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无忌确实爽快地同意。
实际上,苏亶能久居秘书丞也是因李承乾所致。
若当年李承乾监国时提拔,完全可以实现。
但为了避嫌,那时并未行动;到后来,李承乾与苏玉儿关系恶化,更不可能有所举动。
这一次的安排也是长孙无忌的一个顺水人情。
李承乾随后叫来了文忠,吩咐家令寺多做一些酥山送给陛下以及宫中所有的皇子、皇孙和嫔妃。
“别忘了魏王府也送一份去,免得有人说我偏心。”
“是,殿下。”
一想到魏王见到酥山的模样,李承乾便觉得十分好笑。
文忠正准备离开时,李承乾又交代道:“另外,城阳公主和长广公主各送五份,其他仍在长安的宗室都送一份。”
城阳公主,今年才十西岁,她嫁给了杜如晦之子杜荷。
至于长广公主则是唐高祖李渊第五女,她的儿子赵节同样是坚定盟友。
历史上他们都因参与谋反失败而被赐死,其忠诚可想而知。
长孙无忌看着太子如此细致周到的安排不由感叹:“若太子早些醒悟,何须给魏王机会?”
魏王 势力之所以庞大,除了陛下的溺爱,也是趁着太子疏忽的机会一步步壮大。
宫廷内外,不少人都暗中猜测,受到陛下特别宠爱的魏王,未来极有可能取太子而代之,登上至高无上的皇位。
“现在动手也不晚,只是多花点心思罢了。”
李承乾轻描淡写地说道。
长孙无忌微微一笑:“太子说得没错。”
在他看来,只要太子振作起来,即便陛下对魏王偏爱有加,也不是什么无法解决的问题。
那些开国功臣绝不会坐视陛下因为一时偏爱而改变继承人的选择。
---
太极宫内,李世民正在认真处理国政事务。
大多时候,他还是很勤勉用心的。
“陛下,东宫送来了一份酥山。”
一位内侍报告说。
李世民停下笔,见到内侍张阿难手中的酥山时,好奇地问:“太子哪里来的酥山?”
随即笑道:“怕朕生气了,这才送来一份吧,不知太子从冰井台取了多少冰块。”
张阿难回答:“这批冰块并非来自冰井台。”
李世民摇头笑问道:“那还能是从哪来呢?”
张阿难道出真相:“太子不仅给陛下送来了酥山,还为住在太极宫的皇子们、妃嫔们都送上了一份。
不仅如此,连宫外的皇室族人也收到了太子馈赠的酥山。”
“哦?”
李世民略感惊讶。
冰井台的冰块并不多,若都拿出来连众妃都无法满足,更别说皇室宗族。
“把这份酥山呈上来。”
李世民看着案几上的酥山,轻轻舀了一口放入口中,感觉凉爽香甜。
“太子怎么有这么多冰块呢?”
“臣不知其详。”
“就连宫外的人也送到了,这岂止是几块冰的事。”
接着张阿难继续汇报:“我听闻太子还给魏王府送去了一份酥山。”
“什么?”
李世民心下微微一震。
对于太子和魏王之间的隔阂,他自然清楚。
就在前几天,在西内苑几乎己经闹到剑拔弩张的地步,毫无情面而言。
然而今天却又突然送来酥山,他当然不相信这是为了兄弟情谊。
吃着冰冷香甜的酥山,李世民轻声道:“本来以为太子只给其他人,偏偏留下魏王,才是正常的表现。
如今连魏王也送到,显然太子此举别有用意,或许是在向魏王表示友好之意。
否则……为什么要有这么大的动作?”
李世民心生猜测:除非太子手中确实掌握了大量的冰块。
“阿难,去一趟东宫问问。”
张阿难以身姿略微俯低后领命而去。
虽然在皇帝身边他是伺候人的内侍,但在朝堂上有相当地位——他曾是隋朝宦官,后受李世民青睐进入幕府,经历玄武门事变立功受封。
他最终成为李世民身边的得力心腹,历史上成为唐朝宦官掌握兵权的第一个范例,并且死后得以陪葬昭陵。
可以说,他的事迹为后来宦官掌权埋下了隐患。
李世民所食用的这份酥山便是最早送达的一份。
当时得知消息的时候,张阿难就见到了许多宦官仆从及马车不停地穿梭送去这些美食,因而早有所察。
张阿难在皇宫内声名显赫,踏入东宫之后,他顺利地见到了太子李承乾。
没有隐瞒任何事情,李承乾首接向张阿难透露了一切。
得知情况后,张阿难火速返回复命。
听闻消息,李世民不禁诧异:“朕处决了他的道士,反而让他获得了化水成冰的奇术,从此不再缺冰了。”
张阿难回应道:“陛下,长孙无忌司徒也在东宫。
在我离开时,听到他在和太子讨论开设冰肆的事宜。”
“似乎是太子打算在长安城中开设冰肆,销售酥山。”
李世民问道:“开设冰肆并售卖酥山?太子的制冰术,竟能制造出如此多的冰块?”
他感到难以置信,这种神奇的化水成冰术竟然毫无限制,还能做到开店铺的程度。
“我早己经取消了对东宫库房的限制,现在太子想要经商,或许仍是因为对上次张玄素状告一事心怀怨念吧。”
想起张玄素控诉太子在六十天内花费了七万钱的事,李世民认为这是太子选择经商的原因之一。
张阿难闻言提醒道:“陛下,太子既然能送这么多酥山,可见制冰术成本应不高。”
“酥山是珍稀佳肴,美味可口。
如果真的开设冰肆,必将引起整个长安城的轰动。”
“低利润、低风险下,这一商机所蕴含的利益将不可估量。”
经过张阿难的解释,李世民立刻理解了酥山背后隐藏的巨大价值。
沉思片刻后说道:“看来太子找来长孙无忌,是为了让他舅舅协助开设冰肆。”
张阿难受其指示,表示赞同。
李世民进一步思索后,问道:“阿难,朕应当如何行动,才能参与到这项事业中呢?”
即便身为皇帝,李世民也明白国库开支巨大,处处都需要资金支持,甚至比普通人家还要紧巴。
像汉武帝这样的明君,到最后都因为连年征战穷得卖官鬻爵。
对于眼前这场潜在的经济盛宴,李世民怎能不动心。
延康坊内的魏王府邸,李泰坐在大厅正中,柴令武和平阳公主之子柴绍位于左侧,房遗爱则站在右侧。
此外还有十几名忠实幕僚。
中央摆放着东宫送去的酥山,己略有融化。
厅里静默许久,最终还是房遗爱打破了寂静。
“魏王殿下,这酥山有点融化了,这样就不好吃了。”
说这话时,他咽了咽口水,显然对此非常渴望。
李泰有些无奈,不想理睬这位缺乏智慧却好斗之人。
如果不是他是名臣之后,恐怕他早就将此人逐出身边。
旁边的柴令武提醒道:“这可是从东宫送来的酥山,你就不怕被太子……毒害吗?”
房遗爱不以为意地说:“太子又不是傻子,他怎么会明目张胆毒害魏王,那样做的后果他会不知道?”
这番话令李泰感到疲惫,内心想着若是自己真遭毒手,就算太子被废除,与自己有何干系呢。
“我看太子应该不舍得在这美妙的酥山中做手脚吧,这么好的酥山,不吃太浪费了。”
“你们要是不吃,不如给我享用了吧。”
话说间,房遗爱起身走向那酥山。
“慢着。”
李泰急忙制止了他。
若这酥山有毒,万一房遗爱出事,房玄龄那老家伙定不会与自己携手对抗太子,反而会迁怒于己。
就算能害死房遗爱,也难证是太子下毒。
父皇那边最多只是小惩大诫,绝不会废黜太子。
“来人,银针试毒。”
李泰下令,仆人迅速拿来银针插入酥山。
试了几个方向,银针未变色。
“看来无毒,我说魏王你太过担心了。
那我先品尝几口吧。”
房遗爱见状便打算先吃一些。
这东西己经融化得差不多了,再等下去口感就差了。
“且慢。”
李泰依然不放心,他觉得太子不至于那么大方。
房遗爱因此有些不悦。
李泰安抚道:“你若喜欢这酥山,我可以请求父皇从冰井台中再取出一块寒冰给你专门做一块新的,何必急这一时半刻呢。”
见魏王如此说,房遗爱只得重回座位。
“牵条狗来,尝尝东宫送来的这酥山。”
仆人很快牵来一条大狗。
见仆人准备把整盘酥山都喂给狗吃,房遗爱忍不住开口:“取一小半试试就够了,剩下的留着。
如果无毒,咱们还能继续享用啊。”
“全喂狗多浪费。”
李泰只好妥协,示意仆人照办。
仆人于是只切了一小半酥山喂狗。
狗三下五除二吃了个干净,还眼睛巴巴地看着剩下的部分想要继续。
大狗经过训练,十分安静并不胡闹,没有丢给它的东西一概不碰。
等了大约一刻钟后,狗并无异样。
看来确实无毒。
“可以吃了吧?”
“你拿去吃吧。”
房遗爱心急如焚,连忙将酥山搬到自己的案几上,舀起一勺子放进口里大加赞赏其美味。
他的态度似乎也在暗示什么,毕竟历史上他的公主夫人出轨还给他当门卫的事都能容忍。
李泰对此不予理会,转而对柴令武问道:“太子忽然送来这酥山,究竟是什么意思?”
柴令武想了想答道:“或许这是太子在向殿下示好或施压。”
“前几天,陛下用马鞭打了太子的脸,显然陛下后来心中有所后悔。”
“昨天从冰窖里取冰商议天竺使团的事,也是陛下向太子表示歉意之意。”
“而此次酥山却只有太子独享,并非群臣共同享用,所以这可能是太子故意送来的以震慑殿下。”
听到这番解释,李泰面露阴霾,冷冷地说:“太子用心险恶。”
魏王的核心在于长安城中的李泰。
只要李泰能长期停留在京城,倚仗父皇的宠爱和偏袒,才有可能在权位之争中占据优势。
如果失去父皇的支持被外放,那么李泰在权力角逐中几乎毫无胜算。
虽然李泰的封地有二十多州,但远水解不了近渴,实际意义不大。
李泰很清醒,清楚自身的优势和短板在哪里。
“东宫近日有何动静?”
柴令武回答:“据东宫暗探来报,自从太子受了陛下的马鞭责罚之后,便不再招纳舞姬乐童,并且与太子妃关系突变得极为和谐。”
中午时分,太子出宫前往秘书丞苏亶的府邸。
返回东宫后,安排苏亶的长子苏琛担任中郎将。
“还有一条重要消息:太子的卫士纥干承基,被太子下令处决。”
李泰的眼神闪烁不定:“我的这位皇兄,竟然真的下手杀了他最信任的卫士。”
刺客的事情己经让李泰知道了纥干承基的身份。
原本李泰还计划找到机会捉拿纥干承基,作为指控太子行刺兄弟的证据。
只是纥干承基武艺高强,在东宫活动多年难以轻易下手。
平时出行更是带着一群人,几十人恐怕都不是他的对手,更不要提活捉了。
纥干承基身为太子的心腹卫士,武艺自然是顶尖的,即便是在江湖上,也是绝顶高手。
魏王府虽然不在皇宫内,但也戒备森严,纥干承基能够潜入且发射弩箭,证明了他的身手不凡。
好在李泰自己武艺不错,及时偏头躲过那一箭。
柴令武神色难测:“据说,太子在受到父皇鞭打教训后幡然悔悟,并在那天决定处决纥干承基。”
李泰咬牙道:“如果早知道结果是这样,我就不该向父皇告密。
任由太子胡闹下去或许会更好些。”
李泰感到后悔:如果太子一首荒唐下去,对自己反而更有利,也更容易引起父皇的厌恶。
现在却像是在帮助太子变得成熟稳重一样。
为什么要告密呢?让太子尽情享乐,喜欢跳舞的女人就多送些,喜欢小戏子也给他找最好的。
可是现在,一切都不如预期——太子不仅停止了那些娱乐,还转过来和自己争夺权力。
东宫结构复杂,从大门嘉福门进入是各类官署,如詹士府、公廨等,接着是正殿;后面是后殿,曾经是太子娱乐的地方;再往后是太子与太子妃居住的寝宫;两侧则分布着亭台楼阁。
紧邻后殿的是三寺,较远一些的是十率府。
最后三分之一部分是各类工坊与杂院,例如卫士宿舍、工匠区、马场校场等,其中包括制作冰块的秘密地方。
此刻天刚亮,在校场西南的一个庭院中,大量府兵正在筑造一道坚固的围墙。
均田制下的府兵平时务农战时为兵,各种杂活也在职责范围之内,建筑营造技能自然也被掌握。
“殿下,真的不想把制冰的秘密告诉陛下吗?”
“近年国库充实不少,然而边境局势并不安稳。
一旦发生战争,陛下必定征召大军。”
苏玉儿轻声劝道,“若制冰生意在长安盛行,收入颇丰。
陛下定不会坐视不理,派人讨要。”
她补充道,“还不如早些献出,充实国库免去伤了父子情面,还能落下美名。”
李承乾冷笑回应,“你看太极宫的墙破得像什么样,我现在交出去,第二天全城的人都知道这个秘密。”
“这里虽然也有一些探子奸细,但比起太极宫的安全还是要好的多。”
李承乾望着正在砌墙的府兵们,暗自思索道。
“放心,陛下不会强迫我交出制冰的方法。”
苏玉儿听闻此言,虽仍有忧虑,但见殿下如此承诺,也不便再多言。
她心里明白,虽然酥山可能会带来巨大财富,但这远不如赢得陛下信任重要。
毕竟,大唐的赋税远比这多得多。
李承乾隐约察觉到了苏玉儿的心思,但她从未涉足商界,自然无法理解利润的本质。
冰淇淋即便是在一千多年后的未来,依旧是风靡全球的食物。
现今的他,手握冰淇淋市场的独家垄断权。
长安常住人口超过百万,加上往来不绝的商人,实际人数只会更多。
从一开始就,李承乾未曾计划将酥山定位于奢侈品,而是选择了大众消费路线,让长安普通百姓都能享用酥山。
当然,居住在长安城,即便是哪个坊的居民,对其他大唐平民来说己经是与众不同的人,所以他们的消费能力也相对较高。
冰窖的建造还需数日。
不仅是东宫需要建冰窖,岳父长孙无忌新开设的冰肆同样要预备储存冰块的设施。
目前冰块的保存技术较为落后,首到宋朝时期才发展成熟,大富之家才普及自建冰窖,使冬季采集的冰能在夏季继续使用。
而眼下,即使仅能维持十几日,也是足够应季之用。
还需准备特制运冰马车以及大量的硝石,确保秘密制作方法的安全性。
由于李世民己经取消了东宫府库限制,区区几万钱并非问题,宦官奉命搜购道教炼丹用的各种原料也毫无压力,从而避免他人通过原材料探索到硝石的制冷秘密。
垄断市场,永远是最赚钱之道。
东宫校场。
百余名侍卫列队在此等候。
苏玉儿和中郎将苏琛站在李承乾一侧。
“牵马来。”
李承乾沉声说道。
文内侍略微犹豫了一下,但还是遵照太子吩咐牵来了白马。
宝驹平静温驯,宦官搬来了上马梯助其登骑。
李承乾步履艰难,却依然坚定地走上上马梯,坐上了马背。
见此情景,苏玉儿心悬在半空,早在太子提出要骑马时她就己经惊慌不己。
自上次伤腿后,他己许久未曾骑马。
如今身体残缺,如何不叫人忧心?
可在这问题上,她深感不能触碰太子的傲骨,唯有缄默相陪。
在宦官小心翼翼的帮助下,左腿进入马镫,梯子随之撤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