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观摩课”很成功,看到杨锴用通俗易懂的方法,把几个同学在课堂上很难听懂的知识轻松化解,让他们很容易就理解了书本上的知识,还用很简便的方法解开了课堂上解不开的难题,两位同学的家长不停满意的点着头,对身边的彭淑琴说:“彭姐,这孩子谁家的,太厉害了,这知识,我看比学校的老师都厉害。”
“是啊,刚才那几道题,我家小涛在学校问老师,老师都讲不明白的,可是到了这里,这么快就讲得清清楚楚的。”
“刚才来的时候我还犹豫呢,问孩子是让谁来辅导的,他说是他班的同学,还是戳了学的,我就心想这不是开玩笑吗?哪有辍学的给上学的辅导功课的,结果这一看,我算是服了,没啥说的,这辅导我一定要报了。”
“是啊,这孩子可真是个天才,他怎么就退学了呢?太可惜了,太可惜了。对了,彭姐,你是怎么发现他的,太了不起了,你家依然这段时间肯定跟着沾了不少光吧?我听孩子说,你家依然这段时间成绩提高了好多,原本和他成绩差不多的,这次考试总分都比他高了一百多分呢。”
……
彭淑琴听着两个孩子妈妈羡慕的声音,心里也是美滋滋的。
经过这堂教学课,杨锴一下子就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信服,家长们马上就询问了辅导班的开课时间和收费情况。
这个之前杨锴和章依然章志国都商量过了,开课时间是放寒假之后前十天,然后从初五到正月十四这十天,一共是二十天,中间过年那几天大家都放个假。
至于开学以后还要不要开辅导班,杨锴还没有做决定。因为到那时天慢慢就要暖和了,工地也要开工,他到时候需要看看工地的情况再做决定。
至于费用,章志国给的建议是每个孩子收三十块,这个费用虽然听起来有点高,几乎相当于一个普通职工一个月的工资了。但对于都想提高孩子成绩的家长来说,都愿意负担。毕竟遇到一个有能力的老师不容易,而他们孩子读了这么多年的书,难得的高考近在眼前,这几十块钱他们愿意花。
而家长们听说他还要到工地上打工,都是吃惊的不得了,也在心里越发佩服这个自强独立的大男孩了,他们纷纷劝说杨锴,一定要把这个辅导班办下去,哪怕费用再高一些他们也会支持的。
杨锴并没有马上给出答案,虽然家长们的热情是真的,但对于他来说,辅导班只是暂时的一个过渡,他有更宏大的目标,而工地虽然累一些,但无疑比辅导班更容易接近他的目标。
所以他只是告诉家长们,开学以后的事情到时候再说,现在他还无法作出决定,不过请他们相信,在这寒假的二十天辅导时间里,他一定让每个人的学习成绩都得到一定的提高,绝对对得起他们的信任和托付。
最后定住了五个名额,名额不能过多,多了就会影响辅导效果,杨锴不想仅仅为了挣钱。
现在离放寒假还有三四天的时间,杨锴就趁着这段时间先回了家。
一是回去告诉父母一声,免得他们为自已担心。
第二还是担心赵国志,怕他会做出危害父母的事。
村头依然坐着不少闲人,在一起闲谝侃大山,杨锴只是打了个招呼就匆匆回了家。
杨泽民和谢颖翠两个都在家,看见儿子回来谢颖翠很高兴:“儿子回来了,正好,你姥爷捎信儿让我回家一趟呢,我正愁着你爸跟我回去不顶用呢,你回来了就陪妈回去一趟。”
“回姥爷家?”杨锴顿时眉头皱了一下:“他有什么事吗?小舅的婚礼不是年后的吗,他这时候要你回去干什么?”
谢颖翠说:“那还用问吗,肯定还是要钱呗。上次不是要钱买自行车我没答应吗?这次肯定还是为了这事。到时候你就帮妈顶住,你爸他不行,就全靠你了。”
杨锴也知道杨泽民嘴笨,而且软弱,要是谢老奎逼着要钱他肯定会妥协,所以自已跟着去确实比他去要合适,就点点头说:“行,那我就陪你走一趟。”
路上,杨锴给谢颖翠说了自已过两天还要再去县城待几天的事儿,谢颖翠疑惑的问:“还要出去?儿子,这都快过年了,你还出去干什么,不如就留在家好好休息两天,这段时间你在工地上干活都累坏了,妈好好给你做点好吃的补补。”
“不用,妈,你儿子没那么娇气,再说了,我在外边吃的也不差。”杨锴说:“这不是离过年还有一段日子的吗,闲着也是闲着,还不如出去多挣点钱,咱家日子也过得舒坦一些。你就别管了,我那边都联系好了,在那儿再干十天的活儿,到年跟前我就回来了,跟得上过年。”
谢颖翠没办法,只好说:“行,儿子,只要你拿定了主意那就听你的,不过你在外边可千万要小心,注意身体,我和你爸可就你一个儿子,你可不能出什么事。”
杨锴点点头,他知道自已在父母心里的重要性,所以他这两次的事,上次偷袭赵国富救人,还有这次被赵鑫利诬陷进派出所,都没有告诉他们,就是怕他们担心。
来到谢庄的时候已经是快中午了,一进门就见谢老奎蹲在院里的墙根下闷着头抽旱烟,听见动静抬起头看见是他们,眼神里闪烁出一点希望,但很快就一闪而过,反而是哼了一声。
谢颖翠早就知道会是这样的态度,她也没有生气,上前叫了一声:“爹,我和小锴来了,你找我什么事?”
谢老奎把脸扭到一边不说话,屋里的姥姥听见声音赶紧出来:“颖翠,你来了?小锴也来了?快进屋吧。”
谢颖翠看着谢老奎,谢老奎只是抽旱烟,不说话。
还是姥姥没办法,叹了口气说:“颖翠,今天叫你来,也是没办法,还是因为自行车的事儿。你弟弟三石那对象说了,一定要买自行车,要是不买自行车的话这婚就不结了。可一辆自行车快二百块钱呢,我和你爹上哪弄这二百块钱啊,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