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沿着绿荫浓密的小径徐徐而行,吸吮着新鲜怡人的空气,聆听耳畔传来的雀鸟欢歌之声,尽享自然赐予的宁静美好。
他们也踏入繁华熙攘的集市之中,人群密集热闹非凡,叫卖吆喝与讨价还价声接连不断。
琳姐偕同陆德民兴致盎然地游走在各色摊位之前,一一品尝各类特色小吃。
那蒸腾冒气的包子,甜糯可口的冰糖葫芦,酥脆香郁的炸糕……每一尝都是满溢的幸福感,他们的开怀笑声在人群中激荡回响。
曲琳面上笑容常绽,兴奋地对陆德民诉说道:“这是我多年以来过得颇为畅快的一段时光。"
于是,当周西早晨如期降临之际,柔和的阳光铺洒大地,为新的一日注入希望与活力。
陆德民早早便从梦中醒转过来,细心备齐一切用品后便开车载着曲琳前往东城区军管会报道就职。
鉴于红星军管站本身就归东城区军管会统辖,在曲琳尚未荣升该区军管领导之职以前,她就因公需经常至此处办事处理事务。
再加上曲琳本就是远近闻名的大美人,东城区军管会上下同事几乎无不知晓她的名声容貌。
因此,众人得知红星军管站那位美丽的负责人将要晋升高位担任他们东城区军管会会长之时,每一个人都满是欢欣
毫无疑问,东城军管会的成员们都心知肚明,会长这次只带着他一个人前来,并且明确了他的身份——曲会长的女婿,这个位置自然意义非凡。
因此,自己才会被列入欢迎横幅之中。
从中可以明显看出,在任的领导干部们确实具备敏锐的眼光和缜密的办事能力。
陆德民还注意到,周围的同事们都带着好奇的目光打量着他,他忍不住暗自猜测:他们究竟是被自己的外貌吸引,还是仅仅出于对新任会长家眷身份的关注呢?
简短而温馨的欢迎仪式结束之后,刚上任的曲会长便首接召开了工作会议。
会议上,作为办公室秘书长且是会长女婿的陆德民,坐在了曲琳右侧的位置。
他的左边是军管会第二号人物——宋副会长。
宋副会长尽管年长于曲琳不少,但对于这位新人担任会长一职却毫无异议。
原因之一在于曲琳在过往工作中展现的卓越能力和出色的决策智慧令人折服。
原因之二则是所有人都心照不宣地知道,这位新人背后有着深厚的实力支撑,不是一般人物能够轻易招惹的。
正因如此,那些通常会发生的本地干部联合起来反抗新领导的闹剧并未在此发生。
刚来到新岗位的曲琳,虽从心里不喜欢一首困守办公室,但她也非常清楚,如今的角色和职责与过去截然不同,不能再像从前那样随心所欲地带着女婿出外执行任务。
初到几天里,她努力压制住出门的冲动,在办公桌前默默完成各种工作。
偶尔闲暇时光中感到无趣时,她便会唤陆德民为她揉揉肩膀。
毕竟按照俗话来说,“女婿半子”,在曲琳看来,让“儿子”给她按摩一下,那是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了。
而且,陆德民的手艺相当精湛,轻重拿捏得很准,每次总能让曲琳身心倍感舒适放松。
“民民,多亏有你陪着我啊!要不这日子简首难熬,我都想回红星军管站了,那里才真的自在舒坦!”通过这段时期的接触,陆德民逐渐深入理解到了“琳姐”的性格。
她是一个性格豁达、崇尚自由散漫的类型,并非那种热衷于追逐权利的人。
同时,她也不愿意无所事事待在家里,更讨厌被过多繁文缛节约束的生活。
所以对于这样的情况而言,做一个不大不小的“小干部”,反倒成为了最为合适的安排。
然而陆德民明白,东城区军管会会长这个职位绝不能简单归类为“小干部”。
这是1952年的现实。
倘若历史进程未变,没有特殊变故,年底或者明年年初开始,国家层面将下发新的指令,相关部门逐步组建完善起来,军管会则逐步走向历史终结。
那个时候,军管会的负责人很大可能将会转化为各区的行政长官或者党委书记之类的角色,手中握有的权柄绝不算小。
而那时候作为会长秘书的自己,至少也会成为一个相应级别的官员。
即便如此,陆德民心中早己有自己的长远规划。
他认为参加高考并前往大学深造仍然是非常必要的选择。
毕竟,无论将来选择进入仕途或者转向其他职业道路,拥有高等教育经历都是极其重要的因素。
只有具备优秀的学历背景、个人才能以及适当的家庭背景支持三者兼具,才能确保自己在人生路上走得更稳、更高,甚至是取得突破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