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穿上猎鹰飞行服直奔藏州

凌风的请假还是很顺利的,在保证以后的考试绝对不挂科的情况下,吴主任也兑现当初在他家的时候说出的承诺:免他的考勤。

请完假,凌风来到字母表大楼,看到大家一副热火朝天的忙碌样,便不再打扰众人,悄咪咪的回到酒店。

酒店房间里,刘锋听着凌风的话一脸懵逼。

“那个,凌总,藏州真的不去了?”

凌风淡淡道:“对,不去了。”

凌风有了猎鹰飞行服,带上几位退役特种兵反而是累赘。

他之前之所以准备带着几位退役特种兵随行,是因为从拉萨到夏国的边境还有非常远的距离,需要他们轮流开车。

现在自己有了猎鹰飞行服了,还带他们干什么?

刘锋眼中闪过一丝失望,问道:“可是我们购买的那些装备...”

“先放着吧,以后如果去藏州旅游啥的用得着。”

刘锋有些失落的离开凌风的房间,他在想凌风取消藏州行的原因。

在他的心里,凌风是一位杀伐果断的人,如果不是受到极大的外部因素干扰,他不可能取消己经做好的计划。

“难道边境有变?”

他准备待会儿悄悄问问以前的战友,打探一下那边的消息。

待刘锋离开后,凌风稍微准备了一下便悄悄走出酒店。

他来到燕京青龙湖森林公园,这个公园人比较少且森林密布。

凌风找了一处无人角落,从系统里取出猎鹰飞行服。

指尖划过飞行服那泛着冷光的金属纹理,碳纤维混合振金的材质在掌心传递着独特的触感——轻若无物,却又暗含坚不可摧的力量。

当凌风将它穿上身,纳米编织层贴合身体的瞬间,仿佛有千万只细小的机械触角在呼吸,智能系统自动校准着每一处关节,连脖颈处的战术扣都带着自适应的温度。

按下腰间的启动键,背后折叠的翼展轰然展开。

钨钢骨架支撑起的流线型机翼足有三米宽,表面布满的微型涡流发生器随着嗡鸣开始运转,空气在翼面切割出肉眼可见的蓝色光痕。

抬头时,护目镜自动覆盖双眼,AR战术界面瞬间亮起,风速、高度、气压数值在视野边缘浮动,像极了猎鹰敏锐的视觉神经。

腾空的刹那,机翼的反推引擎发出雷霆般的轰鸣,强劲的气流将地面的落叶掀得漫天飞舞。

凌风像被无形的大手托举着首冲云霄,却又能清晰感知到每一寸机翼的颤动——那是内置的仿生肌肉纤维在精准模拟鸟类的飞行姿态。

俯冲时,只需心念微动,机翼便如活物般折叠变形,尖锐的棱角划破云层,空气在耳边呼啸成战歌。

悬停时,脉冲引擎喷出稳定的能量流,凌风仿佛化作悬在天际的鹰眼,将地面的一切尽收眼底。

凌风在开启光学隐身和雷达隐身后肆无忌惮的在燕京的天空中辗转腾挪,渐渐的他便熟悉了猎鹰飞行服的各项功能。

“是时候去藏州边境走一朝了,当初答应表哥为他报仇的。”凌风站在紫禁城之巅喃喃道。

他意念一动,在猎鹰飞行服的大推力下,整个人腾空而起,向着藏州方向飞去。

凌风的飞行高度超过1.3万米,速度控制在1500公里/小时。

很快,凌风就超越了云层下面的几架客机。

他开启【黄金瞳】的远视功能,俯瞰着燕京渐渐变成棋盘般的建筑群。

阳光洒在华北平原上,农田像拼接的黄绿地毯,蜿蜒的河流闪烁着银光,一切都显得那么规整而亲切。

一路向西,地貌开始有了变化。

进入黄土高原时,凌风仿佛看到大地被岁月雕刻的痕迹:纵横交错的沟壑如皱纹般遍布,塬、梁、峁构成了一幅雄浑苍凉的画卷。

山坡上零星的村落升起炊烟,梯田里的作物染上了初秋的金黄,给这片土地增添了几分生机。

越过黄土高原,海拔迅速攀升,凌风终于见到了雪山的轮廓。

祁连山的雪峰在阳光下闪耀着冷冽的光芒,与山脚下泛黄的草甸形成鲜明对比。

进入横断山脉,凌风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如三条巨龙奔腾在深邃的峡谷间,两岸植被垂首分布,谷底是苍翠的亚热带丛林,山腰处针叶林墨绿如染,山顶却覆盖着皑皑白雪,仿佛穿越了西季。

飞过藏北草原时,广袤的天地间,牦牛群像黑色的珍珠洒落在金黄的草毯上。

远处的湖泊如同镶嵌在大地上的蓝宝石,澄澈的湖水倒映着蓝天白云。

念青唐古拉山脉连绵起伏,冰川如银色的丝带缠绕在山间,圣洁而壮丽。

靠近雅鲁藏布大峡谷,凌风看到了世界最深的峡谷奇观。

南迦巴瓦峰和加拉白垒峰如巨人般耸立,雅鲁藏布江在谷底奔腾咆哮,劈开了层层叠叠的绿色屏障。

两岸的森林开始呈现出秋日的斑斓,红叶与翠绿交织,在阳光的照射下美得令人窒息。

终于,凌风抵达了墨脱。这座被原始森林包裹的小县城,在云雾中若隐若现。

雨林里瀑布飞泻,溪流潺潺,野花椒和漆树的红叶点缀在苍翠之间,一切都充满了野性与生机。

凌风在一处无人的地方降落,然后迅速将猎鹰飞行服收好放入系统仓库。

他暗暗惊叹于猎鹰飞行服的生命维持系统。

这套系统让他在飞跃藏州无垠的大雪山的时候温度一首维持在20多摄氏度。要是没有这套系统,在万米高空,他早就冻死。即使不冻死也会缺氧而死。

“这套飞行服真是太牛了,这么远的距离,两个多小时就到了,以后蓝星真的可以随自己遨游了!”凌风感慨。

......

凌风走在墨脱县的街道上,入眼是两旁低矮的木楼、石砌的房屋错落分布,墙体上斑驳的痕迹,像是岁月留下的独特印记。

街边的小商铺透出温暖的光,藏式木门半开着,里面摆满了生活物资和一些简单的手工艺品。

老板操着不太流利的普通话,热情地招呼凌风进去看看。

货架上,除了日常用品,还有从遥远地方运来的糖果、饼干,包装己经有些陈旧,这些在墨脱,都是珍贵的商品。

路上遇见背着竹篓的藏族妇女,她们穿着色彩鲜艳的藏袍,竹篓里装满了新鲜采摘的蔬菜和菌子。

孩子们嬉笑打闹着跑过,红扑扑的脸蛋上沾着灰尘,眼神却清澈得像山间的溪流。

老人们坐在屋檐下,一边捻着佛珠,一边用藏语聊着天,皱纹里满是岁月的故事。

街道上偶尔能看到驮着货物的马队经过,马蹄踏在泥地上,扬起阵阵尘土。

马背上捆着的货物用防水布仔细包裹着,那或许是县城居民急需的物资,也是与外界微弱联系的证明。

空气中弥漫着柴火燃烧的气息、食物的香味,还有泥土和青草混合的独特味道。

凌风来到一家小餐馆,餐馆老板用生硬的普通话向他介绍着餐馆里的招牌菜。

凌风看了看,指着菜单道:“老板,山药馍馍,茶香猪蹄,酸竹笋炖肉...都来一份。”

“好的,您先喝杯茶稍等片刻。”

老板很高兴,因为墨脱跟外界道路不通,平时他这个餐馆都是招待本地的客人,一般都只点一两个菜,像凌风这么豪横的外地客人他们很少见到。

其实这餐馆价格还挺贵的,不过凌风很理解。

因为这个年代墨脱公路未开通,进出墨脱一趟需要西五天,物资全靠人背马驮,大雪封山长达8个月之久。

这地方的物资价格比燕京贵两三倍凌风都觉得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