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明带着对家庭的眷恋和对未来的期许,踏上了回归北京的路途。一路上,他望着窗外不断变换的风景,心中五味杂陈。既有着即将与家人长久相伴的喜悦,又有着对未知新工作挑战的一丝担忧。
回到四合院时,阳光正好洒在那熟悉的青石板路上。小辉正在院子里玩耍,一抬头看到杨明,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像只欢快的小鸟般飞奔过去:“爸爸,你回来啦!”
杨明一把抱起儿子,高高地举过头顶,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小辉,爸爸回来就不走了。”
娄晓娥闻声从屋里走出来,眼神中满是温柔与喜悦:“回来就好,一路辛苦了。”
杨明放下小辉,走到娄晓娥身边,轻轻将她拥入怀中:“不辛苦,只要能和你们在一起,一切都值得。”
接下来的日子,杨明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寻找新工作的征程中。他穿梭于北京的大街小巷,参加各种招聘会,投递无数份简历。然而,现实并不如他想象的那般顺利。
在一次面试中,面试官看着杨明的简历,微微皱起了眉头:“杨先生,你之前在外地工作的经历虽然丰富,但与我们本地的行业需求可能存在一些差异。而且你离开北京有一段时间了,人脉资源方面可能也比较薄弱。你觉得你能快速适应并胜任我们这份工作吗?”
杨明心中一紧,但仍坚定地回答:“虽然我在外地工作,但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比如项目管理、团队协作以及应对各种突况的能力。我也深知人脉的重要性,回来后我一直在积极重建联系。我相信自已有足够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能够迅速融入并为公司创造价值。”
面试官沉思片刻后说道:“你的态度值得肯定,但我们还需要综合考虑其他候选人。你先回去等通知吧。”
杨明有些失落地走出面试公司,心情格外沉重。他不知道自已还要经历多少次这样的挫折才能找到合适的工作。
回到家,娄晓娥看出了杨明的低落,轻声安慰道:“别灰心,这只是个开始。总会有适合你的工作出现的。”
杨明无奈地叹了口气:“我知道,只是没想到会这么难。我不想让你和小辉失望。”
娄晓娥握住他的手:“你已经很努力了,我们都看在眼里。不管怎样,我们是一家人,要一起面对。”
在不断寻找工作的过程中,杨明结识了一位名叫赵刚的同行。赵刚是个热心肠且经验丰富的人,他看出了杨明的困境,主动与他交流。
赵刚拍着杨明的肩膀说:“兄弟,我理解你现在的处境。找工作就像找对象,得看缘分。不过你也别闲着,多去参加一些行业研讨会、交流会之类的,拓展拓展人脉,说不定机会就来了。”
杨明感激地看着他:“赵哥,谢谢你的建议。我之前确实忽略了人脉的重要性。”
赵刚笑着说:“咱这行,人脉就是资源。你有能力,但也得让人知道不是?我这儿有个研讨会的信息,你可以去看看。”
杨明接过赵刚递来的纸条,上面写着研讨会的时间、地点和主题。他心中重新燃起了希望:“赵哥,太感谢你了。你这真是帮了我大忙。”
在研讨会上,杨明认真聆听各位专家和同行的发言,积极参与讨论,还结识了一些潜在的雇主和合作伙伴。虽然没有当场得到工作机会,但他感觉自已离目标又近了一步。
日子一天天过去,杨明依旧在努力寻找工作的同时,也不忘关心家庭。他会陪着小辉做作业,带他去公园玩耍,帮娄晓娥分担一些家务。
有一天,杨明正在家里研究一份行业报告,突然接到一个电话。电话那头是一家中型企业的人力资源经理,名叫王丽。
王丽礼貌地说道:“请问是杨明先生吗?我们在行业内了解到您的一些信息,对您的经历很感兴趣。我们公司目前有一个职位空缺,不知道您是否有兴趣来面试一下?”
杨明心中一阵激动,但仍保持冷静地回答:“王经理,您好。我非常有兴趣,很感谢您能给我这个机会。”
王丽说道:“那您下周一上午九点来我们公司参加面试吧。地址我会以短信的形式发送给您。”
挂了电话,杨明兴奋地跑到娄晓娥身边:“晓娥,有个好消息!我收到面试通知了!”
娄晓娥也为他感到高兴:“太好了!我就说一定会有机会的。你要好好准备哦。”
杨明自信满满地说:“放心吧,这次我一定全力以赴。”
面试那天,杨明身着得体的西装,精神抖擞地走进了那家公司。面试官们对他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考察,包括专业知识、工作经验、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应对问题的能力等。
面试结束后,杨明走出公司,心中忐忑不安。他不知道这次的结果会如何,但他知道自已已经尽力了。
几天后,杨明终于等来了那家公司的录用通知。他拿着通知,激动地对娄晓娥说:“晓娥,我成功了!我找到新工作了!”
娄晓娥眼中闪烁着泪花:“恭喜你,杨明。你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
杨明紧紧抱住娄晓娥:“这都多亏了你的支持和鼓励。以后我们一起努力,让生活越来越好。”
娄晓娥微笑着回应:“好,我们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