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暗流
波兰与白俄罗斯边境的废弃伐木场里,柴油发电机的轰鸣掩盖了谈话声。韩默蹲在改装过的集装箱诊所内,为病床上的男孩检查瞳孔反应。十岁的米哈乌前额滚烫,淡金色纹路在眼皮下时隐时现。
"第三次能力爆发,"韩默用波兰语对角落里的农妇说,"这次他预测了什么?"
"村教堂着火,"妇人绞着围巾,"第二天真的发生了。神父报告了政府那些人..."
集装箱门滑开,颜殊带着寒气走进来,金发束在医用帽下,只有耳后若隐若现的纹路暗示着她的特殊身份。她朝韩默点头示意,然后换上温暖的笑容用流利波兰语问候母子俩。
"体温39.1度,神经递质水平超标三倍。"她边检查边低声道,"和上个月立陶宛那个女孩一样。"
韩默摸向胸口的银色疤痕——自从三个月前离开瑞士山谷,这里就成了他的警报器。现在它微微发热,提示着米哈乌体内躁动的Gene-X频率正处在危险阈值。
"准备镇静剂C配方。"他对颜殊说,同时从背包取出金属盒。盒里是零点站带回的原始样本X残片,被分隔成数十个芝麻大小的颗粒,每粒都密封在铅制胶囊中。
男孩突然睁大眼睛,瞳孔完全变成金色:"他们来了...穿黑衣服的人...带着针..."他的声音带着不属于儿童的冰冷精确,"东南方两公里,三辆车,九个人。"
颜殊迅速拉上窗帘。韩默将一粒样本胶囊放入特制雾化器,按在男孩口鼻处:"深呼吸,想些快乐的事。比如..."他瞥见男孩破旧书包上的足球贴纸,"莱万多夫斯基进球。"
胶囊中的黑色物质在接触人体温度后活跃起来,通过呼吸系统进入血液。米哈乌的抽搐逐渐平复,金色从瞳孔边缘开始消退。这种微量原始样本的安抚作用,是他们从列维博士笔记中复原的关键技术。
"监管局比预计早到六小时。"颜殊调暗灯光,打开平板电脑。屏幕上显示伐木场周边的监控画面,东南方向确实有车灯闪烁。"克莱门的情报有误?"
韩默摇头,指向画面边缘:"看车型。不是标准巡逻车,是特别行动组的黑色奔驰。有人越级派出了精锐。"
米哈乌的母亲突然跪下亲吻韩默的手:"求求你们,带他走!去那个加拿大学校!"
"学校不再安全了。"颜殊扶起她,声音温柔但坚定,"上周监管局突袭了温哥华岛。我们得另想办法。"
韩默的疤痕突然刺痛——不是预警,而是某种熟悉的频率共振。他冲向窗边,正好看到远处树丛中闪了三下灯光:两长一短。克莱门的信号。
"准备转移。"他帮男孩拔掉输液管,"你妈妈跟颜医生走,你跟我。"
十分钟后,韩默背着米哈乌穿行在松林中。男孩轻得出奇,呼吸喷在他后颈上,带着原始样本特有的铁锈味。前方传来靴子压碎枯枝的声音,克莱门的身影在雾气中浮现。
"计划变更。"他胡子拉碴的脸比上次见面又瘦了一圈,身上穿着监管局的制服,"安娜透露柏林下了绝密指令:所有儿童携带者首接送总部实验室。"
韩默把男孩护在身后:"你妹妹可信吗?"
"可信不可信不重要。"克莱门亮出平板,上面是监管局内部文件截图,"重要的是她提供的这个——福格尔旧部的'纯净计划',通过儿童携带者逆向工程原始样本。"
米哈乌突然在韩默背上挣扎起来:"那个人...脑子里有金属声音..."
克莱门太阳穴的微型植入物确实会发出微弱电磁声,普通人类听不见。韩默安抚男孩:"别怕,这是克莱门叔叔。他帮我们躲开坏人。"
三人继续向林中深处行进。克莱门带路穿过一条隐蔽溪流,水声掩盖了谈话:"埃米尔和艾谢女士逃出来了。目前在挪威的渔村,通过渔船电台联系。"
这个消息让韩默胸口一松。自从监管局突袭加拿大,埃米尔的下落就成了最大牵挂。
"安娜呢?"他问。
"表面升职,实际被监视。"克莱门敲了敲自己的植入物,"和我一样。这东西不仅是通讯器,还能远程释放神经毒素。"
他们在猎人小屋前停下。克莱门从伪装成树桩的储藏箱取出两套儿童尺寸的防护服:"波兰边境今晚有漏洞。带男孩去格但斯克港,有渔船接应。"
"你不一起?"
"我得回去继续演戏。"克莱门苦笑,突然按住太阳穴——植入物蓝光闪烁,"该死,他们在召回所有外勤。"
分别前,克莱门交给韩默一个数据芯片:"监管局欧洲监测站分布图。红色标记的是有儿童关押的。"他犹豫片刻,"还有...1号样本可能还活着。"
韩默猛地抬头:"确定?"
"三周前挪威北部有异常能量读数,符合他的频率特征。"克莱门后退着隐入雾气,"小心,他现在可能比监管局更危险。"
格但斯克的夜雨将码头洗得发亮。韩默牵着伪装成生病孙子的米哈乌,排队等待前往瑞典的渡轮。男孩的防护服内置了温度模拟层,能让监管局的热成像仪误判为普通流感患者。
"先生,"米哈乌突然用波兰语说,"颜医生说你会教我控制'那个'。是真的吗?"
韩默正观察着安检口的扫描仪,随口应道:"嗯,等我们到安全地方。"
"但你现在就需要教我。"男孩的声音突然变得异常冷静,"因为那个穿蓝制服的女人,她口袋里有识别器,正在扫描每个人的手腕。"
韩默的疤痕剧烈刺痛起来。他假装咳嗽弯腰,果然看到女安检员手持的"体温计"实为监管局最新研发的皮下扫描仪。队伍前方,一个抱婴儿的妇女被带进了小房间。
"记住,"韩默低声对米哈乌说,"Gene-X不是你需要控制的东西,是你需要理解的朋友。它像...嗯,你养过狗吗?"
男孩摇头。
"那就像骑自行车。刚开始会摔,但找到平衡点后就变成本能。"韩默将零点站的铅盒塞进男孩口袋,"现在想象你的能力是团光,把它轻轻推到左脚小拇指。"
米哈乌困惑地皱眉,但照做了。几秒后,扫描仪经过他们时只发出轻微嘀声,女安检员扫了一眼就放行了——正常儿童的读数。
登船后,韩默用加密手机联系颜殊。视频接通时画面摇晃,颜殊戴着手术口罩,背景是行驶中的车辆。
"母子安全,"她眼睛弯起,"正在前往但泽的路上。你们呢?"
"渡轮上。米哈乌刚完成了第一次能力引导。"
颜殊的惊讶即使隔着口罩也明显:"这么快?通常需要至少三次训练才能——"
"他不一样。"韩默看着靠窗熟睡的男孩,"预测能力精确到分钟,学习速度是埃米尔的两倍。可能是个自然突变的新亚型。"
视频那头突然传来警笛声。颜殊快速切换成语音模式:"遇到临检。老规矩,七十二小时静默。"
通话切断前,韩默捕捉到一丝不寻常的声波——某种高频震动,像是颜殊无意识发出的Gene-X频率。这种能力进化是最近才出现的,她称之为"情绪调节",能在小范围内影响他人心理状态。
渡轮汽笛长鸣。韩默打开克莱门给的数据芯片,全息投影显示欧洲地图上密布的红点。他放大挪威北部——那里确实有个孤立的监测站,标注着"异常能量波动,疑似1号样本"。
米哈乌在梦中翻身,小手紧握着铅盒。韩默想起零点站最后时刻,1号样本站在光柱中的平静表情。如果真能找到他...但风险太大了。不仅因为监管局,更因为1号可能是唯一完全觉醒的初始样本,他的精神状态无人能预测。
手机震动,未知号码发来简讯:「渔村坐标68°12'N,14°28'E。带足球来。——E」
埃米尔。韩默嘴角上扬,能想象男孩用渔船电台发信时得意的表情。他回复:「带三个。照顾好护士长。」
窗外,波罗的海的浪花拍打船体。韩默摸向胸口的疤痕,那里不再灼热,而是稳定地散着微温,像盏不灭的小灯。Gene-X从未消失,只是学会了与宿主和平共处。而这种平衡,正是他们要为新一代携带者争取的权利。
渡轮驶入更深沉的夜色。在监管局监测网的盲区里,在无数个像米哈乌这样的孩子梦中,一个新的抵抗网络正在成形。韩默闭上眼,让自己短暂沉入记忆深处——初始实验室的七个孩子,如今星散西方。但或许,只是或许,他们终将以另一种方式重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