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李世民昏迷,李泰孤注一掷

黎明前的魏王府静得可怕。

李泰肥胖的身躯在密室里来回踱步,震得地板微微颤动。

烛台上的火焰随着他的脚步不安地摇晃,将墙上那张长安城防图照得忽明忽暗。

"殿下三思啊!"

王府长史苏勖跪在地上,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

"此时起事,万一陛下......"

"万一父皇醒不过来呢?"李泰突然转身,眼中闪烁着疯狂的光芒。

他抓起案几上的密报,那是半个时辰前刚从宫中送出的,上面详细记载着父皇看到李承乾血书后吐血昏迷的经过。

密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李泰的心腹们交换着眼色,他们跟随这位魏王多年,却从未见过他如此狰狞的表情。

那张平日里总是堆满和善笑容的胖脸,此刻扭曲得如同地狱恶鬼。

"杜楚客。"李泰突然点名,声音尖利得不像人类,"你在右骁卫的旧部,能调动多少人?"

被点名的武将浑身一颤。作为李泰的妻兄,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个问题的分量。

"回殿下,若以剿匪为名...可调动一千精锐。"

"一千?"李泰冷笑,肥厚的手掌重重拍在地图上,"当年玄武门,父皇只用了八百人!"

这句话像柄利剑刺穿所有人的心理防线。

杜楚客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他明白魏王不是在比喻,而是真的要重演玄武门之变。

只不过,这次流血的对象,是当今天子和晋王。

"殿下..."

文学馆学士谢偃壮着胆子开口,"晋王年幼仁厚,若殿下肯......"

"肯什么?"李泰突然掐住谢偃的脖子,力道大得让这位以辩才著称的谋士瞬间涨红了脸。

"肯像父皇对待隐太子那样,让本王被自己的弟弟清算?"

谢偃的瞳孔因缺氧而扩大。在即将昏厥的瞬间,李泰突然松手,任由他像摊烂泥般滑落在地。

这个暴戾的动作让所有人明白,今夜不是来商议的,是来听命的。

"苏勖,你去联络崔氏和卢氏。"

李泰的声音忽然平静下来,却更令人毛骨悚然。

"告诉他们,本王登基后,《氏族志》会重编,山东士族当为第一等。"

"杜楚客,你负责控制玄武门。"

"五更时分,本王要看到那里插上魏字旗。"

"谢偃......"

李泰踢了踢地上瑟瑟发抖的谋士,"你文笔好,替本王拟几道诏书。一道是废晋王的,一道是...安抚岭南王李宽的。"

听到李宽的名字,密室里的温度似乎又降了几分。

那个如今威名赫赫的岭南王,如今己成为大唐最大的威胁,甚至比卧病在床的皇帝更令人恐惧。

"殿下。"一个阴冷的声音突然从暗处传来,众人这才注意到角落里还站着个黑袍人,"岭南那边......若是兴兵来犯......"

李泰的肥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惧。他当然知道黑袍人指的是什么,无非是李宽会趁大唐内乱,从而趁火打劫。

"先解决长安的事。"李泰粗暴地打断,"至于李宽...本王自有打算。"

他说这话时,手指不自觉地着腰间玉佩,那是去年生辰时父皇所赐,上面刻着"忠孝仁爱"西个字。

多么讽刺啊,现在他要带着这枚玉佩去囚父杀弟了。

"都去准备吧。"李泰挥了挥手。

当密室里只剩下他一人时,李泰终于允许自己瘫坐在胡床上。

汗水浸透了丝绸内衫,黏腻地贴在肥厚的背脊上。窗外传来隐约的更鼓声,提醒他时间所剩无几。

"父皇..."李泰对着虚空喃喃自语,"您当年杀兄囚父时,可曾犹豫过?"

没有人回答。

只有烛火噼啪作响,像是在嘲笑他这个拙劣的模仿者。

李泰突然暴怒,一把掀翻了案几。笔墨纸砚散落一地,其中就有今早才收到的、勒令他即日就藩的诏书。

诏书上的玉玺印鉴鲜红如血。

李泰死死盯着那方"受命于天"的印记,突然明白了为什么李承乾会在狱中自尽——

不是畏罪,不是恐惧,而是彻彻底底的绝望。

那个跛脚太子比谁都清楚,在这座吃人的皇宫里,不成龙,便成灰。

"我不会成灰。"李泰咬牙切齿地发誓,脸上的肥肉因激动而颤抖。

"我要让所有人知道,我李泰才是......大唐未来的主人!"

——

此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断了他的独白。

门外传来心腹侍卫压抑的声音:"殿下,宫中来报,陛下醒了!"

李泰如遭雷击。

父皇醒了?在这个节骨眼上?

他感到一阵天旋地转,仿佛看到自己精心编织的美梦正在一点点破碎。

但紧接着,另一个更疯狂的想法浮上心头,如果现在加快行动呢?

趁父皇刚醒还虚弱时......

"传令下去。"

"计划不变,提前一个时辰。"

"另外,派遣死士,给我先抓住晋王李治!"

当侍卫的脚步声远去后,李泰从暗格中取出一把镶满宝石的长剑。

"父皇,别怪儿臣。"

李泰轻轻抚过冰冷的剑刃,眼中最后一丝人性也消失了。

"是您教我的,成王败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