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34 章:装修纠纷---

店铺装修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苏羽满心期待着新店铺能早日惊艳亮相。然而,平静的装修过程中却泛起了波澜,一场装修纠纷悄然滋生。

负责店铺墙面绘画的工匠名叫赵启,他在当地小有名气,本以为此次为苏羽的绸缎庄作画能大展身手,获取丰厚报酬并进一步提升自已的声誉。可随着工程推进,他越发觉得苏羽的要求过于严苛。

一日,苏羽前来查看装修进度,当看到赵启刚完成一部分的墙面绘画时,微微皱起了眉头。他指着一处花朵的图案说道:“赵师傅,这牡丹的颜色似乎过于艳丽了些,与我们店铺整体想要营造的典雅氛围不太协调,能否调得淡雅一些?”

赵启一听,心中顿时有些不悦,他提高了声音说道:“苏老板,我这可是按照最正宗的绘画技法和色彩搭配来绘制的。这牡丹本就象征富贵,颜色艳丽些才能凸显其华丽。您这样要求,岂不是让我的画作失了神韵?”

苏羽耐心解释道:“赵师傅,我理解您对艺术的坚持。但我们这是绸缎庄,不是单纯的画馆。丝绸制品多以精美、细腻、典雅为特色,我希望店内的装饰包括这壁画都能与之相呼应,给顾客一种和谐统一的美感。”

赵启却不以为然,他气呼呼地说:“苏老板,我在这行干了多年,还从未有人质疑过我的用色。您若是觉得我画得不好,大可以另请高明。我可不想按照您这不靠谱的要求随意更改,那简直是对我艺术的亵渎!”

苏羽见赵启情绪激动,知道此时强行要求他修改可能会适得其反,便缓了缓语气说道:“赵师傅,您先别激动。我并非否定您的技艺,只是我们双方可能在审美和店铺风格的理解上存在一些偏差。要不这样,您先暂停这部分的绘制,我们找几位城中有名望的文人雅士或者老顾客来参谋参谋,听听他们的意见,如何?”

赵启哼了一声,嘟囔道:“哼,找他们能有什么用?他们又不懂真正的绘画艺术。”但见苏羽态度坚决,也只好暂时放下画笔,等待评议结果。

苏羽很快邀请了几位在城中颇具影响力的人物,其中包括德高望重的老学者钱先生、经常光顾绸缎庄的富贵太太李夫人以及一位年轻有为的书画收藏家孙公子。

众人来到店铺,先仔细查看了赵启已完成的部分画作。钱先生摸着胡须,缓缓说道:“这画作的笔法确实细腻,功底可见一斑。不过,苏老板所言也有几分道理,这色彩与店铺整体风格的融合度尚缺火候。若能稍作调整,或许会更加完美。”

李夫人也点头称是:“我每次来绸缎庄,都希望能感受到一种优雅宁静的氛围。这壁画太过艳丽,会让我有些眼花缭乱,难以静下心来挑选丝绸。”

孙公子则从艺术鉴赏的角度发表看法:“赵师傅的技艺毋庸置疑,但艺术也要服务于商业环境。在保持画作精髓的基础上,适当调整色彩和部分细节,既能展现赵师傅的才华,又能契合绸缎庄的定位,岂不是两全其美?”

赵启在一旁听着众人的评价,脸色越发难看。他觉得自已的作品被众人如此评判,简直是奇耻大辱。等众人说完,他忍不住大声反驳道:“你们这些人,只会纸上谈兵。我这是艺术创作,不是为了迎合你们这些不懂艺术的人的喜好。”

苏羽见赵启如此激动,赶忙上前劝解:“赵师傅,大家都是出于好意,希望能让店铺和画作都达到更好的效果。您看这样行不行,我们一起商讨一个折中的方案,既保留您画作的特色,又能符合店铺的风格需求。”

赵启沉默了一会儿,心中虽然仍有不甘,但也知道若继续僵持下去,自已可能会失去这个难得的展示机会,毕竟苏羽的绸缎庄在城中颇具影响力。他咬咬牙说道:“那苏老板您说怎么办吧?”

苏羽思索片刻后说道:“赵师傅,我想我们可以在花朵的边缘部分用淡色晕染,弱化一下整体的艳丽感。同时,在画面的空白处添加一些与丝绸制作相关的元素,比如蚕茧、梭子等,这样既能体现店铺特色,又能与您的画作巧妙融合。您觉得如何?”

赵启心中权衡了一下,勉强点头道:“好吧,苏老板,就按您说的试试。但我丑话说在前头,如果这样修改后效果不好,可不能怪我。”

就在装修纠纷刚刚有了转机之时,新的问题又接踵而至。负责铺设地砖的工匠们发现,之前预定的一批精美花纹地砖在运输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破损。

工匠头目王强心急如焚地找到苏羽,说道:“苏老板,这可麻烦了。这批地砖是专门为店铺定制的,现在破损了这么多,重新烧制的话,不仅耗时久,而且会耽误整个装修进度。这可怎么办啊?”

苏羽看着王强焦急的样子,安慰道:“王师傅,先别急。我们先看看破损的程度,再商量对策。”

经过仔细检查,发现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地砖破损严重,无法使用。苏羽沉思片刻后说道:“王师傅,你联系一下供应商,看看他们有没有办法尽快补货。同时,我们也在本地寻找一些类似的地砖,作为备选方案,以防万一。”

王强点头称是,赶忙去联系供应商。可供应商回复说,由于这种地砖的制作工艺复杂,重新烧制需要至少半个月的时间,而且最近订单众多,无法提前交货。

苏羽得知这个消息后,决定亲自去本地的建材市场寻找替代品。在市场里,他遇到了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工匠陈老爹,陈老爹经营着一家小小的建材店,对各种地砖都颇为熟悉。

苏羽向陈老爹说明了情况,陈老爹皱着眉头说道:“苏老板,你要的那种花纹地砖确实不好找。不过,我这儿有一批库存的复古青砖,虽然花纹与你之前预定的不同,但质地优良,色泽温润,铺在店铺里也能营造出一种古朴典雅的氛围。你可以考虑一下。”

苏羽仔细查看了陈老爹推荐的青砖,心中有些犹豫。他担心青砖的风格与店铺原本的设计相差太大。陈老爹似乎看出了苏羽的疑虑,笑着说:“苏老板,你别看这青砖不起眼,它可是有着独特的韵味。与丝绸的柔软细腻相结合,能碰撞出别样的美感。而且,这青砖的耐用性极佳,能为你的店铺增添几分厚重感。”

苏羽思索良久,觉得在目前的困境下,不妨尝试一下新的风格。他对陈老爹说:“陈老爹,那我就信您一次。先拿一些样品回去试试,如果效果不错,我就全部改用这青砖。”

苏羽带着青砖样品回到店铺,与李福等工匠们一起商讨。李福看着青砖,说道:“苏老板,这青砖确实有它的独特之处。如果在铺设时采用一些特殊的排列方式,比如人字纹或者回字纹,再搭配上合适的装饰线条,或许能与店铺的整体风格相得益彰。”

苏羽听了李福的建议,心中稍感宽慰。他对工匠们说:“那就辛苦大家按照李师傅的建议试一试。希望这次能顺利解决地砖的问题,让装修工程尽快回到正轨。”

经过工匠们几天的努力,修改后的墙面绘画和新铺设的青砖地面逐渐呈现出独特的魅力。赵启看着调整后的壁画,心中的不满也渐渐消散,他不得不承认,这样的修改确实让壁画与店铺更加契合。

王强看着铺好的青砖地面,也满意地说:“苏老板,这青砖的效果比我想象中还要好。看来有时候遇到困难,换个思路反而能有意外的收获。”

阿福看着逐渐成型的店铺,笑着对苏羽说:“老板,虽然装修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麻烦,但都被您一一化解了。现在店铺看起来别有一番风味,相信开业后一定会吸引众多顾客。接下来,是不是该准备新品来填充这焕然一新的店铺了呢?”

苏羽点头道:“阿福,你说得对。我们要尽快筹备新品,让新店铺以全新的形象和优质的商品迎接顾客。这次装修纠纷也让我明白,在商业经营中,不仅要有对品质的追求,还要懂得灵活应变,协调各方利益,才能让生意顺利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