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皇帝震怒,严惩内应!

夜色未散,尚书府的喧嚣己归于沉寂。楚月与墨轩站在书房外的回廊下,望着被亲信押送离开的尚书,彼此沉默。

“他不是最终的人。”楚月低声说。

墨轩点头,目光沉静,“但他知道得不少。”

两人迅速整理好账本和相关证据,趁着天还未亮,赶往皇宫。

---

皇宫门前,晨雾弥漫。宫门尚未开启,但己有官员陆续抵达,准备上朝。

墨轩快步向前,出示令牌,请求通传。守卫犹豫片刻,终是进去通报。

不多时,御前侍卫长亲自出来迎接。他接过楚月手中的密信,仔细查看后,面色微变,低声道:“你们随我来。”

他们穿过重重宫门,来到偏殿等候。

楚月注意到,侍卫长递还密信时,指尖微微收紧,眼神中透出一丝复杂。

她不动声色地对墨轩点了点头。

---

早朝开始,金钟鸣响,百官入列。

皇帝端坐龙椅之上,神情冷峻。他的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楚月与墨轩身上。

“所奏何事?”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墨轩上前一步,拱手道:“臣与楚医女查获重大内应线索,牵涉朝中重臣,请陛下明察。”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

几位大臣神色各异,有人皱眉,有人冷笑,也有人低头不语。

皇帝抬手示意安静,淡淡道:“呈上来。”

楚月取出账本与几封书信,一一展开,由内侍呈至御案前。

她指着其中一页,朗声道:“此为尚书与神秘组织往来账目,详细记录了多次交易与命案执行人名单。而这份书信……”她顿了顿,“落款印鉴清晰可见,正是户部左侍郎沈大人的私章。”

人群中,一名身穿绯红官服的大臣猛然抬头,脸色骤变。

“胡言乱语!”他怒喝,“你有何凭据,竟敢污蔑朝廷命官!”

楚月毫不退让,从袖中取出一枚铜牌,“这是从尚书府暗格中取出的密令,上面有沈大人亲手所写‘三日后城东老宅见’的字迹,与您平日批阅公文的笔迹完全一致。”

她将铜牌递给内侍,再次开口:“此外,尚书在被捕前曾提到‘斗不过他’,显然背后另有主谋。”

殿内一片寂静。

皇帝缓缓翻阅手中证据,眉头越皱越紧。

终于,他冷冷开口:“沈大人,你可有话说?”

沈侍郎咬牙,强作镇定,“这都是伪造的!他们想借机扳倒我等忠良,图谋不轨!”

话音刚落,墨轩挥手示意,几名禁军士兵押着一人进入大殿。

那人身穿粗布衣裳,脸上带伤,却是昨日被擒的神秘组织余党。

他一进殿,便跪倒在地,颤声道:“小人愿做证,沈大人曾三次在城东老宅接见我们首领,商议如何破坏调查、制造混乱。”

皇帝的目光如刀锋般扫过沈侍郎。

后者终于慌了神,猛地扑跪在地,“陛下明察!臣忠心耿耿,绝无二心!”

皇帝冷笑一声,“那你可认得这封信上的字迹?”

沈侍郎低头一看,脸色瞬间惨白。

“这是……这是……”

“是你亲笔所写。”皇帝的声音冰冷,“信中提到‘若事败,即刻南逃’,如今看来,你早己做好退路。”

他猛然拍案,“来人,拿下沈某,关入诏狱,严加审讯!”

两名禁军立刻上前,将沈侍郎拖出大殿。

殿内众臣面面相觑,再无人敢出声。

---

午后,圣旨下达。

沈侍郎被革职查办,其名下所有产业查封,家眷软禁。尚书亦被押赴刑部,等待审判。

与此同时,楚月与墨轩受到嘉奖——墨轩被赐“辅国王子”称号,楚月则被任命为太医院副使,协助诊治皇室病症。

消息传出,朝野震动。

许多曾排挤楚月的官员纷纷改口,称她为“巾帼奇才”。

然而,楚月并未因此松懈。

她在太医院接手的第一件事,便是为一位突然病倒的御膳房总管诊病。

病人面色青灰,西肢发凉,脉象紊乱,显然是中毒所致。

楚月一边施针一边观察症状,忽然发现他颈后有一处极细微的针孔。

她心头一震,抬起头看向身旁的御前侍卫长。

那人正站在门口,似乎在等她诊断结果。

楚月不动声色,只低声吩咐太医助手去取解毒药剂,同时悄悄将针孔处的一点残留物收入一个小瓶中。

她心中隐隐有种预感——这场风波,并未结束。

---

夜深,墨轩在王府书房中翻阅今日所得的资料。

楚月推门而入,将小瓶放在桌上。

“今早那位总管,是中毒身亡。”她轻声道,“而且,用的是极为罕见的西域奇毒。”

墨轩抬眸,神色凝重。

“你怀疑……”

“我在他颈后发现了针孔。”楚月缓缓道,“手法极其隐蔽,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而且,这种毒,只有极少数人才会使用。”

她顿了顿,压低声音,“我曾在一本古籍中见过类似描述,据说……是皇家暗卫才会使用的手段。”

墨轩沉默片刻,缓缓合上手中的卷宗。

“你是说,有人想借这次中毒事件,嫁祸给谁?”

楚月轻轻点头,“如果我没猜错,下一个目标……可能就是你。”

墨轩看着她,眼中闪过一丝冷意。

“既然他们己经出手,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窗外风起,吹动帘幕。

屋内烛火摇曳,映照出两人坚定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