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77 章:环保压力---

随着工厂的不断发展与壮大,环保问题如同一座沉甸甸的大山,突然压在了陈宇的肩头。新的政策法规对工厂的环保要求愈发严格,若不及时整改,工厂将面临巨额罚款甚至停业整顿的危机。

陈宇站在工厂的院子里,望着那几座烟囱冒出的浓烟,眉头紧锁。他深知,环保整改已刻不容缓。这时,环保部门的工作人员小赵前来送达整改通知。小赵一脸严肃地说:

“陈老板,这是环保整改通知书。根据最新的环保监测数据,你们工厂的废气、废水排放均未达到国家标准,噪声污染也有些超标。按照规定,你们必须在三个月内完成整改,否则将面临严厉的处罚。”

陈宇接过通知书,认真地看了看,无奈地叹了口气:

“小赵,我知道了。我们一定会尽快整改,只是这整改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时间,还希望你们能多给些指导和支持。”

小赵点点头:

“陈老板,我们也希望你们能顺利整改。在整改过程中,如果有任何技术问题,可以随时联系我们。不过,时间紧迫,你们得抓紧行动。”

小赵走后,陈宇立刻召集了工厂的管理层和技术骨干开会。会上,技术部的老钱率先发言:

“陈老板,要解决废气排放问题,我们得安装先进的废气处理设备。目前市场上有几种比较成熟的设备,像活性炭吸附装置、布袋除尘器和湿式脱硫除尘器等。不过,这些设备的价格都不低,而且需要专业的人员进行安装和维护。”

生产主管老孙接着说:

“废水处理也不容易。我们现有的污水处理系统比较简陋,要达到新的标准,得重新建设一套更完善的处理设施,包括增加生物处理单元、深度处理设备等。这不仅涉及到场地改造,还需要大量的管道铺设和设备调试工作。”

陈宇沉思片刻后说:

“钱工,孙主管,我知道这是个大工程。但不管困难多大,我们都必须完成。你们先去做个详细的整改方案,包括设备选型、预算编制、施工进度安排等。资金方面,我会想办法解决。”

在寻找环保设备供应商的过程中,陈宇结识了一位资深的环保专家李教授。李教授在参观了工厂后,提出了一些宝贵的建议:

“陈老板,你们工厂的环保问题虽然比较严重,但只要合理规划,还是能够解决的。在废气处理方面,我建议采用组合式的处理工艺,将多种设备的优势结合起来,既能提高处理效率,又能降低成本。比如,先用布袋除尘器去除大部分的颗粒物,再用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有机废气。对于废水处理,生物处理是关键,要选择适合你们工厂废水水质的微生物菌种,这样才能确保处理效果。”

陈宇感激地说:

“李教授,您的建议太及时了。只是这微生物菌种的选择和培养,我们不太懂,还得请您多帮忙。”

李教授笑着说:

“没问题,我可以帮你们联系一些专业的菌种供应商,并且指导你们进行培养和驯化。不过,这都需要一定的费用和时间。”

在整改工程施工期间,又遇到了新的问题。由于场地有限,新的环保设备安装位置与原有的一些生产设施发生了冲突。施工队负责人老王找到陈宇,焦急地说:

“陈老板,这设备没法按原计划安装了,得调整生产布局。可这一调整,会影响生产进度啊。”

陈宇看着图纸,思考了一会儿说:

“王师傅,生产进度肯定会受影响,但环保整改不能耽误。你先按照新的布局方案施工,我去和生产部门协调,尽量减少对生产的影响。”

陈宇来到生产车间,向工人们解释了情况:

“兄弟们,现在环保整改是我们工厂的重中之重。为了安装新的环保设备,我们得调整生产布局,这可能会让大家的工作变得有些不方便,生产进度也会慢一些。但这是为了我们工厂的长远发展,希望大家能理解,克服一下困难。”

一位老工人老张站出来说:

“陈老板,我们都知道环保的重要性。您放心,我们会配合的,大不了多加点班,把进度赶回来。”

陈宇感动地说:

“谢谢大家,有你们的支持,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度过这个难关。”

经过两个月的紧张施工和调试,环保整改工程终于接近尾声。陈宇再次邀请环保部门的小赵来工厂进行预验收。小赵在检查了各项环保设施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陈老板,你们做得很不错。废气、废水排放都达到了标准,噪声污染也得到了有效控制。只要再完善一些细节,通过正式验收应该没问题。”

陈宇松了一口气:

“小赵,这都多亏了大家的努力和专家们的指导。我们一定会把细节做好,确保顺利通过验收。”

看着焕然一新的环保设施,陈宇心中充满了感慨。他知道,这不仅是为了满足政策要求,更是为了工厂的可持续发展和对环境的责任。

陈宇对身边的老钱说:

“钱工,这次环保整改虽然不容易,但也让我们看到了工厂发展的新方向。以后我们要更加注重环保,把绿色生产理念融入到工厂的每一个环节。”

老钱点头称是:

“陈老板,您说得对。这是大势所趋,我们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