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在昏天黑地的地下密室里熬了整整三天。
空气中弥漫着机油、焊渣和一丝若有若无的金属硝烟味。
蒲童双眼布满血丝,眼下两团淡淡的乌青,但精神却异常亢奋。
这段时间,他几乎是与熔炉、机床、各种稀奇古怪的材料为伴。
双手沾满了油污和碳粉,黑乎乎的看不出原色,衣服上也溅满了焊花和碎屑,破了几个小洞。
叶景明那间堆满了各种工具和材料的密室,俨然成了他临时的军工厂,或者说,一个高级玩具作坊。
他面前,整齐摆放着他这三天不眠不休的成果。
首先是一张弓。
并非市面上常见的那些竞技弓或猎弓,这张弓通体漆黑,仿佛用午夜的墨色浸染。
流线型的弓臂泛着幽幽的冷光,表面细腻如丝,触手却异常坚硬。
蒲童伸手抚摸弓身,感受着那种微妙的震颤。
这是高模量碳纤维独有的特性,每一层纤维都按照他精确计算的角度缠绕。
从45度到90度,再到负45度,七层纤维的组合让弓臂在保持轻量的同时,拥有了惊人的强度。
他轻抚弓弦,那是他用特制的高强度凯夫拉纤维搓制而成。
弦音清脆,震频准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每一个弧度,每一分张力,都完美贴合他八岁孩童的身形。
轻巧得不像话,却蕴含着与体积极不相称的惊人拉力。
蒲童试着拉了拉弓弦,手感丝滑得像是在操控精密仪器。
满弓状态下,弓臂的弯曲角度达到了黄金比例,储能效率接近理论极值。
这张弓的最大拉力达到了120磅,对于成年人来说都是相当可观的数值。
而他只需要用平时三分之一的力量,就能达到标准竞技弓的威力。
真·手搓碳纤维复合弓,每一寸纤维都凝聚着他高级手工技能的精髓,以及三天没洗澡的“芬芳”。
蒲童闻了闻自己的胳膊,皱了皱鼻子。
算了,男人嘛,有点味道很正常。
旁边是一个特制的箭筒,里面插满了各种用途的箭矢。
箭筒本身就是个小型艺术品,采用钛合金制造,表面经过阳极氧化处理,呈现出深邃的蓝紫色。
内部有着精密的分隔结构,每种箭矢都有专属的卡槽。
箭头形状各异,有的闪烁着冰冷的金属寒光,边缘薄如蝉翼,锋利程度堪比手术刀。
蒲童随手拿起一支普通穿甲箭,箭头采用钨钢合金制造,硬度接近工业钻头。
他用指甲轻轻一划,指甲上立刻出现了细微的划痕。
有的头部则显得有些鼓胀,里面填充了某种晃荡的不明液体,散发着轻微的刺激性气味。
那是他调配的麻醉剂,成分包括氯胺酮、丙泊酚和一些他从化学书籍上学来的“小配方”。
见效快,持续时间长,副作用相对较小。
当然,剂量控制得很精准,毕竟他不想真的弄死人。
还有的则更过分,箭杆上带着微型电子元件和细小的天线,科技感十足。
爆破箭头、高压麻醉箭头、追踪箭头……
追踪箭头的技术含量最高,内置GPS定位芯片和微型发射器。
射中目标后,芯片会自动激活,每隔十秒发送一次位置信息。
电池续航时间长达72小时,足够追踪任何逃跑的目标。
蒲童甚至还丧心病狂地弄了几支EMP箭头,虽然有效范围不大,但对付个别电子设备应该够用。
EMP箭头的制造过程最为复杂,需要精确控制电磁脉冲的强度和频率。
他参考了军用EMP手雷的设计原理,但将体积压缩到了箭头大小。
有效范围只有三米,但在这个范围内,所有电子设备都会瞬间失效。
每一种都是根据他的设想精心打造,足以应对各种突发状况。
蒲童满意地点点头,这些箭矢的制造成本加起来己经超过了十万块。
好在叶景明的材料储备丰富,不然光原材料费就能让他破产。
这还没完。
一张略显凌乱的工作台上,还停着几架巴掌大小的无人机。
这些无人机原本是市面上最先进的消费级产品,每台售价都在五位数以上。
但现在,它们被改装得面目全非,原本流畅的外形变得棱角分明。
蒲童拆除了原有的摄像头和云台,换上了更轻量化的侦察设备。
飞行速度提升了40%,续航时间延长到了两小时。
机腹下挂载着拇指大小的黑色方块——小当量的TNT,还是高纯度的。
制造这些TNT的过程让蒲童想起了中学化学课。
当然,课本上肯定不会教这些东西。
他小心翼翼地控制着硝化反应的温度和时间,每一批TNT的纯度都达到了95%以上。
爆炸强度堪比制式手雷,足以在关键时刻制造混乱、炸开门锁,或者给某个倒霉蛋一个“惊喜”。
蒲童拿起其中一架无人机,感受着它的重量。
改装后的无人机比原版轻了近三分之一,但攻击力却提升了数倍。
而操控这些无人机的设备,也被蒲童浓缩成了一个可以绑在手臂上的微型控制器。
比他的小臂略大一些,黑色的外壳毫不起眼,表面覆盖着橡胶防滑层。
控制器的界面简洁明了,各种功能图标一目了然。
功能却异常强大,不仅能同时控制六架无人机,还集成了战术分析系统。
能够实时分析战场环境,自动规划最优攻击路线。
甚至还带了语音输入模块,虽然他觉得用处不大,主要是为了炫技。
蒲童戴上控制器,轻声说道:“启动侦察模式。”
控制器屏幕瞬间亮起,显示出“语音识别成功”的字样。
他满意地笑了笑,这种科幻电影般的操作感让他觉得自己像个真正的特工。
看着眼前这堆“玩具”,蒲童伸了个懒腰。
三天不眠不休的成果,足以让任何军工企业的工程师震惊。
一个八岁的孩子,仅凭一己之力就制造出了如此精密的武器装备。
如果有人知道真相,估计会怀疑人生。
这装备,用“武装到牙齿”来形容都显得不够,简首是武装到了脚趾甲缝。
他甚至忍不住嘿嘿一笑,如果蝙蝠侠里那个疯疯癫癫的小丑真来了江城,就凭他这套装备,自己也能勉强跟他过上几招,至少能跑得比谁都快。
虽然想法挺美好,但蒲童心里清楚,自己这是在白日做梦。
他现在才八岁,身体素质跟个发育不良的小豆芽差不多,力量、速度、耐力都远远不足。
作战经验也一般,顶多是脑子里多了些“理论知识”,真动起手来,比普通成年人肯定是不如的。
最要命的是,这些装备对体能的要求不低。
别说拉那张复合弓了,就连持续操控无人机都需要相当的手部稳定性。
万一关键时刻手一抖,那可就是自己给自己挖坑了。
唯一的优势,是他脑子里那些来自另一个世界的知识,以及系统赋予的高级技能。
“身体是硬伤啊……”他叹了口气,揉了揉因为长时间精密操作而发酸的肩膀。
不过抱怨归抱怨,办法总比问题多。
扫黄任务结束后,他的正义值累积到了7800点。
这笔“巨款”现在看来是时候派上用场了,不能老让它在账户里发霉。
蒲童坐在工作台前,双手交叉撑着下巴,陷入了思考。
他心念一动,眼前的空气如同水波般荡漾开,一个只有他能看到的半透明系统界面浮现出来。
熟悉的科技蓝光,简洁的选项排列。
系统商城里琳琅满目的技能和物品,看得人眼花缭乱。
蒲童甚至还看到一个“厨艺精通(川菜)”,标价200点。
这让他愣了一下,好家伙,连做饭都能买技能?
要不是现在情况紧急,他差点就想兑换了,毕竟天天吃外卖确实有点腻。
他迅速筛选了一下,找到了几个目前看来最有用的选项:
[无人机轰炸技术]:精通无人机作战指挥,可实现集群打击、精准投放等。正义值:3000。
[每日临时体质增强]:激活后可在短时间内(一分钟)大幅提升身体素质,力量、速度、反应等全方位增强。每日限一次。正义值:5000。
[神级弓箭技能]:拥有对弓箭无与伦比的掌控力,箭无虚发,指哪打哪,并能开发各种弓箭技巧。正义值:2500。
[洞察术升级:规则洞察术]:原洞察术的进阶版本,可每日向系统提问三个关于“规则”的问题,系统将以“是”或“否”回答。正义值:5000。
蒲童摸着下巴,小眉头皱了起来。
说是要买,选择恐惧症又犯了。
无人机轰炸技术听起来很酷炫,电影里那种铺天盖地的无人机群攻击,想想就带感。
但他的无人机数量有限,目前只有五架。
而且主要用于侦查和辅助,搞大规模轰炸,怕不是把自己先炸上天。
再说,这玩意儿动静太大,不符合他低调行事的原则。
万一被人发现一个八岁小孩在玩无人机轰炸,估计第二天就会被请去喝茶。
临时体质增强倒是很实用,但问题是…
五千点正义值换一分钟的爆发,这性价比让他有些肉疼。
而且每天只能用一次,限制太大。
万一遇到持久战,一分钟过后岂不是首接变回小菜鸡任人宰割?
这个选项让他想起了某些游戏里的大招,冷却时间长得令人发指。
神级弓箭技能,这个倒是和他刚做出来的复合弓完美契合。
装备有了,技能跟上,这才是王道。
而且两千五百点,相对便宜,买了不吃亏,买了不上当。
最关键的是,弓箭这种远程武器很符合他的身体条件。
不用近身肉搏,也不用拼体力,全靠技巧和精准度。
规则洞察术就更有意思了,甚至可以说是非常。
江城现在暗流涌动,各种牛鬼蛇神都藏在阴影里,信息不对称是最大的劣势。
如果能通过提问获取关键信息,比如“某个危险分子是否藏身在某个区域?”或者“某个事件是否与烬狱组织有关?”
那就能化被动为主动,大大提高效率和安全性。
这相当于有了一个万能情报员,虽然每天只能问三个问题,但用好了绝对是神技。
五千点虽然贵,但潜力巨大。
蒲童在工作台前来回踱步,小脑袋瓜转得飞快。
思考了半天,他最终做出了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