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82 章:声名渐起---

自厉风开办善堂以来,小镇上的人们对他的看法逐渐发生了转变。原本那个令人闻风丧胆的大恶人形象,正一点点被他如今的善举所取代。

善堂里,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成为了小镇上一道独特的风景。他们在厉风与诸位先生的悉心照料和教导下,茁壮成长。孩子们的衣服虽然朴素,但干净整洁,脸上洋溢着纯真的笑容。

镇上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族长,名叫陈族长。他为人正直,一生都在为小镇的繁荣和安宁默默奉献。这日,陈族长听闻了厉风的善堂之事,决定亲自前来查看。他拄着一根拐杖,步伐虽有些蹒跚,但眼神坚定而睿智。

当他走进善堂,看到孩子们正在认真地读书识字,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厉风赶忙上前迎接:“陈族长,您老亲临善堂,真是令晚辈倍感荣幸。”

陈族长微微点头:“厉风啊,起初听闻你开办善堂,老夫还心存疑虑。毕竟你之前的所作所为,实在是让人心有余悸。但如今看到这些孩子,看到你为他们所做的一切,老夫不得不对你刮目相看啊。”

厉风低下头,脸上带着一丝愧疚:“陈族长,过去的我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如今我只想用余生来弥补。这些孩子都是无辜的,我希望能给他们一个温暖的家,让他们有机会改变自已的命运。”

陈族长轻轻拍了拍厉风的肩膀:“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你能有此觉悟,实属难得。不过,这善堂日后的发展,你可有什么长远的打算?”

厉风沉思片刻,说道:“陈族长,我想不仅要让孩子们在这里学习知识和手艺,还要培养他们善良正直的品德。等他们长大一些,我希望能送一些有天赋的孩子去更大的地方求学,让他们能够有更广阔的天地施展才华。只是,这一切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支持,我目前也只是在尽力而为。”

陈族长听后,赞赏地说:“你这想法很不错。老夫虽然年纪大了,但在这小镇上还有些威望。我会号召镇上的居民们多多支持善堂的发展,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

厉风感激地说:“陈族长,若能得到您和乡亲们的支持,善堂定能越办越好。”

在陈族长的带动下,小镇上的居民们对善堂的关注度更高了。不女主动前来帮忙洗衣做饭,照顾孩子们的生活起居。一些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则利用闲暇时间,帮忙修缮善堂的房屋和设施。

有一位名叫阿花的姑娘,生性善良活泼。她经常带着自已亲手做的点心来到善堂,分给孩子们吃。她笑着对孩子们说:“孩子们,你们要好好学习哦,将来成为像厉叔叔一样的大好人。”

孩子们开心地吃着点心,齐声说:“阿花姐姐,我们会的。”

而在小镇的茶馆里,人们也开始纷纷议论起厉风的转变。一位老者一边喝着茶,一边感慨地说:“这厉风啊,真可谓是脱胎换骨。从一个大恶人变成了如今的大善人,这世间的事情还真是难以预料。”

一位年轻人接话道:“是啊,他现在做的这些事情,可都是实实在在地为了大家。这善堂的开办,让那些孤儿有了归宿,也让我们小镇多了一份温暖。”

随着时间的推移,厉风的善举不仅在小镇上传开,还渐渐传到了周边的城镇。一些外地的商人听闻后,也被厉风的事迹所感动,纷纷前来捐赠物资和善款。

有一位来自邻镇的富商,名叫钱老板。他带着满满一车的粮食、衣物和书籍来到善堂。钱老板豪爽地说:“厉公子,我在邻镇就听说了你的善举。我这人没什么文化,但我知道,做善事是积德的好事。这些东西就当是我对善堂的一点心意,希望能帮助到这些孩子。”

厉风连忙道谢:“钱老板,您的大恩大德,善堂的孩子们定会铭记于心。您的善举也会激励更多的人来关心这些孩子。”

在善堂的名声日益响亮的同时,厉风也没有忘记自已的初心。他依然每天早早地起床,陪伴孩子们读书习武,教导他们为人处世的道理。

有一次,一个孩子在学习中遇到了困难,有些沮丧。厉风耐心地开导他:“孩子,遇到困难不要害怕,只要你不放弃,努力去克服,就一定能够成功。就像我曾经走过很多弯路,但只要有决心改正,就能够重新开始。”

孩子听了厉风的话,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厉叔叔,我明白了,我会努力的。”

在这一片祥和的氛围中,厉风的生活也逐渐平静而充实。他知道,自已的路还很长,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一日傍晚,厉风在善堂的庭院里散步,看着天边的晚霞,心中感慨万千。这时,孙先生走了过来,笑着说:“厉公子,你看这善堂如今的景象,是不是很有成就感?”

厉风微笑着说:“孙先生,这都多亏了大家的帮助。我只是起了个头,若没有乡亲们、外地商人和您的支持,善堂也不会有今天。我希望这善堂能够一直传承下去,成为这世间的一盏明灯,照亮那些孤儿们的未来。”

孙先生点头表示赞同:“厉公子,你的想法很好。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善堂定会越办越好,你的善名也会流传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