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浮肿的蛤蟆

贾东旭因喝了大量冷水,腹部胀得像一只浮肿的蛤蟆,

被救上来后,嘴中不停地涌出积水。

经过紧急救护,贾东旭总算是逃离了死亡的阴影。

此时秦淮茹站在一旁,虽然面容显得担忧不已,

但细眯的眼神中却透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黯淡光芒。

心底深处,她甚至希望能看到贾东旭淹死的消息成为事实,这样的话,家庭中的负担便会减少一分。

然而令她未曾预料到的是,贾东旭的生命如此顽强,即使深陷入沟渠内,也未曾被水流夺去生命。

面对这样的结果,没有人比贾张氏更为紧张,

眼看着自已的儿子从水中脱身,在经历了连续几次呕吐水份的过程之后安全下来,她的表情逐渐放松了下来。

然而紧接着,贾张氏开始对准傻柱展开无休止地指责。

“傻柱你这个混账!你是存心想让我儿子送命吗?”

对于这一指责,傻柱满面愁容地解释说:“张大妈,您别这样,我是绝不会有伤害您家少爷的意思的,这次的事故确实是出于无心。”

“少给我来这套!我看得清清楚楚,你分明就是想要置我的儿子于死地!”贾张氏怒指傻柱,唾沫星乱溅,“傻柱,我要告诉你,今后我家东旭要是有点三长两短,我第一个找你讨命。如果不是念在今天你借了我们家一百块的情面上,老娘早把你的皮揭下来了,给我儿子要个说法。”

傻柱苦笑了下,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莫非,贾张氏打的是不打算归还这一百块的主意?

傻柱满腹委屈,他在做的事本是件好事,怎会无端变成坏蛋角色?

地排车的车轴突然断了,导致车子无法再前进。

傻柱只得另想办法,于是租了一辆人力三轮车,支付给骑车的师傅五角钱,请他将贾东旭安全送达家中。

“傻柱,这个烂摊子你自已善后吧,我得赶紧回家准备东旭的病榻。”秦淮茹冷冷地扔下这话,紧随人力车后面快速返回家中。

傻柱孤零零地留在路旁,一脸落魄地清理着现场。

他感觉到秦淮茹对自已愈发的不满。

实际上,这种误解让傻柱深感内疚。

然而他无论如何也无法料到,秦淮茹之所以生气,并非因为他车坏了、东旭落水差点淹死;

秦淮茹生气的真实原因竟然是——东旭没有淹死!

……

当贾东旭安全回到家中,

街坊邻里纷纷前来帮忙,最终将无法自理的贾东旭抬回了家。

众人之中,最沮丧的莫过于易中海。

易中海原希望贾东旭未来能够照顾他的晚年生活。但眼下,贾东旭却成了一个废人。

不仅指望不上贾东旭来日供养他老人家,连贾东旭自已的生活都无法自理,吃喝拉撒都需要人照料。

易中海对贾东旭已经彻底死了心,现在只能将养老希望寄托在傻柱身上。

看到院内的邻居大多聚集在自家门前,贾张氏如同戏台上的女伶般,放声痛哭,鼻涕和眼泪一塌糊涂,向众人诉苦说他们日后该如何生活?

她儿子贾东旭可是他们家庭的支柱,全家大小的生活都依靠他。可现在他变成了这样,还不如让全家都饿死好了!!

围观的邻居们面面相觑。

昨晚大家才刚为贾家捐过钱,难道现在又要重新集资?

谁家里都不是 ** 啊!!!

易中海上前劝慰道:“张嫂子,快别哭了,伤了身体更不划算。东旭虽然是事故受伤,但他是钢铁厂的正牌工人,这种事故不可能没有补偿。你可以去钢铁厂找第一车间的赵主任,请求开一张情况说明信,拿着这张信再去财务部门领取东旭的意外伤害补偿金,有了这些补偿金,就能帮你们暂时解解燃眉之急了。”

听了易中海的话,贾张氏眼眸瞬间点亮。

“易大哥,如果我去工厂,能替东旭领回多少补助金呢?”贾张氏紧跟着问道。

易中海略作思索,回应道:“数额不会低于二百块,但应该高于一百五十块。不过最终还是由轧钢厂的财务部门决定。工人们的残疾补助金根据他们的残疾程度分档,详细的情况去轧钢厂的财务室了解就明白了。”

“好,我马上去趟轧钢厂的财务室。”贾张氏显得异常激动地说。

贾张氏向来是个只进不出的“聚宝盆”,特别爱钱。这次听说能从轧钢厂获得赔偿,让她兴奋不已。

秦淮茹突然想起个重要的问题,便问道:“大爷,就算能得到东旭的救助金作为临时缓解,但如果这笔钱用完了,咱们全家人还是会挨饿的啊。”

易中海微笑着安慰她说:“秦淮茹,这你不必担心。等你生下孩子,恢复身体健康后,可以替代东旭去轧钢厂工作。”

要知道,贾东旭在易中海的悉心指导下长达五年之久,直到去年才勉强通过一级钳工考试。他简直可以说是易中海所有徒弟中最不尽人意的一个。然而,在易中海看来,秦淮茹不仅会过日子,做事效率也高,若她接替贾东旭到轧钢厂工作,并由拥有七年资历的易中海亲自传授技术,

相信不久的将来,秦淮茹必定能超越贾东旭的水平。

听此一言,“是吗?大爷,这真是太好了。”秦淮茹满面笑容,感激地说道。

之前,秦淮茹还在忧虑着,贾东旭成为废人之后,家庭将会面临难以克服的困难。但此时此刻,一切都发生了转机!

等孩子平安出生,身体恢复后,她将前往轧钢厂替代丈夫的位置。这样一来,不仅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和每月的收入,还有可能解决家中的户籍问题。

这样一想,秦淮茹顿感轻松不少,内心积压已久的烦恼随之烟消云散。

“没错,我没有必要骗你。”易中海继续补充道:“以往,在轧钢厂发生的工伤中,丧失劳动力的职工家属一般会派出一名具有劳动能力的家庭成员,顶替受伤者的职位。这种情况已经在轧钢厂形成了一项非正式的规定。”

听到这儿,秦淮茹频频点头,表示赞同。“那就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