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们很生气,有人说,以后再也不管娄晓娥,村民们生气的走啦!。”
“过了几天,娄晓娥再次来到山上放羊,可今天山上真的来了狼,她吓的赶紧往山下跑,边跑边喊:狼来了,狼来了,可是这次根本就没有人上山帮他,因为村民们觉得,娄晓娥肯定还是在骗他们,所有没有人愿意上山帮他。”
“同学们!老师来问你们,这个娄晓娥,她有没有做错,错在哪里,我们要是遇到娄晓娥这样的孩子该怎么教育她?”
那个小丫头敢瞪他,哼...必须要埋汰一下。
王天南说完之后就看向这群孩子。
下面孩子一个都作思考状。
五十年代的孩子还没有经历过社会,都还很单纯。
孩子们都在想,该怎么教育这样的孩子,这是个问题。
“我感觉这么不听话,打一顿肯定能好一些,院长就是这么干的,我们要是特别不听话,肯定挨打。”
“劝她以后不要在山上放羊了,山上有狼。”
“要带王老师这样厉害的人一起去山上放羊,遇见狼就不怕了。”
首先回答的是两个小孩子,他们的思想还比较幼稚。
等两个小孩子回答完以后,才有大孩子想到问题的所在。
“老师,是不是不能说谎呀!要是前面没有骗村民,他下上喊狼来了,肯定会有很多村民来帮她,狼被村民赶走,就能保住羊了?”
“小六子很村民,回答的不错,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不能像娄晓娥这样随便骗人,你第一次说谎可能有人会相信,第二次也有可能会信你,但是你说的太多,那就没有人会信你,到时候你遇到危险,都没有人愿意帮助你,所以我们一定要做个诚实的孩子,不能说谎。”
王天南说完,孩子们再次陷入思考。
片刻之后,小六子再次开口:“老师,再给我们讲一个故事吧!”
“老师,我也要听故事。”
“老师讲故事,老师讲故事。”
几个年纪很小的孩子跟在后面起哄。
“好好好,都坐好,不要喧哗,老师再给你们讲一个亡羊补牢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还是娄晓娥,讲这个娄晓娥的羊群被狼吃掉以后,她再次买了一批羊羔,这回她不放羊了,她去割草回来给羊吃...”
故事讲完以后,王天南再次问道:“同学们!老师再问你们,这个故事讲的是什么?”
两个小孩子再次抢着回答:
“这个娄晓娥是个笨蛋。”
“她不会养羊。”
两个小孩子回答完以后,这次先回答的是眼睛有问题的孩子荣小勇:“老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出事情,及时改正为时不晚。”
就在几个这个时候,福利院大门口,来了一辆小汽车。
“小姐,福利院到了。”
“走吧!我们进去。”
司机下来开车门,娄晓娥走下车来。
福利院门口,几个正在腌制咸鱼的大妈,看见有小汽车过来,立马起身去喊院长。
这种能开汽车的,一般都是有钱人。
他们来这里,不是捐款,就是领养孩子。
无论哪一样都是好事情。
捐款就不用说了。
孩子被领养回去肯定比在福利院好。
不过也有赌的成分,也有孩子被领养后,日子过的还不如福利院。
但是今天这次肯定不一样,有人开小汽车过来,肯定是大富大贵的人家,再差能差到哪儿去。
大妈进院子后,朱院长肯快出来。
来的时候,手上还有拿着针线,正在给孩子缝补袜子。
“两位好!我是这里的院长,请问两位来这里是?”朱院长满脸堆笑,这大小姐看着就富贵,搞不好要捐不少钱,这个男的看着像是司机。
只是两眼,院长就差不多摸清来人的情况。
知道这不是收养孩子,而是来捐款的人家。
人家来送钱,自然是要好好招待。
“你好!我们是代表红星轧钢厂来捐款的,你是朱院长吗?”司机上前问道。
只有确定了人是朱院长,大小姐才会上前说话,谱儿很大的。
真正的富家大小姐。
“我就是朱院长,欢迎你们来捐款,我代表福利院所有孩子谢谢你们。”朱院长伸手准备跟对方握手。
娄晓娥上前很有有礼貌的伸出手来:“院长,能带我参观一下福利院吗?”
“没有问题,您里面请。”院长依旧一脸热情。
人家这是要看院里情况才觉得捐多少,自然是要接待好。
进入福利院。
入眼所见全是挂着晾晒的咸鱼架子。
一看到鱼,娄晓娥就想到那个人。
“这些鱼都是你们院里的王老师打的吗?”娄晓娥问道。
“您认识王老师?”
“嗯!”娄晓娥点头。
“确实都是王老师打的,他每天都会打很多鱼回来送给福利院,在王老师没有来之前,院里还很困难,孩子们甚至都吃不饱,自从他来了以后,靠着他打鱼的手艺,孩子们不但能吃饱,而且还能吃好,对出来的鱼,我们就拿出去卖,挣点钱,贴补贴补福利院的开支。”
“那这王老师人还怪好的呢!”娄晓娥忍不住夸赞一句。
两人说话间已经来到王天南他们上课的地方。
故事已经讲完,现在正在教语文。
娄晓娥来的也巧,来的时候不到一分钟,就到了下课时间。
王天南放下木炭。
粉笔,只能用木炭代替。
每次上完课,王天南的手上都是一言难尽。
看着如此简陋的教学条件,娄晓娥瞬间知道自已需要捐赠什么:“院长,我来的时候看到那边有一片空地,要是能申请到用地批文的话,我可以捐赠一所福利院专用学习的地方。”
听到对方要捐赠一座房子,院长大喜,连忙开口:“地没有问题,只要我们想用,上面肯定能批下来。”
回答速度很快,生怕别人跑了一样。
“那行,我就捐几间教室,再捐些课本,上课连个课本都没有。”娄晓娥早就听过福利院挺苦的,没有想到会这么艰难。
上学连个课本都没有。
年纪差距也大。
大孩子十四五岁,小的还在怀里抱着,还有好几个残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