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刘老师打断了。
“王老师您这么说就不多了,什么叫前三名都在你们班,那都是上个学期的成绩了,我们班可是冲刺班,哪一个不是热情高涨,战斗意识满满”。
“只要李冬同学来了我们班,全校第一非他莫属,甚至就连高中也是随便选”。
“咳咳”。
李老师咳嗽了两声,打断了他们的谈话。
见几人都看向她,李老师这才开口道。
“你们都不知道李冬同学的情况吧,陈主任可是给我说了,李冬同学家里虽然不算是困难,但却是一个孤儿”。
李老师说着突然停下,给了李冬一个歉意地微笑道。
“李冬同学,我没有说你孤儿不好的意思,只是就事论事”。
“你跟着二叔生活,二叔家里三个女孩,但是你二叔还年轻,一定还会要孩子”。
“你说会是一年还是两年,那时候你家的负担还能够支持你读书吗”?
“我们这里有一个很好的对口专业,就只有两个月的学习时间,只要你答应我就给你报名”。
说着她看向李冬,想要询问李冬的意见。
“老师,您怎么称呼”。
李老师也没有想到,李冬并没有回答他,而是为了他的姓名。
她这才想起来自己还没有介绍他带的班级,连忙开口道。
“忘了介绍了,我是带对口中专班的老师,我姓李,你叫我李冉老师就行,咱们还是本家呢”。
“你只要在这两个月内跟着我的节奏好好学,我保证你能够考上中专”。
“而且两个月之后这个考试可是春季对口考试,对应的是铁路中专,而且前40名,再增加一门体育,还可以报考铁路治安员”。
“这样的机会可是,有史以来最低1次,也是很好的专业”。
原本李冬还怀疑,钱永听到的这个信息准确性,没想到刚来学校老师又重新通知了一次。
这个可以啊,他来中专选择的就是这个专业。
但是有些问题,还是要问清楚的,毕竟知己知彼才能够早做准备。
“李老师你好,我想问一下这中专,要读多长时间?上学的时候有没有补助”?
“既然您也清楚我家的情况,那应该也知道我没有城市的定量,二叔带着我们兄妹4个,压力还是挺大的”。
“都说半大小子吃死老子,我还是比较能吃的,所以我想问一下这些,才能够决定要考什么专业”。
几位老师这下也都没有说话,按照家庭情况,现在上学的都不多,更不用说这样的情况了。
李老师也是想了想,这才解释道。
“我们得到的消息是,如果考上铁路中专的话,每个月有16斤口粮,还有6块钱的补助,学校的话是不管饭的”。
“16斤口粮再加上6块钱的补助,应该能够让你在学校里面吃饱”。
确实16斤口粮,如果在学校一天吃两顿饭的话,应该也是够了。
但是他并没有着急回答,而是想知道考上铁路治安的话,会是怎样的补助?
“至于铁路治安员的话,这是第1次尝试,所以补助比较高,虽然没有口粮,但每个月有8块钱的补助”。
“学校一天三顿饭,管饱”。
因为治安员是有体能训练的,所以他们的饭食绝对要管饱,可这管饱那就不一样了。
16斤口粮,一个月,一个半大小子能够吃得饱吗?根本就吃不饱。
李东要是放开了吃,一顿饭最少吃4个馒头,一个馒头和二两,那就是八两。
这还是要有棒子面粥和咸菜,的情况下。
否则的话,4个馒头还未必能够吃了吧。
现在如果有一个地方,能够说一天管饱,那对于他来说简首不要太好。
“老师,我还有一个问题”。
李老师点头表示他可以问。
“如果我考上了铁路治安员,那我是去丰台的治安学院,还是去海淀的铁路学院”?
这个两者差的还是比较远的,相对来说海定还是比较近的,丰台就远了那么一点。
这个问题如果问别人可能还真的不知道,但是问他们那就再清楚不过了,因为联合之前他们学校也参加过这个会议。
“我们会去海淀的铁路学院,因为这是铁路学院和治安学院联合的”。
“主办方是铁路学院,协助方才是自然学院,他们只会派出教官来教学”。
“但是你们毕业之后,是属于治安系统的”。
这下李冬就没有什么想问的了。
“李老师,接下来的两个月麻烦你了”。
李老师笑的那叫一个开心,笑的那叫一个高兴,她从一旁拿出了一个笔记本和一支铅笔递给了李冬。
“李冬同学,至少是送给你的见面礼,好好学习”。
这明明就是李然老师的优秀教师奖励,他没舍得用,却给了李冬。
李冬也知道,这可是好东西,小心翼翼地把这些收进背包里面。
李老师带着他来到了一个教室,他大眼望去教室里面只有30多人,仔细一数加上他是35人。
“同学们安静一下,我和大家介绍了一个新同学,这是刚转到咱们班的同学李冬”。
“李冬的物理成绩,可是咱们班里最好的”。
“他刚才做了咱们上个学期期末考试的物理试卷,拿到了96分的好成绩”。
“所以你们有什么不懂的,可以找李冬同学学习”。
李老师给他指了一个位置,让他坐下之后,这才对着他身边的同学道。
“你身边这位是咱们的班长刘丰,有什么不懂的不明白的你也可以问他,他的化学成绩还是比较好的”。
“刘丰同学,等下你带着,李冬同学到我办公室领一下课本”。
“好了,我给大家布置一下作业,咱们就可以放学了”。
说是布置作业,李老师竟然推荐了几本书让他们自行学习。
李老师离开之后,他身边的几位同学也围了过来,算是想要和他认识一下。
李冬这才看到,坐在第3排的王翠。
“小翠,等会儿你去图书馆吗?要不咱们一起”。
“好的小冬哥,先让班长带着你去领书吧,我在这里等你”。
他们的书都不带回去,都在这教室里面放着,所以先把书本领过来之后,然后再说去图书馆的事情。
刘丰见他和王翠认识这才小声地问道。
“冬子,你和咱们班的大才女也认识啊,那可是咱们班的学习委员”。
不得不说这王翠,虽然没有长在立冬的审美上,但是却符合这个时代的审美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