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路遇流放犯人

走走停停间,时光悄然流逝,又过去了两日。

青州村与大景村之间的距离,在日复一日的跋涉中,渐渐拉得有些远了。

回想起前些日子,天气酷热难耐,似要将大地都烤焦。

青州村的村长深知村民们体力有限,若在烈日下强行赶路,恐怕会有人中暑晕倒,于是便下令让大家在太阳最毒辣的时候停下休息。

如此一来,一天的行走时间便大大缩短,行程自然也就慢了下来。

反观大景村的队伍,并未做过多停留,每日依旧按部就班地正常赶路。

这一日,天空中没有一丝云彩,炽热的太阳高悬在空中,无情地炙烤着大地。

地面被晒得滚烫,仿佛能煎熟鸡蛋。

逃荒的村民们在这酷热之下,脚步愈发沉重,速度也越来越慢。

队伍就像一条疲惫的长龙,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缓缓蠕动。

好不容易,他们寻到了一块阴凉之地,众人纷纷瘫倒在地,大口喘着粗气,额头上豆大的汗珠不停地滚落,浸湿了破旧的衣衫。

就在大家准备好好休息片刻时,一阵嘈杂的脚步声和呼喊声从另一个方向传来。

众人抬头望去,只见一支流放队伍正朝着他们缓缓走来。

这支流放队伍规模颇为庞大,粗略估算,犯人竟有五六十号人。

而押送他们的官兵也有几十人之多,他们身着统一的制服,手持长鞭,神情严肃地监视着犯人的一举一动。

成年男子们脚上和手上都戴着沉重的锁链,随着他们的走动,发出“哗啦哗啦”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他们的苦难。

妇女和小孩则相对自由些,没有被锁链束缚,但他们的脸上同样写满了疲惫与绝望。

这些流放犯人的穿着比流民们还要破烂不堪,身上的衣服补丁摞补丁,颜色早己分辨不清,破旧得仿佛一阵风就能吹散。

他们一个个骨瘦如柴,脸颊凹陷,眼神中透露出对生活的麻木和对未来的迷茫。

队伍中,妇女和孩子走得慢了,便会遭到官兵的厉声辱骂,那些不堪入耳的话语如同一把把利刃,刺痛着他们的心。

而男子走得慢了,则会迎来官兵毫不留情的鞭打,每一鞭下去,都会在他们的身上留下一道血痕,惨叫声在空气中回荡,令人心生不忍。

苏亦涵也好奇地站起身来,目光紧紧地盯着这支队伍,仔细观察着每一个人的神情和动作。

【看他们也不像是做了什么十恶不赦的事情,瞧这模样,估计又是被冤枉的吧。】

她在心里暗暗揣测着,眼中闪过一丝怜悯。

沈猎户一家向来心地善良,看到这支队伍后,心中满是关切。

他们竟不顾炎热,径首走上前去查看情况。

苏亦涵的目光始终追随着他们,突然,她发现沈从文的脸色变得煞白,仿佛突然间身体不适一般,脚步也有些踉跄。

沈从文下意识地想要朝着流放队伍中走去,似乎想要靠近某个人,却被沈猎户眼疾手快地一把拉住,低声喝止住了。

苏亦涵看着他们这一系列奇怪的举动,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怀疑:【他们是不是认识这些流放犯人?】

青州村村民休息的这块阴凉地,此刻成了众人暂时的避风港。

那些押送官兵见天色炎热,再往前面走,真的没有遮挡,酷热难耐,便也下令让队伍停下来休息,吃午饭。

“就地休息!”一个官兵头头扯着嗓子大声喊道。

接着,所有流放犯人像是得到了特赦令一般,纷纷拖着疲惫的身躯,找凉快的地方坐下。

他们的身体仿佛被抽干了力气,一坐下便再也不想动弹。

随后,便看到有官兵从马车上搬下几筐馒头,开始分发。

那馒头硬邦邦的,像是石头一般,在这炎热的天气里,也不知道是否己经馊了。

犯人们接过馒头,眼中却没有丝毫喜悦,只是机械地往嘴里塞着,仿佛这己经是他们维持生命的唯一方式。

沈猎户一家见状,赶忙回到自己的马车旁,拿了很多干粮和水,匆匆走到一个官兵头头面前。

沈猎户从怀中掏出一些银两,塞到官兵手中,脸上堆满了讨好的笑容,低声说着什么。

那官兵接过银两,掂了掂,似乎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好像同意了他们的请求。

沈从文一家三口拿着干粮和水,径首走到十几个流犯面前。

他们将手中的食物和水递到犯人手中,轻声说道:“给,吃吧,这里有水。”

沈从文的眼眶泛红,声音有些哽咽,仿佛心中有千言万语,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苏亦涵远远地看着他们,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冲动,感觉自己也应该做点什么。

她转身看向身旁的二丫姐姐,急切地问道:“二丫姐姐,我们有什么干粮吗?”

二丫姐姐想了想,回答道:“有的,我们还有些糕点,还有馒头,还有烙饼。”

苏亦涵眼睛一亮,连忙说道:“你把这些都拿出来,馒头要热一热,再拿几个水囊来。”

就在这时候,沈从文像是察觉到了苏亦涵的心思,走过来问道:“亦涵丫头,你们还有干粮吗?我想给他们吃。”

苏亦涵二话不说,转身对二丫姐姐说道:“二丫姐姐,拿好了吗?我己经让二丫姐姐把馒头蒸热了。”

“来,亦涵,都在这里了。”二丫姐姐将整理好的干粮递了过来。

沈从文接过干粮,眼中满是感激,说了声谢谢,便匆匆走了。

有了这些干粮,能分到食物的流放犯人就多了。

因为午饭时间很短,在这酷热之下,大家也只能随便吃点干粮或者馒头填饱肚子。

苏亦涵注意到,在流放犯人中,有些人看起来家境不错,会去官兵那里买白面馒头。

那白面馒头白白胖胖,散发着的香气,与他们手中的又黑又硬的馊馒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而没有钱的人,只能无奈地啃着那难以下咽的馊馒头,每一口都仿佛是在咀嚼着生活的苦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