀奇。好,你且写来,若是写得好,我们便放你们过去。”

赵宇找了一块平整的石头,蹲下身子,拿起树枝,开始在地上书写。他文思泉涌,不一会儿便写好了一篇文章。文章中既有对强盗们的规劝,希望他们能改邪归正,又有对他们的夸赞,称他们若能走上正途,必能成就一番事业。

强盗们围过来,看着地上的文章,虽然他们大多识字不多,但也能感受到文章中的气势与道理。

“这书生果然有几分本事。”一个强盗小声说道。

为首的强盗沉思片刻,说道:“今日便放过你们。你这书生,若日后高中,莫要忘了我们这些在山林中的人。”

赵宇说道:“多谢各位好汉。我若有机会,定当为天下百姓谋福祉,也希望你们能早日改过自新。”

强盗们让开了道路,赵宇与李书继续赶路。李书心有余悸地说道:“赵兄,你今日真是镇定自若,若不是你,我们恐怕难以脱身。”

赵宇说道:“李兄,在危急时刻,我们不能慌乱,要冷静思考应对之策。”

经过多日的跋涉,他们终于接近了京城。京城的繁华景象让赵宇和李书大开眼界。高大的城墙、热闹的街市、川流不息的人群,都彰显着这座都城的威严与昌盛。

“赵兄,这京城果然不同凡响。我们一定要在这里实现自已的抱负。”李书兴奋地说道。

赵宇看着京城,心中默默发誓,一定要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他们在京城找了一家客栈住下,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考试。

在客栈里,赵宇结识了一些来自各地的书生。其中有一位名叫张启的书生,家境富裕,为人豪爽,但也有些粗心大意。

“各位兄台,此次科举,我可是志在必得。我家中请了多位名师教导,我定能高中。”张启大声说道。

赵宇微笑着说道:“张兄如此有信心,自是好事。但科举考试变数颇多,我们还需认真准备。”

张启不以为然地说道:“赵兄,你太过谨慎了。以我的才学,定能轻松应对。”

赵宇没有与他争辩,而是回到自已的房间,开始认真复习功课。他深知,科举之路充满挑战,不能有丝毫懈怠。

夜晚,赵宇坐在窗前,望着京城的夜空,心中思念着家乡的母亲和柳云。

“柳姑娘,我已平安抵达京城。这里的一切都很陌生,但我会努力适应,为了我们的未来而拼搏。”赵宇轻声自语道。

而在小镇上,柳云也常常望着赵宇离去的方向,默默祈祷。

“赵公子,你在京城一定要好好的。我会一直等你回来。”柳云心中念叨着。

随着考试日期的临近,赵宇愈发紧张起来。他不断地复习着各种知识,希望能在考场上发挥出自已的最佳水平。

“赵兄,莫要太过紧张。你才学出众,定能考出好成绩。”李书看到赵宇的状态,安慰道。

赵宇深吸一口气,说道:“李兄,我知道。只是这科举关系到我的一生,我不能有失。”

终于,科举考试的日子来临了。赵宇早早地来到考场,看着周围众多的考生,心中既紧张又兴奋。他走进考场,找到自已的座位,等待着考试的开始。

当试卷发下来时,赵宇仔细阅读题目,然后开始奋笔疾书。他将自已多年的所学都倾注在这试卷之上,每一个字都写得认真而工整。

考试结束后,赵宇走出考场,心中松了一口气。他知道,自已已经尽力了,接下来只能等待结果。

“赵兄,考得如何?”李书迎上来问道。

赵宇说道:“我已尽力,结果如何,就听天由命吧。”

在等待成绩的日子里,赵宇在京城四处走走,了解这里的风土人情,也结识了一些有识之士。他深知,无论科举结果如何,这都是一次难得的经历,他都要不断地提升自已。

“赵公子,你觉得京城与小镇有何不同?”一位名叫陈先生的老者问道。

赵宇沉思片刻,说道:“京城繁华昌盛,文化底蕴深厚,有许多机会与挑战。而小镇宁静祥和,充满了人情味。各有其美。”

陈先生点头笑道:“你这书生,见解独到。日后若有机会,定要为这天下的不同之处都做出自已的贡献。”

赵宇说道:“晚辈定当努力。”

日子一天天过去,科举放榜的日子越来越近。赵宇的心中既期待又害怕。他不知道自已的努力是否能换来一个好的结果。

“柳姑娘,无论结果如何,我都不会放弃。我会继续努力,直到实现我们的梦想。”赵宇望着远方,坚定地说道。

而柳云在小镇上,也同样焦急地等待着消息。她每日都在为赵宇祈祷,希望他能高中归来。

“赵公子,你一定要成功啊。”柳云心中默默念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