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里,一种混合着尘埃、汗水、陈旧纸张和高度紧张神经气息的味道扑面而来,沉重得让人窒息。楼道里安静得可怕,只有匆匆的脚步声和压低嗓门的讨论声。
而最令人心悸的,是食堂门口新挂起的那块巨大的、闪烁着红色LED数字的倒计时牌:
“距离高考:279天”
那个数字,冰冷、无情,每一天都在无情地跳减。它像一个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提醒着所有人:时间,是此刻最奢侈也最残酷的资源。
课桌被重新排列,间隔更小,堆砌的书籍和试卷像连绵的山脉,轻易就能将人淹没。老师们的语速更快,眼神更锐利,每一次随堂测验都如同小型战役,成绩单下发时的气压低得能拧出水来。
宿舍里,连平日里最活泼的俞甜甜(她因频繁请假大班集训小班专调,在校时间锐减),偶尔回来时也带着风尘仆仆的疲惫和掩饰不住的焦虑。
就在这种令人喘不过气的氛围中,开学不到两周,一场更隐秘、也更沉重的压力,悄然降临在年级最顶尖的二十名学生头上。
晚自习结束的铃声刚响过,教室里还弥漫着奋笔疾书的余热。班主任老李低声在讲台上说:“许焕,葛建英,胡天豪,胡大伟跟我去一趟小会议室。张主任找。” 语气不容置疑。
许焕心中咯噔一下。张主任是主抓教学的副校长,平时极少首接找学生谈话。她收拾好书本站起身,和班里另外三个成绩拔尖的同学也陆续被各自的班主任叫走。
小会议室里,窗帘拉得严严实实,灯光惨白。张主任坐在主位,神情严肃,眉头紧锁。分管高三的年级组长和几位资深教师分坐两旁,气氛凝重。
“同学们,今天把大家召集来,是有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需要你们来共同承担!”副校长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沉重,“今年高考,我校文科状元失守,被县西中夺走!这是我校近十年来从未有过的耻辱!”
幕布上适时投影出今年高考的文理科全县排名数据,县西中那个刺眼的文科状元名字像一根针,扎在每个人的心上。
“这对我们今年的招生工作,是极其不利的打击!”年级主任接过话头,语气更加急促,“优质生源是学校的生命线!失去了状元光环,我们靠什么去跟其他学校竞争?靠什么去吸引那些拔尖的初中生?”
他环视着在座的二十张年轻的脸,目光如炬,仿佛要将某种东西烙印进他们的灵魂:“你们,是08届最精锐的尖子!是学校冲击捍卫荣誉的全部希望!尤其是文科前十,理科前十的同学!”
他的目光在几位文科尖子身上停留得更久,“明年,文理状元,必须留在县一中!*这不仅是你们个人的荣耀,更是学校存续发展的关键!是你们对母校的责任!”
“责任”两个字,像两座无形的大山,轰然压在了许焕和所有人心头。会议室里一片死寂,只有空调出风口发出低沉的嗡鸣。空气粘稠得仿佛能拧出水来。
“学校会为你们提供最好的资源!最优秀的老师随时为你们答疑解惑!资料、试卷、信息,优先供应!你们有任何困难,随时提出来,学校全力解决!”副校长的语气缓和了些,带着鼓励,“但关键,在于你们自己!要拿出破釜沉舟的决心!要勇往首前,排除万难!为了学校的荣誉,也为了你们自己的未来,拼了!”
“勇往首前!”年级主任振臂高呼,试图点燃气氛。
然而,回应他的,只有一片压抑的沉默。在座的尖子生们,有人眼神发亮,带着被赋予重任的激动;有人眉头紧锁,感到压力倍增;有人低着头,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角。许焕坐在角落里,面无表情。她看着幕布上县西中文科状元的名字,听着“责任”、“荣誉”、“存续发展”这些宏大的词汇,心中却没有太多波澜。
她理解学校的焦虑。状元是招牌,是吸引生源的金字招牌。招牌倒了,影响的是整个学校的未来。这份“重任”,落在他们这些最有可能登顶的人肩上,似乎理所当然。
她需要顶尖的分数,和“状元”并不冲突。不。状元和每个人的目标都不冲突。
“许焕,”散会后,年级主任特意叫住了她,语气带着格外的期许,“你是我们理科的领头羊之一!物理竞赛也有基础!保持住状态,冲击理科最高分!学校对你寄予厚望!”
“知道了,主任。我会努力。”许焕平静地回答,语气没有任何起伏。
走出行政楼,外面己是华灯初上。晚风吹来,带着一丝凉意,却吹不散心头那份沉甸甸的压力。食堂门口那巨大的“298”依旧鲜红刺目。许焕抬头望着它,又回头看了看那间刚刚散会的、窗帘紧闭的会议室前
她深吸一口气,冰凉的空气灌入肺腑。眼神重新变得沉静而锐利。
学校的期望是压力也是动力。
她不再看那鲜红的倒计时,而是加快了脚步,走向灯火通明的教学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