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洒落在金銮殿的琉璃瓦上,映出一片肃穆的金色。宫门前,楚月与墨轩并肩而立,手中捧着封存严密的证据卷宗。昨夜那场对峙虽己落幕,但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守门侍卫通报之后,两人被引至偏殿候旨。殿外脚步声细碎,朝臣们陆续入宫议事,不少人投来或好奇或冷淡的目光。楚月低头整理着袖口,手指无意识地衣料边缘,这是她紧张时的习惯动作。
“别担心。”墨轩低声说道,语气平静却带着安抚,“该来的都会来。”
不多时,内侍高声宣召:“陛下召见!”
二人步入大殿,皇帝端坐龙椅之上,面容沉静如水,唯有眉宇间隐现的阴云,透露出内心的波澜。左右两侧站立的几位重臣神情各异,有人面露讥讽,有人则低垂眼帘,仿佛置身事外。
墨轩率先上前,拱手行礼:“微臣参见陛下。”
楚月紧随其后,亦行了一礼。
皇帝微微颔首:“所奏之事,可是昨日山谷中之事?”
墨轩道:“正是。此事关系国本,微臣不敢延误。”
他将卷宗交予近侍呈上,随即开始陈述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从最初发现神秘组织的蛛丝马迹,到逐步追查至核心区域,再到权臣与首领墨离的真实身份浮出水面,每一步都清晰明了。
楚月适时补充细节,将关键证据一一指出:密信、账目、供词、家谱残页……每一份文件都像是钉在权臣棺材上的铁钉,将其罪行牢牢钉死。
殿内一片寂静,唯闻纸张翻动之声。
待讲述完毕,一名老臣忽然开口:“此事牵涉甚广,还需详查,岂能单凭一面之词便定人死罪?”
“若非确凿无疑,我们不会贸然进宫。”墨轩目光一凝,“陛下可命刑部彻查,若有半点虚假,愿以性命担保。”
另一名大臣冷哼一声:“即便属实,也未必是权臣一人之责。”
“那就请陛下彻查。”楚月接口,声音清亮坚定,“但我们不能因顾虑重重,而放任危害社稷之人逍遥法外。”
皇帝一首未语,此刻终于缓缓开口:“你们所言,朕己尽知。”
他起身走下台阶,负手站在殿中央,目光扫过众人。
“朕登基以来,从未想过竟有此等背叛者藏于朝堂之中。”他的声音不高,却透着压抑的怒意,“辅政多年,恩宠有加,竟敢勾结南疆,图谋不轨。”
他说至此,猛然转身,抬手指向殿外:“传令下去——即刻缉拿权臣及其党羽,查封所有产业,凡涉案者,一概严惩不贷!”
殿内顿时响起一阵低语,几人面色骤变。
“是!”一名武将应声而出,领命而去。
皇帝回身坐下,神色冷峻:“至于你们二人……”他看向楚月与墨轩,“破此案,保江山社稷安定,功不可没。”
墨轩拱手:“为国为民,理当如此。”
楚月亦躬身:“臣不敢居功,只求天下太平。”
皇帝点了点头,随即宣布:“墨轩即日起升任御前参议,协理六部事务;楚月授‘太医院副使’之职,兼掌刑狱医案。另赐府邸一座,金银百两,以示嘉奖。”
群臣哗然,不少人心中暗自揣测:一个出身卑微的女子,竟能得此殊荣?
但无人敢公然质疑皇帝的决定。
退殿后,楚月与墨轩并肩走出皇宫,阳光洒在脸上,却并未让她感到轻松。
“你真的相信,这件事就结束了吗?”她轻声问道。
墨轩停下脚步,转头看她:“你以为呢?”
楚月望着远处巍峨的城墙,眼神复杂:“权臣只是冰山一角,背后还有更多看不见的手。他们或许暂时蛰伏,但迟早会再次浮现。”
墨轩点头:“你说得没错。但至少现在,我们可以让百姓看到,正义并非遥不可及。”
他们继续前行,身后宫门缓缓关闭,沉重的声音仿佛宣告着旧时代的终结。
与此同时,在宫墙一角,一位身着青衫的老者远远望着他们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难以捉摸的情绪。他悄然转身,消失在人群之中。
数日后,朝廷正式对外公布权臣罪状,并举行盛大表彰仪式,以昭告天下。
紫禁城广场上,旌旗猎猎,鼓乐齐鸣。百姓云集,争相目睹两位传奇英雄的风采。
楚月身着绯色官袍,胸前绣着银线医纹,眉眼间多了几分从容。墨轩一身华服,神情依旧沉稳如初。
皇帝亲临现场,亲自颁发赏赐,并发表讲话,盛赞二人忠勇无私、智勇双全。
人群中爆发出阵阵欢呼。
然而就在仪式即将结束之际,一名小吏匆匆跑上台来,在墨轩耳边低语几句。
墨轩脸色微变,随即不动声色地对楚月耳语:“方才传来消息,权臣府中搜出一封密信,提及一处地下据点。”
楚月心下一震:“看来,有些事,还远未结束。”
她抬头望向天际,一只飞鸟正掠过云端,展翅向远方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