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宇决定参加钓鱼比赛后,便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备战之中。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穿透晨雾,陈宇就已经起床,开始整理自已的钓鱼装备。他仔细检查着每一根鱼竿,看是否有弯曲或损坏的地方,又把鱼线一一抽出,检查其韧性和强度。
这时,邻居张大叔路过,他是个老渔民,对钓鱼也颇有心得。看到陈宇在忙碌,便笑着走过来。“陈宇啊,这么早就开始准备啦?”
陈宇抬起头,笑着回应:“张大叔,这次比赛对手都很强,我得好好准备才行。”
张大叔点了点头,拿起一根鱼竿,看了看说:“这鱼竿不错,不过你要去的那个钓点,我听说水比较深,你这鱼线的号数可能得再大一点,不然遇到大鱼容易切线。”
陈宇若有所思地说:“张大叔,您说得对。我之前还真没考虑到这点。我这就去换鱼线。”
在渔具店,陈宇遇到了一个年轻的钓友叫小孙。小孙性格活泼,对新钓具和新技术总是充满热情。他看到陈宇在挑选鱼线,便凑了过来。“大哥,你这是在为比赛做准备呢?”
陈宇回答:“是啊,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小孙兴奋地说:“大哥,我跟你说,最近出了一种新型的鱼线,不仅强度高,而且很灵敏,特别适合比赛用。我上次用了,效果特别好。”
陈宇有些心动,但又担心新鱼线自已不熟悉,会影响比赛发挥。“这新鱼线我没用过,不知道适不适合我。”
小孙拍着胸脯说:“大哥,你放心。这种鱼线上手很快的。我可以给你讲讲它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陈宇思考片刻后说:“那行,我先买一些试试。谢谢你啊,小孙。”
回到四合院,陈宇开始研究比赛的钓点。他从网上找来了钓点的地图,仔细分析着水域的地形和水流情况。李大爷看到陈宇在研究地图,好奇地走过来。“陈宇,你这是在看啥呢?”
陈宇指着地图说:“李大爷,这是比赛的钓点。我在研究这里的地形和水流,看看哪里可能藏鱼比较多。”
李大爷看了看地图,回忆着说:“我以前去过类似的地方。一般这种有湾子的地方,水流比较缓,鱼喜欢在那里聚集。还有,你看这岸边有一些水草的地方,也是鱼喜欢藏身的地方。”
陈宇认真地听着,不时在地图上做着标记。“李大爷,您的经验可太宝贵了。我之前还真没注意到这些。”
除了研究钓点,鱼饵的准备也是关键。陈宇决定自已制作一些鱼饵。他去市场买来了各种原料,有面粉、玉米粉、鱼粉、虾粉等。回到家后,他便开始在院子里调制鱼饵。
邻居王大嫂看到陈宇在调制鱼饵,好奇地问:“陈宇,你这是在做什么好吃的呢?”
陈宇笑着说:“王大嫂,这不是吃的,是鱼饵。我在准备比赛用的鱼饵呢。”
王大嫂惊讶地说:“鱼饵?这东西还得自已做啊?”
陈宇解释道:“自已做的鱼饵可以根据不同的鱼情和钓点进行调整,效果会更好。而且我可以尝试一些新的配方,说不定能在比赛中吸引更多的鱼。”
在调制鱼饵的过程中,陈宇不断尝试着不同的比例和添加物。他先把面粉和玉米粉混合在一起,然后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接着,他又加入了一些鱼粉和虾粉,增加鱼饵的腥味。
这时,赵小虎放学回来了。他看到陈宇在做鱼饵,好奇地凑了过来。“陈宇哥哥,你这鱼饵是怎么做的呀?看起来好有趣。”
陈宇笑着说:“小虎,这可不容易。要掌握好各种原料的比例,还要让鱼饵有合适的味道和口感,这样鱼才会喜欢吃。”
小虎天真地说:“陈宇哥哥,那你做的鱼饵肯定能钓到很多鱼。我能帮你做吗?”
陈宇摸了摸小虎的头说:“小虎,你还小,等你长大了再学。现在你可以帮哥哥去拿个小勺子过来。”
小虎连忙跑去屋里拿勺子。在大家的陪伴和帮助下,陈宇终于调制出了几款满意的鱼饵。他把鱼饵分别装在小盒子里,贴上标签,注明配方和适用的鱼种。
接下来的几天,陈宇每天都会去附近的河边进行练习。他按照比赛的时间要求,模拟比赛场景,不断调整自已的钓鱼策略。
一天,陈宇在练习时遇到了一位老者。老者静静地坐在河边,看着陈宇钓鱼。陈宇钓了一会儿,发现鱼口不太好,有些着急。老者看到后,缓缓地说:“年轻人,钓鱼要有耐心,不能心急。你看你这浮漂动了几下就拉杆,鱼还没咬稳呢。”
陈宇虚心地说:“大爷,您说得对。我这是太想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了,所以有些着急。”
老者笑了笑说:“比赛固然重要,但钓鱼的乐趣也在于过程。你要学会享受这个过程,放松心态,鱼自然就会上钩了。”
陈宇听了老者的话,心中豁然开朗。他调整了心态,重新静下心来钓鱼。果然,没过多久,就有鱼上钩了。
陈宇兴奋地对老者说:“大爷,谢谢您的指点。您这一句话让我受益匪浅。”
老者摆了摆手说:“不用客气。我看你钓鱼也有些功底,只要调整好心态,在比赛中肯定能发挥出自已的水平。”
经过几天的刻苦练习和精心准备,陈宇感觉自已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对比赛充满了信心。
“陈宇哥哥,你肯定能在比赛中拿冠军的!”小虎充满期待地说。
陈宇笑着说:“小虎,冠军可不好拿。不过哥哥会尽力的,不管结果如何,哥哥都会把这次比赛当成一次宝贵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