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4 章:杨明的工作---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穿透云层,杨明便早早地起了床。他站在镜子前,仔细整理着自已的衣衫,眼神中透着对新工作的期待与一丝紧张。

娄晓娥也起得很早,她看到杨明在整理着装,轻声说道:“杨明,今天第一天上班,别太紧张,你肯定行的。”她的声音温柔,带着一丝关切。

杨明转头看向娄晓娥,露出一个自信的微笑,“晓娥,放心吧,我会努力的。”

这时,秦淮如也从屋里走了出来,手里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粥。“杨明兄弟,快来吃点早饭,吃饱了才有力气工作。”她的眼神中依旧带着那种若有若无的情愫。

杨明有些不好意思地接过粥,“秦大姐,谢谢你。”

吃完早饭,杨明告别了娄晓娥和秦淮如,朝着工厂的方向走去。一路上,他看到街边的早点摊冒着热气,人们行色匆匆地赶着去上班,心中涌起一股对生活的热爱与憧憬。

来到工厂门口,杨明深吸一口气,走进了那扇大门。工厂里机器轰鸣,工人们忙碌地穿梭其中。杨明找到车间主任,一个身材魁梧、面容严肃的中年男子,名叫赵刚。

“你就是杨明?”赵刚上下打量着他。

杨明恭敬地回答:“赵主任,您好,我是杨明,以后还请您多多关照。”

赵刚点了点头,“行,先跟着老张熟悉一下环境和工作流程吧。”他指着旁边一位老师傅说道。

老张是个经验丰富但性格有些古板的人,他带着杨明在车间里转了一圈,嘴里不停地介绍着:“这是车床,操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别毛手毛脚的。这是铣床,精度要求很高……”

杨明认真地听着,不时提出一些问题。老张看他态度诚恳,也渐渐多了些耐心。

在熟悉环境的过程中,杨明结识了一位年轻的工友,叫小李。小李性格开朗,爱说爱笑。“杨明,你之前在哪里工作啊?”小李好奇地问道。

杨明回答:“我刚到这城市,之前在老家也在工厂干过,不过这里的设备看起来更先进。”

小李笑着说:“是啊,咱这厂虽然累点,但待遇还不错。只要你肯努力,肯定能有出息。”

杨明点了点头,“嗯,我会努力的。”

上午的工作紧张而忙碌,杨明努力地适应着新的工作节奏。他发现有一个工序总是做不好,零件的精度老是达不到要求。杨明皱着眉头,反复琢磨着问题所在。

这时,旁边的一位工友,老王,不耐烦地说:“你这新来的,怎么这么笨呢?这都做不好。”老王是个脾气有些急躁的人,说话也不太好听。

杨明并没有生气,而是虚心地说:“王师傅,我确实不太熟练,您能教教我吗?”

老王哼了一声,“自已琢磨去,我忙着呢。”

杨明只好继续自已研究,经过一番努力,他终于找到了问题的关键,成功地完成了那个工序。他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中午休息时间,杨明和工友们一起在食堂吃饭。食堂里嘈杂声一片,饭菜的香味弥漫在空气中。

小李坐在杨明旁边,一边吃一边说:“杨明,这食堂的饭虽然不咋地,但能填饱肚子。你可别嫌弃啊。”

杨明笑着说:“不会,有口热饭吃就不错了。”

正说着,一个女工友走了过来,她叫小敏。小敏有些羞涩地对杨明说:“杨明,我上午看你在研究那个工序,你很认真呢。我这儿有一些笔记,是关于一些工作技巧的,你要是不嫌弃,可以看看。”

杨明感激地说:“小敏,太谢谢你了,你真是个好人。”

小敏的脸微微一红,“不客气,大家都是工友,互相帮助嘛。”

下午的工作继续进行,杨明越发熟练起来。他的专注和努力被赵刚主任看在眼里。

赵刚走到杨明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杨明,干得不错,继续保持。”

杨明心中一喜,“谢谢赵主任夸奖,我会的。”

下班后,杨明拖着有些疲惫的身体回到四合院。刚走进院子,就看到秦淮如在晾衣服。

“杨明兄弟,你下班了?累不累啊?”秦淮如关切地问道。

杨明笑了笑,“有点累,不过还能适应。”

这时,娄晓娥也从屋里走了出来,看到杨明疲惫的样子,心疼地说:“杨明,你先坐下休息会儿,我给你倒杯水。”

杨明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感受着四合院的宁静与温馨。

秦淮如一边晾衣服一边说:“杨明兄弟,工作上要是有什么不顺心的,就跟大姐说,大姐虽然不懂,但也能给你出出主意。”

杨明感激地说:“秦大姐,谢谢你。今天工作还挺顺利的,就是刚开始有些不熟练,后来慢慢就好了。”

娄晓娥端着水走过来,递给杨明,“喝口水吧。你今天在工厂里有没有遇到什么有趣的事?”

杨明喝了口水,然后把在工厂里结识小李、小敏,还有老王对他态度不好的事说了一遍。

娄晓娥听后,有些生气地说:“那个老王怎么这样啊?你刚去,不熟悉很正常,他应该多帮帮你才对。”

杨明笑着说:“晓娥,没关系的。我自已能解决问题,而且也有其他工友愿意帮我。”

秦淮如也说:“是啊,在工厂里,什么样的人都有。你别往心里去,只要把工作做好就行。”

晚上,杨明坐在桌前,回顾着一天的工作。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有很多挑战等着他,但他充满了信心。

第二天,杨明像往常一样去上班。在车间里,他正专注地工作着,突然听到一阵吵闹声。原来是有两个工友因为一个工具的使用问题发生了争执。

其中一个工友大声说:“这工具我先用的,你怎么能抢呢?”

另一个工友也不甘示弱,“我急着用呢,你用完了也不知道放哪儿,我找了半天。”

两人越吵越凶,周围的工友都围了过来。杨明看到这种情况,连忙走过去劝解。

“两位师傅,别吵了。大家都是为了工作,有什么事不能好好说呢?”杨明说道。

其中一个工友看了看杨明,“你是新来的,别管闲事。”

杨明并没有退缩,“这怎么能是闲事呢?大家在一个车间工作,应该互相理解,互相包容。如果因为这点小事耽误了工作,大家都不好交代。”

另一个工友听了杨明的话,觉得有道理,“哼,看在这小兄弟的面子上,我不和你计较了。”

这场风波就这样平息了下来,杨明也赢得了一些工友的赞赏。

随着时间的推移,杨明在工厂里的表现越来越好。他不仅工作认真负责,而且还经常帮助其他工友解决问题。他的技术也越来越熟练,一些复杂的工序他都能轻松完成。

一天,工厂接到了一个紧急订单,要求在短时间内完成一批高质量的产品。赵刚主任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杨明所在的小组。

杨明知道这个任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他主动站出来说:“赵主任,我们小组一定全力以赴,保证按时完成任务。”

小组的工友们也纷纷表示支持。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杨明和工友们加班加点地工作。他们仔细地检查每一个环节,确保产品的质量。

在这个过程中,杨明发现了一个可以提高生产效率的方法。他兴奋地和工友们分享:“大家看,如果我们把这个工序稍微调整一下,先做这个部分,再做那个部分,这样可以节省不少时间,而且还能提高精度。”

工友们听了杨明的建议,纷纷尝试,果然效果显著。

终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小组提前完成了订单任务。赵刚主任对他们的表现非常满意,“杨明,你们小组这次干得非常漂亮,我会向厂里申请奖励的。”

杨明高兴地说:“谢谢赵主任,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下班后,杨明带着喜悦的心情回到四合院。娄晓娥和秦淮如看到他高兴的样子,都好奇地问发生了什么事。

杨明把完成紧急订单任务的事告诉了她们。

娄晓娥开心地说:“杨明,你太棒了!我就知道你一定行的。”

秦淮如也笑着说:“杨明兄弟,这可是大喜事啊。今晚可得好好庆祝一下。”

杨明笑着说:“好啊,今晚我请大家吃好吃的。”

就在这时,小棒槌跑了过来,“杨叔叔,你今天怎么这么高兴啊?”

杨明抱起小棒槌,“小棒槌,叔叔今天在工厂里完成了一个很重要的任务,所以高兴啊。”

小棒槌似懂非懂地说:“杨叔叔,你真厉害!”

晚上,四合院的邻居们也都知道了杨明的事,大家纷纷过来祝贺。院子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杨明,你这小子有出息了,以后可别忘了咱们这些邻居啊。”一位大爷笑着说。

杨明连忙说:“大爷,您说哪里话。我能有今天,也离不开大家的帮助。”

在大家的庆祝声中,杨明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他知道,自已在这个城市里逐渐站稳了脚跟,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杨明,你说以后我们的日子会不会越来越好呢?”娄晓娥看着杨明,眼中满是憧憬。

杨明紧紧握着娄晓娥的手,“晓娥,我相信会的。只要我们努力,未来一定会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