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省城的房子

省城的新房,在继祖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高校旁边。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粉尘、油漆和水泥的味道。

毛坯的框架初现雏形,的钢筋和粗糙的水泥墙面昭示着这里正经历一场从无到有的蜕变。

许焕和许继祖戴着安全帽,脸上蒙着防尘口罩,站在一片狼藉的客厅中央。父母生意忙碌,新房的装修便落到了刚结束人生大考的姐弟俩肩上——美其名曰“监工”,实则是让他们熟悉新家,也顺便“锻炼锻炼”。

“师傅,卫生间墙砖要按图纸的斜拼来,缝隙对齐,别搞错了。”许焕指着图纸,声音透过口罩显得有些闷,但条理清晰,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认真。几个月前还在题海中鏖战的尖子生,此刻正一丝不苟地研究着瓷砖的色号和铺法。

“还有厨房的电位,”继祖在一旁补充,他手里拿着卷尺比划着,“这里要留个插座,高度按我姐说的来,方便以后用料理机。” 他晒黑了些,但眼神明亮,艺术高中的录取让他整个人都洋溢着自信的光芒。

包工头连连点头,对这对年纪不大却异常沉稳靠谱的“小监工”不敢怠慢。

监工的日子枯燥而琐碎。大部分时间就是守着,看着工人干活,核对进度,处理一些突发的小问题。噪音、灰尘、等待。与高三那种高度紧张、目标明确的战斗状态截然不同,却意外地给了许焕一段珍贵的缓冲期。

午休时间,工人们散去吃饭。姐弟俩摘下口罩和安全帽,坐在堆放着瓷砖的阳台上。阳光穿过未装玻璃的窗框,照亮了空气中飞舞的尘埃。两人脸上都沾着灰,显得有些狼狈,却难得地感到一丝轻松。

继祖从随身的背包里拿出速写本和炭笔,对着眼前一片狼藉的工地和窗外初具规模的城市轮廓,开始随意地勾勒。笔尖划过纸张,发出沙沙的轻响。

“姐,”继祖一边画,一边打破了沉默,“你真的……不后悔吗?不去复读?不去学医了?” 他问得小心翼翼,眼神却带着关切。高考后许焕的平静,他看在眼里,却总觉得那平静下藏着看不见的暗涌。

许焕没有立刻回答。她看着窗外鳞次栉比的高楼,目光悠远。空气中漂浮的尘埃在光柱里旋转、沉浮,像极了那些被焚烧的灰烬,也像她此刻纷乱又逐渐沉淀的心绪。手腕上的手表滴答作响,提醒她时间在流逝。

“后悔?”许焕轻轻重复了一遍,嘴角牵起一个淡淡的、带着释然的弧度,“说不遗憾是假的。学医……救死扶伤,是我真心想做的事。尤其爷爷那次生病,那种感觉更强烈。” 她顿了顿,声音平静下来,“但后悔?没有。就像我跟王巍说的,路不一样了。复读……我不想再经历一遍了。太累了。而且,我也大两岁了。”

她转过头,看向弟弟,眼神清澈而坚定:“继祖,你知道吗?在工地的这些天,看着这房子一点点从毛坯变成能住人的地方,看着图纸上的线条变成现实……虽然和治病救人不一样,但也是一种创造,一种改变。厦大的电子信息,是另一个世界。老师说,那是未来的方向,需要很强的逻辑和动手能力。我想,也许……我能在那里找到新的意义。” 她拿起手边一块废弃的电路板边角料,手指着上面精密的焊点和线路,“你看这些小小的元件,组合起来就能驱动那么大的机器,是不是也很神奇?”

继祖停下画笔,认真地看着姐姐。他看到了她眼中那份曾经的失落正在被一种新的探索欲取代。他忽然想起在医院里,姐姐照顾爷爷时那笨拙却无比专注的样子;想起她在高考考场上,即使高烧也咬牙坚持的狠劲。这种无论身处何地、遭遇什么,都能迅速调整自己、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的力量,让他由衷敬佩。

“姐,我觉得你特别厉害。”继祖由衷地说,语气是前所未有的认真,“真的。不是因为你成绩好,而是因为……你好像无论被丢到什么样的环境里,都能找到路,而且能把它走好。小时候在村里,你能学成第一;在镇上没人管,你也能自己拼上去;现在……学不了医,你也能立刻看清现实,选一条新的、很厉害的路。我……我就做不到你这样。” 他想起自己曾经对农村的嫌弃,对文化课的逃避,脸上有些郝然。

许焕有些意外地看着弟弟,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没想到,在她眼中一首需要照顾的弟弟,竟然能如此清晰地看到她的内核。

“你也很好,继祖。”许焕的声音柔和下来,“你有我没有的天赋和热情。画画是你的生命。你能被星海首接录取,是你自己一笔一笔画出来的。我们……只是选择了不同的画笔和画布。” 她指了指继祖手中的速写本,又指了指自己手中的电路板碎片,“你画世界,我画……嗯,未来科技的蓝图?也算殊途同归吧。”

继祖被姐姐的比喻逗笑了,沉重的话题也轻松了许多。“那说好了,姐,”他举起炭笔,“你在厦门画你的‘蓝图’,我在星海画我的世界。等我们都画成了,再互相‘展览’!”

“好!”许焕也笑了,这是高考后第一个真正轻松、带着希望的笑容。阳光落在她依旧有些苍白的脸上,却仿佛注入了新的活力。

“对了,”继祖神秘兮兮地翻开速写本新的一页,“送你个礼物。” 纸上,是炭笔快速勾勒的许焕——戴着安全帽,侧脸专注地看着手中的图纸,眉头微蹙,眼神却异常明亮而坚定。背景是粗糙的水泥墙和堆放的建材,线条略显凌乱,却更衬托出画面中心人物的沉着和力量感。旁边写着一行小字:“**监工姐姐——未来蓝图绘制中**”。

“画得真好!”许焕惊喜地看着画中的自己,那是她从未见过的角度,充满了坚韧的生命力。“谢谢你,继祖!”

夕阳的余晖染红了半边天,也透过窗框,将姐弟俩的身影和满地的建材镀上一层温暖的金色。新房里依旧尘土飞扬,噪音会再次响起,但此刻的宁静和默契却如此珍贵。

许焕将那张速写小心地夹进自己的笔记本里。

高考的战场己成过往,理想曾如星火般炽烈,虽被风雨打湿,却并未熄灭,而是悄然转化了形态。从白大褂到芯片板,从听诊器到示波器,救死扶伤的初心以另一种方式延续——用逻辑与代码构筑守护生命的新防线。

庄浪河的女儿站在未完工的楼宇间,脚下是钢筋水泥的根基,眼中是鹭岛的海浪与数字世界的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