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猜这里面至少有一个球珠已经磨损坏了。
请找个帮手来,帮维修人员将它卸下来,检查一下情况。”
按照林羽的建议行动,拆开检查后发现确实如此。
这次精准判断让刘班长由衷佩服,他在心里称赞:“主任真是高明,光凭声音就能准确辨认出故障原因,甚至判断到是哪个部位的问题,这种技能绝对超过了我们这里任何一位资深技工。”
刘班长正在忙着监督轴承更换工作的时候,林羽转到了下一道——锻压工作区域。
相较于机械制造环节来说,这里的风险显然更高得多。
许多网络视频中都能见到工人们险些被高速运转中飞出的红热金属棒刺伤的惊险瞬间,即便隔着屏幕也令人感到后怕不已。
这里的工作者个个健硕有力,身体条件极佳。
锻造,通俗地说就是“打铁”
,在早期设备条件较差的时候,全靠师傅们挥动沉重的锤子,在叮叮当当的声音中塑造出各式各样的初步形状。
现在有了冲压机,打铁师傅们的工作轻松了许多。
不过即使这样,仍然有些特殊的初步产品必须人工用大锤击打出来。
提到挥大锤制作零件的粗胚,刘海中无疑是个高手,但这却是他唯一的特长。
按照刘海中的经验和年限,他早就应该升任锻工小组的领头人了,但他的教育水平偏低,并不具备很好的组织与管理能力。
在过去曾有机会任命他为小组长,但一旦成为小组长,他对具体工作的指派变得畏缩,更愿意站在旁边观看别人劳动,不愿亲自动手。
尽管在轧钢车间内没有明确规定,班长可以不直接参加劳作,仅负责分配任务和质量控制,确保安全;但对于小组长来说,则不同——他必须要带头参与一线作业,正如易中海一样。
作为一级钳工、小组长,无论刮风下雨他总是身先士卒。
可惜,当刘海中做了几天的小组长之后,就开始自我放水了,仿佛成为了真正的管理人员。
这种行为导致手下员工的意见很大。
经过多次向管理层投诉后,他被撤销了小组长职位,再次成为普通工友,重新开始了亲力亲为的生活。
这次短暂的“做官”
经历结束后,刘海中再也没有获得晋升的机会。
后来,当他得知林羽来到他们的工序时,立即赶了过来迎接。
“尊敬的林副主任,欢迎您前来视察指导我们的锻工业务。
请放心,在我刘海中负责下,绝对不会发生隔壁车间那样的安全事故。”
刘海中汗流浃背地微笑着向林风保证着。
此时,张班长在一旁出现了,他愤怒地看着刘海中,心中暗想:你这老刘!竟然提前说出了我想说的话,你到底还想让我怎么办呢?
“副主任同志,请允许我们保证,您的指示我们会严格遵守,保证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始终保持安全生产的标准不变,严格防范任何形式的操作失误,彻底避免事故的发生。”
张班长对着林羽坚定地说。
林羽轻轻点头。
“很好。
请注意定期对冲压设备进行维护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潜在的风险。
我对张班长的能力深信不疑。”
林羽赞扬了张班长的表现。
当初林羽接手其母的职业,初入第一生产车间时,险些因为刘老兄的行为而遭受挫折,那时候张班长给予了很多支持。
林羽是个念旧的好人,至今仍感念于心。
随后林羽离开此区域,继续巡查其他生产流程。
随着林羽离去,张班长长长松了一口气。
他瞪了一眼刘海中:“你刘哥,不去好好做工,跑到这儿干什么?难道我们这里还需要你代表向林副汇报工作不成?”
刘海中讪笑道:“张班长大人可能不了解情况啊。
实际上我和林副住在同一个四合院内,而且我们都是前门后户的 ** 坊。
老邻居来了,难道不应该表示一番热情嘛?”
说完这句话,刘海中又开始摆起架子,依仗自已与林羽的私人关系,在张班面前得意洋洋起来。
张班组长冷眼瞥向刘海中,说道:“呦,老刘,原来你和林主任是邻居啊?不过我记得,当初林主任刚刚来咱们车间当锻工时,你还说自已不认识他呢?你还鼓动其他人,把最苦、最累、最危险的工作都推给林主任做。
这事情,你总该没忘记吧?”
刘海中闻言,脸色瞬间变得尴尬起来。
“你在诬陷我!没有这样的事。
张班组长,不要因为你有权,就乱冤枉人。
这不公平。”
刘海中立刻试图为自已开脱,不仅否认事实,还指责张班组长诬告不公。
但张班组长并不打算与他争执下去。
“得了,老刘,咱们一起工作这么久,谁不知道谁呀?”
“今天就不揭你的老底了,快点回去干活吧。”
张班组长挥挥手,催促刘海中回岗位继续工作。
张班组长与刘海中年纪相仿,做事稳重,勤勉努力,从一线工人一步步晋升到了班长的位置。
当年第一次见到林羽时,他就觉察到这个年轻人身上的不同寻常。
那是一种不轻言放弃的精神!
按老工人的话说,就是林羽有股子倔强!
加之林羽无依无靠,与张班组长的孩子年纪相仿,因此张班组长对他格外关心。
看着林羽越来越远的身影,张班组长心中感慨道:
“林羽啊,当初谁能想到你竟能成为我们车间的主任。
还好我当时没有给你为难,跟刘海中、易中海那些人不一样,因为他们个人的恩怨,居然做出了如此不当的行为。”
“从那时候开始,我就看出你不是一个简单的小伙子,你能够容忍所有的艰辛和不公平,把这些当作自已前进的垫脚石,一步一步地提升自已,如今竟然真的成为了我们的车间主任。”
“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是我老张一直信奉的道理。”
下班铃声响起了。
...
一号车间的工人开始整理工作站,准备离开。
而二号车间那边却完全没有要下班的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