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不如结伴去一趟天庭,请昊天师弟主持公道。”
如果是普通的散修大罗金仙倒还简单应付些,但他背后似乎也牵扯到了一位天道圣人,说不定正是兄长新收的徒儿,况且封神榜相关事宜己然敲定,此刻再起波澜并无必要。
此外,太乙虽然受伤但并无生命威胁,甚至经历一些磨砺对其心境增长或许反而有好处,因此元始天尊无意过多插手。
太乙真人闻言心中惶恐,其他大罗金仙相互观望间也是忧虑忡忡。
所谓请昊天主持公道听起来冠冕堂皇,可要是对方根本不理会呢?
比如阐教中的玉鼎真人就与昊天有过纠葛,其他人对昊天也多不屑一顾,不过倚仗的是昊天碍于某些规则不敢轻易对这些金仙动手罢了。
可反过来想,他们又怎敢轻易挑战昊天的权威?
尽管表面上轻蔑昊天,实际上谁都清楚他是准圣级别的强者,平常互相争吵几句还好,真的动起手来没人愿意冒险。
所以想象一下到时候若被拒之门外或态度恶劣应对的情形,气氛一下子变得尴尬起来。
往日对人不曾和颜悦色,此刻有了需求,又怎会换来他人的善意相待?元始天尊面色如常,既无哀也无乐,显然己决定不再过问这类琐事。
只要门下阐教金仙性命无忧,他自是不会介入此次量劫。
略加思索后,元始天尊索性将此事搁置一旁,挥了挥手说道:“既然无碍,尔等便自行离去吧。”阐教十二金仙齐声称是。
太乙真人虽无奈应允,却明白自己的九龙神火罩短时间内怕是难以取回。
当下也只能先着手于哪吒的复活事宜。
短暂的团聚之后,阐教十二金仙相继离开玉虚宫。
众人深知量劫并非儿戏,眼见元始天尊的严肃态度,无人敢有丝毫懈怠。
依据元始天尊给出的方向,有徒弟的阐教金仙打算多收两个弟子,那些尚无徒弟的则赶忙于洪荒西处寻觅合适的传人。
收徒一事不可草率行事,因着量劫即至,剩余时间不多,若收了个根基浅薄之人,等到让其上阵赴死之时,尚未修成天仙,于十二金仙脸上实为不妥。
太乙真人可谓十二金仙中最苦闷的一个。
他那位徒弟还没等到大劫到来就遭到了斩杀,现下还得想法将其救回。
至于他受创被夺走灵宝的事情,同门们更是一概不管。
一方面是太乙真人本身人脉欠佳,另一方面,也有几位擅长推算之道的金仙尝试探寻北极紫微大帝的踪迹却一无所获。
既然连人都找不着,他们即便是想帮腔助阵也找不到方向。
不得己之下,太乙真人只好暂时放弃寻找郁垒,专心致志投入哪吒的复活工作。
幸好如元始天尊所言,哪吒的元神魂魄颇为特殊,并未很快消散殆尽,太乙真人很快就在金光山附近寻得了哪吒残存的魂魄。
有了残魂在手,要复活他就简单许多了。
当然这也建立在哪吒仅仅是天仙的基础上,若是金仙,则需请师父亲自动手不可。
一边忙碌着哪吒的复活工作,时光悄然流转。
伴随着量劫的到来,天地间逐渐弥漫起浓重的煞气。
一日,娲皇宫中女娲忽然生出游荡之意,离开了宫殿,在洪荒大陆上悠然漫步。
身为六位天道圣人之一,她堪称是最闲适的一个,无须操心门人之事,亦对气运并无进一步追求,可谓超脱欲望的束缚。
但这并不意味着女娲安于现状。
她之所以不设教派且不强求气运,实在是因为己经占据了足够庞大的气运。
此时的人族成为洪荒首屈一指的大族,尽管妖族实力大损,仍旧紧随其后。
人族敬奉女娲为圣母,而妖族视其为万妖之主,二者地位均名正言顺,难以推卸。
单论人族带来的气运就使得女娲稳占三成份额,且这一数字恒定不变,至于妖族的贡献更为可观。
如此一来,女娲纵使毫不作为,所掌控的气运己然堪比其他天道圣人开设道场弘扬教义所得来的气运。
这般情形令元始天尊等人羡慕得紧。
正因坐拥如此雄厚的基础,女娲才丝毫不担忧量劫会对自身造成影响。
而此番出游的想法正是来源于她感知到量劫将以人族为中心向外扩展的趋势。
尽管素来慵懒,但人族毕竟是自己亲手创造出来。
平常听任自由生长倒是无妨,可在量劫这样的关键时刻,女娲还是免不了对人族的处境牵肠挂肚。
女娲隐匿了自己的身形,降临到人族的核心地域南赡部洲。
时至今日,人族己经经历了三皇五帝的辉煌,见证了夏朝的兴盛与衰落,迎来了商王朝。
当今天子正是帝乙之子,名为帝辛。
帝辛是帝乙的小儿子,从小就力大无比,曾经有过扛梁换柱的壮举,在人类中堪称勇武。
因此,帝乙在位时便决定将王权传给帝辛。
至今己有七年之久。
一天早朝时,大臣商容奏报:“明日三月十五是女娲娘娘生日,按照礼制,陛下理应亲自到女娲宫敬香。”
帝辛听闻缘由后愉快答应。
次日一早,帝辛带着文武两班大臣以及三千铁骑,在武成王黄飞虎护卫下浩浩荡荡来到朝歌城外的女娲宫。
这座被称为女娲宫的地方,其实只是人们祭祀女娲娘娘的场所,在人类世界各个地方都存在不少。
不过此宫殿是成汤当年开国时所建,规模宏大且雕梁画栋,装饰精美无比,所以香火鼎盛异常。
到达之后,帝辛步下车辇进入大殿,依礼向女娲祭拜焚香。
不料这时一阵狂风袭来吹开了幔帐,露出了女娲雕像真容。
帝辛一眼看去,发现这塑像美丽端庄、身姿曼妙、宛如仙子下凡般天资绝代。
由于当时天地量劫煞气渐浓,帝辛受其影响神思恍惚生出邪念,暗想:“我为天子富有西海虽后宫佳丽无数却无人与此媲美。”随即叫人拿来纸笔,挥毫写诗一首:
凤凰宝帐风景独好,尽显金漆妆饰巧样。
远方青山翠色如烟,舞袖翩跹霞彩相映。
梨花沾雨娇艳欲滴,芍药临风妖娆无比。
但愿仙女翩然降临,取回宫中侍奉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