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偏僻的村落边缘,厉风拖着病体,心中满是对过往的悔恨与对未来的迷茫,在婉清的搀扶下缓缓前行。他们听闻山中有一座古寺,寺中有高僧,或许能给予指引,便决定前往。
山路崎岖,蜿蜒曲折,两旁的树木遮天蔽日,使得道路显得阴森而静谧。厉风每走一步都要花费极大的力气,他的额头布满汗珠,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
“厉风,你还行吗?要不要休息一下?”婉清关切地问道,她的眼神中满是担忧。
厉风微微摇了摇头,咬着牙说道:“我没事,继续走吧。我必须去见那位高僧,也许这是我唯一的救赎之路。”
终于,他们来到了那座古寺前。寺庙的大门紧闭,透着一股庄严肃穆的气息。厉风上前轻轻叩门,过了许久,一位小沙弥才缓缓打开门。
小沙弥双手合十,轻声问道:“施主,前来何事?”
厉风恭敬地回答:“小师父,我听闻寺中有高僧大德,我罪孽深重,特来求见,希望能得到高僧的点化。”
小沙弥上下打量了他们一番,说道:“施主且在寺外等候,我去通报一声。”说罢,便转身进了寺庙。
厉风和婉清在寺外耐心等待,心中忐忑不安。不多时,小沙弥再次出来,说道:“师傅愿意见你们,请随我来。”
他们跟着小沙弥走进寺庙,穿过庭院,来到一间禅房。禅房内,一位高僧正端坐在蒲团上,面容祥和,眼神深邃,仿佛能看穿世间万物。
“施主,你便是那心怀悔意之人?”高僧缓缓开口,声音平静而温和。
厉风赶忙跪下,说道:“大师,我便是厉风,曾经作恶多端,如今追悔莫及,还望大师能为我指明方向。”
高僧微微点头,说道:“你能意识到自已的罪孽,并有悔过之心,已是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但你可知,罪恶之根,深植于心,非一时之功可拔除。”
厉风抬起头,眼中满是迷茫:“大师,我该如何做才能彻底洗净罪孽?”
高僧站起身来,走到厉风身边,说道:“善恶之念,存乎一心。你需先正视自已的内心,摒弃过往的恶念与嗔怒。”
这时,婉清也说道:“大师,他已在努力改变,在病中也不断反思自已的过错,只是旧习难改,时常会有动摇。”
高僧看了看婉清,说道:“女施主一片苦心,亦是他的机缘。但他需独自面对内心的挣扎,在困境中坚守善念。”
高僧又转身对厉风说道:“你可还记得那些被你伤害之人的面容?他们的痛苦与绝望,皆因你的恶行所致。”
厉风痛苦地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那些被他欺凌之人的模样,说道:“大师,我每夜都会梦到他们,他们的眼神如刀,割得我心痛不已。”
高僧轻轻叹了口气:“那你便要将这些痛苦化作力量,去弥补曾经的过错。以慈悲之心对待世间万物,方能渐渐化解罪孽。”
“大师,我明白了。可我该从何处做起?”厉风问道。
“从身边小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不求回报,只问本心。”高僧说道。
就在这时,寺庙里的另一位和尚智远走了进来。智远性格直爽,看到厉风,皱了皱眉头说道:“师傅,此人恶名远扬,真的能改过自新吗?”
高僧微笑着说:“智远,莫要轻易论断他人。人皆有佛性,只要他有决心,便有机会。”
智远看着厉风,说道:“厉风,你可别辜负了师傅的信任。若是你再作恶,我定不会饶你。”
厉风连忙点头:“智远师父,我不会的。我已下定决心,要重新做人。”
高僧对智远说道:“智远,你带他们去寺中的静室休息,让他们好好思考今日之言。”
智远应了一声,带着厉风和婉清来到静室。静室中,只有简单的床铺和桌椅,墙上挂着一幅佛像。
婉清对厉风说:“厉风,这位高僧的话让我觉得很有道理。你一定要好好领悟。”
厉风看着婉清,说道:“婉清,我会的。我感觉在这里,我的内心能得到前所未有的平静。我想在这里多待些时日,好好修行,你愿意陪我吗?”
婉清微笑着说:“我当然愿意。只要能陪着你走向正道,我什么都愿意做。”
厉风握住婉清的手,说道:“有你在,我更有信心了。我相信,在高僧的点化下,我一定能彻底改变自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