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41 章:被判死刑---

公堂之上,气氛凝重得如同化不开的墨。县令面色冷峻,目光如刀般扫过堂下的厉风,缓缓开口宣判:“厉风,你作恶多端,草菅人命,强抢民女,与匪勾结,扰乱地方安宁,罪大恶极,本县令判你死刑,三日后于菜市口斩首示众,以儆效尤!”

话音落下,堂下百姓一片哗然,有大声叫好的,有低声议论的,也有默默摇头叹息的。

“这恶贼终于要被正法了,真是大快人心!”一位粗壮的汉子挥舞着拳头喊道。

“唉,他也曾是个可怜之人,只是走错了路。”一位老者轻声说道,眼神中带着一丝复杂的神色。

厉风听到判决,身体微微一震,脸上却露出一丝苦笑:“我早料到会有此结果,这是我应得的报应。”他心中五味杂陈,往昔的种种恶行如走马灯般在脑海中闪过,那些被他伤害过的人,那些因他而破碎的家庭,此刻都成了刺向他内心的利刃。

阿强在一旁听得双目欲裂,大声吼道:“大人,这不公平!我大哥已经在改过自新了,他在镖行的所作所为大家有目共睹,不能就这样判他死刑啊!”

县令冷哼一声:“他之前的罪孽太过深重,岂是些许小善就能抵消的?莫要再为他狡辩!”

这时,一直站在人群中的林婉走上前来,她目光坚定地看着县令:“大人,厉大哥虽有过错,但他如今是真心悔过。在镖行时,他不顾自身安危保护镖物,还曾帮助镇上的百姓驱赶山贼。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还请大人法外开恩,给他一个改过的机会。”

县令皱了皱眉头,看着林婉:“姑娘,你莫要被他蒙骗。他恶名远扬,岂是轻易能改变的?”

林婉急道:“大人,我与厉大哥相处多日,深知他的内心已发生转变。若只因他过去的罪行就将他处死,岂不是不给人向善的希望?”

县令陷入沉思,而一旁的师爷却在他耳边低语:“大人,此风不可长,若饶了他,恐难平民愤。”

县令微微点头,正欲开口,突然,一位身着青衫的书生模样的人站了出来,他叫许文渊,是镇上有名的才子,为人正直,且熟读律法。

“大人,且慢。”许文渊拱手说道,“学生以为,厉风之罪固然当诛,但依我朝律法,若犯人有重大立功表现或真心悔过,可酌情减刑。如今厉风既有悔过之意,且在镖行有护镖之功,大人不妨再详细调查一番,以免错杀好人。”

县令有些犹豫:“许公子,你虽熟读律法,但厉风的恶行实在太多,本县令难以决断。”

许文渊沉思片刻,说道:“大人,可将厉风暂押大牢,派人深入调查他在镖行及逃亡期间的所作所为,若确有悔改实据,再行定夺也不迟。”

县令思索良久,最终点头:“好吧,就依许公子之言。将厉风押回大牢,严加看管,待本县令派人调查清楚后,再做判决。”

厉风被押回大牢,他坐在阴暗潮湿的牢房中,心中满是感激:“许公子,林姑娘,多谢你们为我说话。我厉风若能逃过此劫,定当涌泉相报。”

阿强在牢外喊道:“大哥,你放心,我们一定会想办法救你出来的。”

林婉也说道:“厉大哥,你不要放弃希望,我相信公道自在人心。”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县令派出的衙役四处走访调查。他们找到了镖行的镖师们,镖师们纷纷为厉风作证。

“厉风在镖行时,尽心尽力,与我们并肩作战,对抗土匪,他真的变了。”一位镖师诚恳地说道。

衙役们又找到了镇上一些曾受过厉风帮助的百姓,百姓们也都为他说好话。

“他帮我家修过房子,还分给我们粮食,他不再是以前那个恶人了。”一位老妇人说道。

然而,也有一些人坚决反对放过厉风。那些被他欺凌过的人家属,纷纷到县衙请愿,要求严惩厉风。

“他害死了我的儿子,绝不能让他活着!”一位悲痛欲绝的父亲哭诉道。

县令面对这些不同的声音,心中十分纠结。他深知此事关系重大,若处理不当,恐引发更大的风波。

就在此时,厉风在牢中也没有闲着。他每日反思自已的过去,心中越发坚定了改过自新的决心。他开始向狱卒请教一些学问,阅读狱中的书籍,希望能提升自已。

“狱卒大哥,这书中的道理真是让我受益匪浅,我以前若是能多读些书,或许就不会走上歧途了。”厉风感慨地对狱卒说道。

狱卒看了他一眼:“你现在知道后悔也不晚,就看县令大人怎么判了。”

而林婉和阿强等人则在外面积极活动。他们找到了许文渊,商议如何能让县令彻底相信厉风的改变。

许文渊沉思道:“我们需要更多的证据,不仅是他改过的证据,还要证明他对社会有更大的价值。”

林婉眼睛一亮:“许公子,我听说厉大哥对治水有些心得,如今镇上的河道年久失修,若他能提出一些治水的方案,或许能让县令大人改变主意。”

许文渊点头:“此计甚好。我们先去了解一下河道的情况,然后让厉风撰写治水方案。”

于是,他们开始忙碌起来。林婉和阿强四处打听河道的问题,而许文渊则到县衙查阅相关的治水资料。

在牢中的厉风得知这个计划后,心中燃起了希望。他凭借着自已曾经的一些见闻和在狱中所学的知识,开始精心撰写治水方案。

“我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为自已赎罪,也为镇上的百姓做些好事。”厉风暗暗发誓。

经过几天几夜的努力,厉风终于完成了治水方案。林婉将方案交给许文渊,许文渊仔细阅读后,大为赞赏。

“厉风果然是用心了,此方案若能实施,定能解决镇上的水患问题。”许文渊说道。

他们带着治水方案再次来到县衙,求见县令。

县令接过方案,认真阅读起来。越看越惊讶,他没想到厉风竟有如此才华和见识。

“这真是厉风所写?”县令有些不敢相信。

许文渊点头:“大人,此方案确实是厉风所写。他在牢中日夜思索,希望能为镇上的百姓做些贡献,以弥补自已的过错。”

县令沉思片刻,说道:“此事重大,我需再考虑考虑。”

就在县令犹豫不决之时,镇上的一位德高望重的乡绅站了出来。他叫陈老爷,在镇上颇有影响力。

“大人,老身以为,厉风若能将功赎罪,对镇上来说也是一件好事。他的治水方案若能成功,可保我镇多年安宁。况且,人都有犯错的时候,若他能真心改过,我们也应给他一个机会。”陈老爷缓缓说道。

县令听了陈老爷的话,心中的天平开始倾斜。他又想到了厉风在镖行的功绩以及众人的求情,终于做出了决定。

“好吧,本县令决定给厉风一个机会。他的死刑改为有期徒刑二十年,在狱中他需继续为镇上的建设出谋划策,若有再犯,严惩不贷!”县令说道。

林婉等人听到这个消息,喜极而泣。

阿强喊道:“太好了,大哥不用死了!”

厉风在牢中得知这个消息,热泪盈眶:“多谢大人,多谢各位乡亲,我厉风定当重新做人,不负大家的期望。”

许文渊看着厉风的牢房方向,轻声说道:“厉风,希望你能珍惜这次机会,真正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林婉也说道:“厉大哥,以后的路还长,我们都会陪着你。”

“林姑娘,许公子,你们的大恩大德,我厉风铭记于心。我定会用行动证明自已的改变。”厉风坚定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