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师门

何雨柱一时呆住。

相比之下,催熟红薯仅可赚些零钱。

而这条条硕大的草鱼,

其盈利之巨,令人叹为观止。

“必须另寻途径,”何雨柱心想。

销售红薯利润微薄,于是决定夜间开垦农场,

试验栽种中草药,以探求新的增值可能。

说到这草鱼,

灵感一闪:对啊,为何不想想丰泽园呢?

自已毕竟是丰泽园的一名学徒工,师傅张卫国还是大厨,

园内每日需大量活鱼,需求稳定而充足。

思绪至此,何雨柱已无法按捺,立刻退出小天地,

蹬上自行车,向丰泽园疾驰而去。

“师弟,你终于回来了,家里的问题解决了吗?”

一入职场,

师兄刘龙即刻从厨房的白色帽子下抬起头,

今年二十五岁,老实人一枚。

何雨柱前一日突告急假,声称家中变故,此刻返工令师兄颇感欣慰。

师傅张卫国手握抹布拭手,

见到爱徒归来,急忙关切问:“柱子,家里的状况怎么样了?你爸的线索找到了吗?”

何雨柱简略叙述了昨日报案后,在警察协助下找到有意抛弃他们兄妹的父执之事。

听到这一幕,

张卫国和刘龙义愤填膺。

“怎可这样做!为了一个孤身妇女就要舍弃你,简直不像是当爹所为。”

“事情解决如何?是否需要我的帮忙?”

作为师徒,师徒之情深厚且真挚,

尤其是在了解到何雨柱天资出众之时。

刘龙同样表现出无比的热情和支持:“兄弟,你与师父亲密如同家人,任何家庭琐碎都别闷在心里,告诉我或师傅一声就好。”

面对张卫国和刘龙的深切关怀,

何雨柱不禁心生温暖。

回想之前,受秦淮如影响与两位良师断绝联络的行为确实愚蠢。

现世,这种深厚的师徒情感尤为珍贵。

前世中,无论是师傅张卫国还是师兄刘龙待已真诚无比,

尤其在何大清离开之际,亦不曾间断过援助他和他的姐姐。

若非他们的支持,

这几年的生活定会极其艰难。

思至此处,何雨柱心中既感激又庆幸。

所幸一切皆有机会重来。“警局那边已经协助解决了,我同意了我爸离开的前提是他必须把房子过户给我,并每月支付十万元生活费。”

“当然,这生活费是给我妹妹的,现在的我,靠自已也能养活自已。”何雨柱如是说道。

得知何雨柱居然让何大清将房产过给了自已,师父张建国不禁露出惊讶之色。

“你还真敢想敢干,小伙子有出息。”师父赞道,语中带着些许赞赏。“年纪轻轻就有这样的主见。”

师兄刘龙随即补充:“确实,师弟,这么做不错,真是成熟了不少啊。”

提到何雨柱的父亲离家之事,张建国的目光温柔下来:“你的事情我知道,凭你的手艺,努力学习,争取早日成为二厨吧。料理就像做人一样重要,照你的资质,未来当大厨不成问题,指不定不久就能上国宴的席面。”

说话间,张建国的眼神满是对 的鼓励与期盼。

这时,张建国提议:“来,动手做个菜给师父看看,瞧瞧你这小子的进步程度。”

何雨柱原计划借机向张建国提出辞职一事,未曾想竟被安排展示厨艺,心里难免泛起苦涩。

还没等他开口说明情况,师兄刘龙及几位同事便已积极响应起来:“没错,柱子,展现一下新学的手艺给我们瞧瞧。”

“是啊,听说你这些天经常练习,必定有所长进了。”

面对众人高涨的热情,何雨柱虽感无奈,但也只好答应下来:“好吧,那我就尝试一下,今天就做个简单的炒鸡蛋好了,请师父和师兄们点评。”

听到何雨柱选择炒鸡蛋,张建国及同伴们的反应略显意外:“柱子,师父今儿考考你的功夫,你起码得准备点拿得出手的菜肴啊,比如东坡肘子、麻婆豆腐、宫保鸡丁等……炒鸡蛋似乎太寻常了吧。”

这时,店内的经理柳先生恰好路过听见此言,不禁笑道:“在外人眼中,炒鸡蛋可能是最简单的,但在高手眼里,这却是一门大学问。”

话音未落,何雨柱已经开始行动起来,熟练地取过一只碗,破壳入蛋,动作连贯。

“哎,就是炒个鸡蛋还有这么多讲究?”看到何雨柱的动作后,柳先生颇感不解。

在旁人看来普通的步骤中蕴藏的奥秘,引起了众人的好奇心,连一向苛刻的张建国也屏息凝视。

“炒蛋要好,必须追求香、松、嫩、滑。其中最关键的是让蛋液充入充足的空气,与制作海绵蛋糕原理相似。”何雨柱轻笑着介绍道。

随后,在众人半信半疑的目光注视下,他从容不迫地点燃炉火,加热锅具,并先倒入一层底油随即倒出。

“掌握火候极其重要,一句话,避免使用沸腾的高温油,一旦太热,蛋就失去了原有的细腻。”说罢,调节火力至适宜温度,并向刘师兄寻求协助。

“师兄,劳烦你一下。”刘师兄没有多问,直接把碗递给了何雨柱。

接着,只见何雨柱巧妙地沿着锅边缘缓缓浇下一圈蛋液,大约十多秒后……

用铁锹轻轻翻起已经成块的蛋液,接着小心翼翼地转移到了精致的瓷盘中。乍一眼瞧去:

这鸡蛋如同层层叠叠的云朵般呈现,周围缭绕着袅袅的白烟。一股清新而淡雅的香气在空中弥漫开来,正是新鲜鸡蛋独有的香韵。仅看样子、仅闻香味,便足以看出这手艺之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