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8 章:基层发声破困局---

苏然看着那些仍对方案持观望态度的员工,心里明白,光靠在高层会议上据理力争是不够的,要想让方案顺利推行下去,还得争取基层员工们的支持才行。毕竟,方案最终的实施是要靠大家齐心协力的,而且只有让基层员工真正认可了,才能证明这方案确实是对大家都有益处的。

这天,苏然早早地来到了公司,先是去了业务部门所在的楼层。一进去,就看到办公室里一片忙碌的景象,电话铃声、键盘敲击声、同事们交流的声音交织在一起。他径直走向了一位叫刘姐的老员工,刘姐在公司已经工作了好些年了,为人热心,在基层员工里挺有威望,大家有什么事儿都爱找她商量。

苏然走到刘姐的工位旁,微笑着打招呼道:

“刘姐,忙着呢呀。”

刘姐抬起头,看到是苏然,也笑着回应:

“哟,小少爷,你怎么有空到我们这儿来啦?”

苏然拉过旁边的椅子坐下,轻声说:

“刘姐,我今天来啊,就是想跟您好好聊聊我那个改进方案的事儿。我知道现在公司里有些不同的声音,可我觉得大家可能还没太了解这方案具体能给咱们带来什么好处呢。”

刘姐好奇地问:

“哦?那你快给我讲讲呗,我也正想知道呢,这方案听着挺复杂的呀。”

苏然点点头,耐心地解释道:

“刘姐,您看啊,就说这电子签名系统吧,现在咱们每次文件签字盖章,都得拿着文件跑来跑去的,有时候领导不在,就得等好久,多耽误事儿啊。要是有了电子签名系统,您在自已工位上就能把字签了,多方便呀,这不就减少您奔波签字的辛苦了嘛。”

刘姐一听,眼睛亮了一下,说:

“哎呀,听你这么一说,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儿呢,每次为了签个字,我这腿都快跑断了。”

苏然接着说:

“还有那个内部信息管理平台呀,现在各部门之间传递信息,基本都是靠人工口头传达或者发邮件,经常会出现信息偏差,有时候还会延误工作呢。有了这个平台,大家就能及时获取准确的指令了,工作效率肯定能提高不少,而且效率高了,绩效奖金不也就跟着多了嘛。”

刘姐赞同地连连点头,说:

“是啊,确实经常会出现信息传达不对的情况,闹出过不少误会呢。小少爷,你这方案想得还挺周全的呀。”

这时候,旁边几个年轻的员工也凑了过来,其中一个叫小李的年轻小伙子,性子直爽,大大咧咧地说:

“苏然哥,我觉得这方案是挺好,可万一这电子签名不安全,被别人冒用了可咋办呀?我听说网上那些黑客可厉害了呢。”

苏然看着他,笑着解释道:

“小李,你这个顾虑很正常,不过咱们这个电子签名系统采用的是目前很先进的加密技术,就跟银行的网上交易系统似的,有多重防护呢。而且公司也会定期请专业的安全团队来检测维护,黑客想要攻破那是极其困难的,安全方面肯定是有保障的呀。”

另一个员工小王也说道:

“那这信息管理平台,咱们得花多长时间去学怎么用啊,会不会很难啊,别到时候还没现在方便呢。”

苏然耐心地回应:

“刚开始可能是需要花点时间去熟悉一下,不过平台会设计得很人性化,操作也不难,而且公司会组织专门的培训,到时候大家跟着学一学,很快就能掌握了。等熟练了之后,你们就会发现它比现在的方式方便太多了呀。”

和业务部门的同事们聊完后,苏然又来到了车间。车间里机器轰鸣,工人们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苏然找到了车间的班组长张哥,张哥是个实在人,干活儿特别踏实,手底下的工人都很服他。

苏然拍了拍张哥的肩膀,大声说:

“张哥,忙着呢啊,我来跟您唠唠我的那个方案呀。”

张哥停下手里的活儿,笑着说:

“哎呀,苏然啊,你这方案我也听说了,就是不太明白到底咋回事儿呢。”

苏然提高声音,好让张哥在嘈杂的环境里听得清楚:

“张哥,您想啊,现在咱们车间要是有个内部信息管理平台,上面能实时更新生产任务、物料情况这些信息,您就不用每次都挨个去问、去核对了呀,直接在平台上一看就全知道了,这不就能更合理地安排工作了嘛,效率肯定蹭蹭往上涨啊。”

张哥挠挠头,想了想,说:

“嗯,听你这么一说,倒是挺方便的,可这平台要是出故障了,那不得耽误生产了呀?”

苏然赶忙说:

“张哥,这平台会有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维护的,而且还会有备用方案,就算出现故障了,也能很快解决,尽量不影响正常生产呢。再说了,它带来的好处可比那点小风险大多了呀。”

张哥笑了笑,说:

“哈哈,你说得也有道理,只要能让咱干活儿更省心,那确实是好事儿啊。”

在车间里,苏然还跟其他工人们聊了起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问着问题,苏然都一一耐心解答,他的真诚和热情让不少工人开始对方案有了新的认识,觉得这确实是个能给大家带来便利的好方案。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苏然几乎走遍了公司的各个部门,和基层员工们深入交流,慢慢地,越来越多的员工开始认可他的方案了。

终于,到了员工代表大会这天,会议室里坐满了各个部门推选出来的员工代表。苏然坐在台下,心里有些紧张,毕竟这次大会对方案能不能再次审议通过起着很关键的作用呢。

大会开始后,先是几位领导发言,然后主持人说:

“接下来,咱们有请员工代表们说说对公司近期一些事务的看法和建议吧,大家有什么想说的都可以畅所欲言啊。”

话音刚落,业务部门的刘姐就站了起来,她清了清嗓子,大声说:

“各位领导、同事们,我想说说苏然小少爷提出的那个改进方案。刚开始啊,我跟大家一样,也有些顾虑,觉得这新东西靠不靠谱啊。可是后来苏然亲自来跟我们解释了方案的细节,我才发现这方案真的是为咱们着想的呀。就拿电子签名那事儿来说,咱们平时为了签个文件,楼上楼下地跑,多浪费时间啊,有了电子签名系统,能省不少事儿呢。还有那个信息管理平台,能让咱们各部门之间沟通更顺畅,减少那些因为信息不对等造成的麻烦。我觉得这方案挺好的,要是能实施,对咱们大家都有好处,我支持这个方案!”

刘姐的话一说完,台下不少员工代表都纷纷点头,还有人小声附和着:

“是啊,刘姐说得对,确实是这么回事儿。”

接着,车间的张哥也站了起来,他瓮声瓮气地说:

“我也来说两句啊,我在车间干活儿这么多年了,最知道信息及时准确有多重要。这方案里的那个信息管理平台,要是真建起来了,咱们在车间就能第一时间知道生产任务的变化、物料够不够这些情况,干活儿都能更有条理了,效率肯定能提高,我也支持这个方案!”

随着一个又一个员工代表站起来表达对方案的支持,现场的气氛越来越热烈,大家都在说着方案实施后能给自已的工作带来的便利,以及对整个公司发展的好处。

坐在台上的几位高层领导看到这一幕,也都有些惊讶,他们没想到苏然能这么快就争取到这么多基层员工的支持。

苏宇坐在角落里,脸色阴沉,心里别提多生气了,他小声嘀咕着:

“哼,这苏然还挺有手段的,居然让这么多人都帮他说话了。”

旁边他的一个跟班小赵也说:

“宇少,这可咋办呀,看现在这架势,这方案怕是要通过了呢。”

苏宇瞪了他一眼,说:

“急什么,还没最后定呢,咱们再想想办法。”

会议结束后,苏然走出会议室,心里松了一口气,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时候,小李跑过来,兴奋地说:

“苏然哥,太棒了呀,今天大家都这么支持你,这方案肯定能通过了。”

苏然笑着说:

“还没最后确定呢,不过确实多亏了大家的认可呀,这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

刘姐也走过来,笑着说:

“小少爷,我就说你这方案好,肯定行的,你可得继续加油啊。”

苏然感激地看着刘姐,说:

“刘姐,谢谢你啊,要不是你们支持,这方案还不知道要费多少周折呢。”

而另一边,苏宇气呼呼地回到自已办公室,把门“砰”地一声关上,坐在椅子上生着闷气。过了一会儿,小赵敲门进来了,小心翼翼地问:

“宇少,接下来咱们怎么办呀?”

苏宇皱着眉头,思索了一会儿,说:

“先看看情况再说吧,哼,我就不信他苏然能一直这么顺风顺水!”

小赵无奈地点点头,说:

“那也只能这样了,宇少您先消消气吧。”

苏然心里清楚,虽然现在有了基层员工的支持,方案有了再次审议的机会,但后面肯定还会有不少阻碍,不过他已经做好了准备,无论如何都要让这个对公司有益的方案顺利推行下去。

这时候,苏然的手机响了,是研发部的一位同事打来的,对方在电话里说:

“苏然啊,听说今天员工代表大会上大家都很支持你的方案呢,真是太好了呀。不过我这边又重新梳理了一下方案里涉及到咱们研发这边的一些技术问题,你什么时候有空,咱们再一起探讨探讨呗,看看还有没有需要完善的地方呀。”

苏然连忙说:

“好啊,谢谢你啊,我这两天抽时间就过去找你,咱们再好好研究研究。”

挂了电话,苏然看着前方,眼神坚定,他知道,接下来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呢,不过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他对身边的小李说:

“小李,走,咱们回办公室,还有好多事儿等着咱们呢。”

小李应了一声,跟着苏然快步走去,嘴里还说着:

“苏然哥,我觉得只要咱们坚持,这方案肯定能成,那些反对的人最后肯定也得认可呢。”

苏然笑了笑,说:

“嗯,希望如此吧,不过不管怎么样,咱们尽力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