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都来捉蝎子了

杨锴的心再次提了起来,毫无疑问,赵国志还是在怀疑他们。

他刚要说话,杨泽民已经开了口:“哦,我是去村南头的破窑洞里捉的。”

“村南头的窑洞?”赵国志有些失望,但没有说什么,只是点了点头:“蝎子有毒,捉的时候可是要小心一点,千万别让它的尾巴蛰到了就麻烦了。”

送走了赵国志,杨锴这才松了一口气。

他并不是怕赵国志,而是不想节外生枝。

要是让赵国志知道那晚上坏了赵国富好事的人是自已,他说不定会把什么账都记在自已头上。

毕竟这一次可是让他们赵家吃了大亏。

赵国富听说要枪毙,赵国勇和几个本家兄弟听说也要判刑。

赵国志虽说不用坐牢,可是他的支书帽子可是白白丢了,这简直就跟要了他的命差不多。

他能不恨自已吗?

而且别看赵国志虽然已经不是村支书了,可他的能量却不容小觑。

这家伙别看整天笑呵呵的,可是做起事来却是心狠手辣,而且背后的能量很大,要不然也不会在龙脖村做了这么多年的支书。

而且这次的事,要是换了别人,估计进去就出不来了。

而他居然能平平安安的从里边出来,就说明一切。

所以,他必须提防赵国志的报复。

幸好,父亲杨泽民的回答没露出什么破绽,这次赵国志应该没有发现什么异常。

自已说的手电筒被人偷走也勉强说得过去,虽说赵国志不一定会信,但他也找不出什么证据。

而赵国志一走,杨泽民就连忙问杨锴:“怎么回事?咱家这手电筒不是你捉蝎子给弄丢的吗,你怎么说是上厕所弄丢的,还说丢了十多天了?”

谢颖翠也是紧张的问:“儿子,你是不是做了什么坏事,怕支书找你?”

杨锴说:“爸,妈,你觉得你们的儿子会做坏事吗?”

谢颖翠连忙摇头说:“儿子,我知道你不会做坏事,可是刚才为什么说谎啊?”

“就是,为啥刚才说谎?”

杨锴说:“爸,妈,你们相信儿子就行,而且你们也知道赵国志他们兄弟几个是什么样的人,所以你们记住,以后谁再问起这些事,你们就按照今天晚上我们说的去说,千万不要说错了知道吗?尤其不要说我去土地庙捉过蝎子。”

老两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神里有些担忧,但都没有再说什么。

杨锴又问:“妈,咱们这几天卖蝎子攒了多少钱了,还差多少凑够那三百块?”

谢颖翠说:“这几天我们卖了二百八十五块了,再差十五块就够了。”

杨锴点点头:“那好,我们今晚上再捉点明天凑够三百块就不捉蝎子了,我去城里施工队去。”说着停了一下又说:“这样,爸,今晚上我一个人去捉就行了,十五块钱不用捉太多蝎子,我一个人足够了。”

杨泽民摇摇头:“还是两个人都去吧,现在蝎子少多了,两个人捉着也快一点。再说了,能多卖一点钱,咱们日子也好过一点。”

杨泽民打定了主意,杨锴也就没再说什么。

下午爷俩就在家睡觉,晚上天色刚黑,就和往常一样,一起出了门。

依旧是杨泽民去村南头的窑洞那儿捉,而杨锴则是去了村东头。

和平时不一样,杨锴一出门就感觉好像有双眼睛在盯着自已。

可是扭头四下寻找,却并不见一个人影。

“没事,应该是心理作用,不用担心的,反正自已又不去土地庙,赵国志找不到什么把柄的。”杨锴这样告诉自已。

而等他来到村头的破房子跟前,却又吓了一跳。

因为他看到,那几间破房子里有手电筒的灯光在晃动,而且还不止一道,是好几道。

走过去一看,好几个,都是自已村里的人,一个个都拿着手电筒,提着小坛子,拿着筷子在墙缝土坯缝里翻呢。

不用问,这都是来捉蝎子的。

看来,自已捉蝎子卖钱的事还是被人戳破了,这下好了,一下子来了这么多捉蝎子的。

这么多人还怎么捉,杨锴只能扭头再找别的地方。

可是还没走呢,有人就看到他了:“那不是小锴吗?小锴,听说你这两天天天捉蝎子拿城里去卖,怎么样,是不是这蝎子的价格很贵?一只能卖多少钱?挣钱吗?”

其他人也都呼啦一下围了上来,都想从他这里听到答案。

既然都知道了,杨锴自然也没法再隐瞒下去,他实话实说,都是村子里的乡亲,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他可以瞒着,但不能骗人。

“二伯,这蝎子的价格确实很贵,一斤二十多块钱呢,可就是蝎子不太好捉,一晚上捉不了多少。而且这蝎子可是有毒,你们捉的时候小心一点,千万别让蝎子蛰到了。”

大家一听一斤蝎子居然能卖二十多块钱,顿时那个兴奋啊,要是一晚上能捉到一斤蝎子,那可比辛辛苦苦在地里干几个月的庄稼活都强。

有这么好的好事凭啥不干?

不但要干,还要拉着全家人都来干,这哪里是蝎子啊,分明就是金子。

于是呼啦一下,几乎全村老少都开始捉蝎子了。

不过这样一来,捉蝎子的人多了,每个人捉到的蝎子自然就少了。

别的不说,杨锴和杨泽民两个人平时一晚上最少也能捉到三四百只蝎子的,结果今天晚上捉到半夜也只捉了一二百只。

而他们还是捉蝎子捉出了经验的,其他人因为是第一次捉,虽说是全家出动,但没有经验,所以捉到的蝎子比他们还要少。

甚至还有不少人蝎子没捉到几只,反而被蝎子给蛰到了手,弄的手指头都肿起来老高,疼的钻心。

而杨泽民也很不幸的被蝎子蛰了一下,手指都成黑的了,回到家还疼的直吸溜。

杨锴不敢怠慢,赶紧让母亲谢颖翠用针把父亲手指里的毒刺挑出来,然后清水冲洗,最后又到村里诊所用碘伏擦了擦。

但饶是如此,直到第二天,杨泽民的手指依然肿的跟小萝卜一样,明晃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