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雪阁的山风裹着寒意,卷过战场残雪。楚月将最后一名刺客的衣襟翻起,露出臂上暗红色的刺青——一只展翅的夜枭。墨轩蹲下身,指尖轻抚那枚令牌,神色凝重。
“这是九幽门早期的标记。”他低声说,“看来他们确是余党。”
楚月收起令牌,站起身来,望向远处雾气缭绕的山林,“但真正的首领还未现身,这些人只是先遣试探。”
墨轩点头,挥手示意侍卫清理战场,同时派人押送俘虏回城。马蹄踏破寂静,队伍缓缓启程。
回程路上,楚月始终低头思索,脑海中反复浮现昨夜医馆师父留下的信件内容:“小心玉佩,它不只是御赐之物。”
她摸了摸怀中的玉佩,纹理温润,却隐隐透出一丝不安。
回到王府书房己是深夜。墨轩命人将俘虏关入府中密室,亲自提审。楚月则坐在案前,铺开纸张,开始整理所有线索。
“昨晚的袭击太过仓促。”她边写边道,“像是故意让我们发现他们的存在。”
墨轩放下手中茶盏,“你是说……他们在引我们去某个地方?”
楚月抬头看他,“不排除这个可能。霜雪阁虽是旧址,但如今己荒废多年,他们不可能长期藏身于此。”
墨轩沉吟片刻,“你怀疑还有别的据点?”
“至少一个。”楚月点头,“而且,很可能就在京城附近。”
两人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出相同的判断:这场战斗远未结束。
翌日清晨,朝堂之上,皇帝召集群臣议事。墨轩与楚月站在殿前,将昨夜之事一一禀报。
“霜雪阁一战,确认九幽门余党仍在活动。”墨轩语气坚定,“若不及时剿灭,恐再生祸乱。”
众臣议论纷纷,几名老臣皱眉道:“殿下,九幽门己被重创,余党不过乌合之众,何须大动干戈?”
楚月上前一步,目光扫过众人,“诸位大人可还记得庆功宴上的刺杀?他们能在皇宫之内动手,说明早己渗透朝廷内外。若不斩草除根,后患无穷。”
皇帝沉默良久,终是开口:“朕准你们继续追查。”
大臣们虽有异议,但也无人再敢多言。
退朝后,墨轩与楚月回到王府,立刻召集心腹幕僚,开始分析俘虏供词。
“根据俘虏交代,”一名属下呈上记录,“他们最近接到命令,要配合一批新加入的成员,在京城内策划一场针对重要人物的行动。”
楚月接过供词细看,眉头越皱越紧,“目标是谁还不明确,但时间应在七日内。”
墨轩立即下令:“封锁城门,加强巡查,务必在他们动手前找出蛛丝马迹。”
楚月却摇头,“不能打草惊蛇。我们需要更准确的情报。”
墨轩看向她,“你的意思是……”
“我需要见一个人。”楚月低声道,“能提供内部消息的人。”
墨轩瞬间明白她的意思,“你是说……那个叛逃的九幽门副使?”
楚月点头,“他在三年前背叛组织,躲入民间。若能找到他,或许能得到更多线索。”
墨轩当即安排人手查找此人下落,同时让楚月着手整理现有资料,试图拼凑出完整的行动计划。
三日后,墨轩带回消息:“人在西郊一处废弃药铺。”
当夜,二人换上便服,悄然前往西郊。
药铺破败不堪,门前杂草丛生。墨轩轻轻推开木门,屋内漆黑一片,只有一盏孤灯摇曳。
“我知道你们会来。”一道沙哑的声音从角落传来。
楚月循声望去,只见一名中年男子靠墙而坐,面容憔悴,左臂空荡荡的袖管随风飘荡。
“你就是当年的九幽门副使?”墨轩问。
男子苦笑,“现在只是个废人罢了。”
楚月走近几步,“我们需要情报。”
男子抬头看了她一眼,眼神复杂,“你们以为抓到几个小喽啰就能断绝九幽门?”
墨轩冷声道:“你知道什么就说。”
男子沉默片刻,终于开口:“他们没死,真正的首领还在幕后操控一切。这次的目标……是太子。”
楚月心头一震,“哪个太子?”
“东宫那位。”男子低声说,“他掌握着一份密档,关乎皇族隐秘。九幽门想借此动摇根基。”
墨轩脸色骤变,“此事必须立刻告知陛下!”
男子却摇头,“来不及了。他们己经在宫中安插眼线,行动就在这两日。”
楚月迅速分析局势,“我们必须设法阻止。”
男子忽然咳嗽起来,面色苍白,“我帮不了你们太多……但还有一条线索。”
墨轩追问:“什么线索?”
“他们最后一次联络,是在城南的绣坊。”男子喘息着,“那里有个暗格,藏着一张地图。”
楚月立即记下地点,“谢了。”
男子虚弱地笑了笑,“别谢得太早……你们还没意识到,最大的危险不是来自外面,而是……宫里。”
话音落下,他的头缓缓垂下,呼吸停止。
楚月上前探了探鼻息,叹息一声,“走吧。”
二人连夜赶回王府,调集人手前往城南绣坊。
绣坊外表寻常,实则戒备森严。墨轩安排暗卫在外围布控,自己与楚月潜入其中。
果然,在一间不起眼的绣房里,他们找到了那个暗格。里面是一张泛黄的地图,标注着几处关键地点。
“这些地方……”楚月指着地图,“都是朝廷重臣的宅邸。”
墨轩眯起眼睛,“他们要在同一时间发动袭击。”
楚月迅速翻阅地图背面的文字,突然停下,“这里写着一句话——‘时机己至,血染朱门’。”
墨轩握紧拳头,“不能再等了。”
他们立刻返回王府,将地图呈递给皇帝,并建议立即加强防卫。
皇帝震怒,下令全城戒严,同时召各大臣入宫议事。
然而,就在他们准备进一步部署时,一名侍卫匆匆闯入书房。
“殿下、楚姑娘,不好了!太子失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