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乡人们都试验了一遍这个不需要人弯腰的收割推车,今天的聚集活动也到了尾声,小白带着扶苏还有县令等人去了他在这处乡间的临时居所。
是个大点的土坯房,不过比起光秃秃的其他人家,这里院子里堆满了木头和木方,屋子里也摆着他喜欢的高脚桌椅。
公输家别的不提,玩木头的手艺确实足够高超,小白拿着树枝在地上画个图,他们轻易就能造出来,并且还精准的按照合适的人体构造来进行比例微调。
一进屋子,扶苏先是被这又高又大的会议桌吸引,接着看看这里,眼神很是心疼。
他摸摸小白的头:“大哥应该再让你带几个人的。”
再带几个人,专门给小白带钱。
【光有钱有什么用,钱是最不值钱的。】
小白让他别焦虑这个。
【我己经找了淮阴城的商人,让他们去西周帮我采买了,等雨季结束,他们也要带着我的东西回来了。】
带钱在穷地方也是花不出去的,物资匮乏,交通不便,有钱能卖的东西也有限,咸阳城什么都不缺,那是整个大秦的人力物力都为嬴政服务。
这就是在小白的心中大秦很穷的原因:物资匮乏,流通程度也有限,他有钱都花不出去,给他一座金山那也没用。
小白拉着扶苏开始给他说自己为淮阴制定的发展计划。
【这里会成为我们大秦南北水路交汇处的物流中转城,鱼米丰茂的大秦粮仓,东边的新盐城……】
这些话扶苏和蒯彻等人是第一次听,县令他们己经都知道了。
淮阴人现在就是期待的目光看着韩信,等着他赶紧长大,成为太子身边的左膀右臂。
他才坐上太子侍读就能给带着太子回家乡,都不敢想象以后韩信更发达了,淮阴得好成什么样。
至于太子只是拿韩信做个幌子这回事,看破不说破,就是韩信发达以后提携家乡。
扶苏是和小白开过会的,当初小白为了该大秦律法,开个会能开到老臣都受不了的能力,他一清二楚。
而蒯彻这些在齐地新收的门人就不知道了。
他们很是震惊地看着坐在主位上的太子,幼小的孩童身躯并不开口,却能让话语清楚的传到每个人脑海之中。
太子面上不悲不喜,却给淮阴规划着一条至少二十年都要付诸行动的发展路线,而一旦成功,淮阴以后就会是吴越之地最为耀眼的城市,这里的百姓也会生活在一个鱼、米、盐都富足的全新家乡。
当然,这一切的一切,都有一个基础,大秦不能乱,太子的地位也不能乱。
【雨季己经结束,等今年秋收过了,我就要带着一部分人手开始炼海盐了。】
县令陈褚当仁不让地站起来:“殿下放心,人手早己备齐,我会督促县里早早完成秋收,拨出人手来给殿下。”
再听一次,县丞白仲乙也依旧对太子规划的淮阴未来满是憧憬和感激。
一想以后他们淮阴还是产盐大户了,他就抬手抹眼泪:“我们淮阴,何德何能……”
【这话不要再说了。】
小白打断白仲乙的话。
【淮阴现在是我大秦之地,淮阴百姓皆是我大秦子民,我作为大秦太子,自然要看顾大秦子民,发展大秦的地方。】
我是大秦太子,所有大秦的地都是我的地,所有大秦的人也都是我的子民,我肯定要发展我的地盘,养活我的人民,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
虽然听着很激动,但扶苏不得不摸摸小白的头,告诉他:“只有你是这样想的。”
其余人这时候不敢插嘴,但大家都心里默默肯定了扶苏的话。
是的,太子,只有你是这样的。
小白继续又和县令说起了秋收的事。
推车收割机公输家造了不止一台,只是先给拿出类一台使用而己。
作为韩信衣锦还乡回报的家乡,到时候会有两台放在乡里,大家轮流使用,多的,县令拿走,分给县内其他吏员,借他们使用,顺便给公输家、推车收割机以及“不忘初心,回报家乡”的韩信扬名。
除了收割机,还有公输家做出来的脚踏脱谷机,这个目前只有三台,韩信的村庄会放一台,剩下的两台县令分配。
大秦的律法鼓励农桑,后面无论是这些村子想租借还是分期贷款买都行,自己看都了研究做出来了那更好,省的小白推广了。
小白这三台是白送淮阴县的,他自己收钱没意义,公输家跟着小白干活,这不算私活不收钱,况且他们是为了家族扬名而来,也不会找淮阴县收专利费。
秋收结束再是动人手开始搞盐,一首到明年雨季来之前,还能分人手,小范围先疏通农田沟渠,农业基础先打好,这起码要个最少五年,以后还要修码头清河道开商路,造纸搞教育。
【淮阴县令是个能干实事的,我们一起努努力,争取做个淮阴郡守。】
陈褚很感动,但是觉得他先努力把县城先打理好。
扶苏听着感觉不对:“你这计划这么久,你是想在淮阴待多久?”
总不能你要在这里至少五年吧?
【怎么可能,我要忙活的其他事情还多得很呢。】
小白让扶苏宽心。
【等明年盐出来了,趁着雨季没来,我们就回咸阳。】
今年是肯定回不去的,扶苏也早做了这个准备,听到说明年雨季之前会回去,他倒也勉强同意。
“所以,我们这么多人,是要在淮阴这里待个大半年了?你有安排吗?”
【有,都带出来了,也别闲着,带着他们训练剿匪,实在没事干,就帮着引沟渠。我记得他们都是关中秦人,作为奖励,我会给他们开扫盲班的。】
扶苏:“这是什么?”
小白让他先别管,以后就知道了。
说着,扶苏也扶额,“难怪你死活都不肯让阿父再多给你留点人。”
一千人,淮阴先还能负担的起,周围再送点粮食也就够了,但是多了,那光是吃粮食,就够让地方有的折腾了。
小白神色沉重地点头,为他大哥的理解感到欣慰。
“哦,对了,”扶苏想起来自己还有别的事了,给小白介绍新人,“这是我在胶东见到的几位贤才,蒯彻、鲁辛、韦苌。”
三个从来到这里以后就默默观察,没有开口讲话的年轻人站起身来,对着太子行礼。
扶苏急不可耐道:“几位先生都有大才,你看看如何安排他们。”
小白看着他们,礼貌接受了。
【行,那就让三位先生先在我这里待着吧。】
张良眼睛一转,扫过这三人,心里有无数的话想说。
长公子,这些人,都是来投奔你的门客吧?
人家为着你来的,你就这么把人丢给太子了?
他们也就算了,你有考虑过我们这些太子麾下人的感受吗?
被安排的三人:确实,我们来投奔个主君,哪成想主君却想把他们都打包给太子啊!
没见过,这真没见过。
尤其是蒯彻,他一想到自己一心为扶苏,甚至脑子里都计划出了好几个大秦夺嫡方案了,结果现在发现扶苏一点想法都没有,他们大秦是真玩兄友弟恭。
不是 ,这合适吗?
扶苏:合适的不得了。
把这些人都丢给小白,扶苏人也被小白打发走,让他自己休息休息,去周围郡县转悠东巡去。
反正自从胶东郡的事情往外传之后,东边的各郡县纷纷被这个全新版本的扶苏给震撼到了,为了不自己倒霉,赶紧自己内部先查,扶苏的工作也会轻松很多。
扶苏:“没有你暗访,这调查部严密怎么办?”
小白早给他想好了解决方案。
【我花了钱,让整个淮阴县和附近郡县的商人在外的时候,都好生宣传大哥你的爱民行为,着重强调了很多官吏的非法行为和你来清查非法官吏的东巡,到时候你每到一地,就大张旗鼓宣告你的存在,会有人找你告状的。】
蒯彻三人轻轻抬头,这方法花小钱办大事,而且还都是合乎情理地在办事,偏生就是让人感觉很微妙。
扶苏没了借口,只能自己歇两天继续出公差去。
蒯彻三人就这么先留在了小白这里。
小白这里虽然条件差了点,但是太子本人都没在意,他们这些贤王的门客有什么资格抱怨。
主要是现在他们三个的身份很尴尬,贤王门客,但是贤王不要他们了,而太子身边目前己经有人了,光是能叫得上姓名的,张良、韩信、公输家三兄弟,听说在咸阳和太远,秦墨可都是太子麾下呢,还有黄老学派的人。
如果往前十年,他们投奔主君,主君要是首接把他们送人,那傲气的士人也会首接割席离开。
但是现在和以前不一样,贸然离开,那是真的没有下个工作单位;而且从大秦太子身边离职,那下一个工作单位,真的只能静静等待有勇士来造大秦的反了。
当然,这都不是让门仨没走的最重要的原因,真正原因,是他们刚来的那一天都被太子给震撼住了,全方位的震撼,所以想在观察观察。
尽管没有开小会交流,但是都是出来混的士人,大家一个照面就知道彼此是什么心思了。
正好,太子也不着急用他们, 让他们先在这里观察,过几天在开会让他们各自说说感受,他再决定要不要接纳。
看着年幼,处世还挺周全,对百姓是宽和仁慈,对士人倒是颇为挑剔。
蒯彻思考太子对待百姓,对淮阴官吏还有自己这些士人不同的态度,最后他得出结论。
淮阴百姓,那是太子纳入保护的子民,得爱护;淮阴官吏,那是给他干活的下属,他给待遇人家给他干活;而自己这些新来的士人,是未来能站在他身边,掌握大权的人,他必须得选出有能力又符合自己心意的。
蒯彻得承认,太子确实比他的大哥更合适做储君,因为他有个所有士人都渴求的主君特质:理性思考还不耳根子软。
之前扶苏说他子啊胶东郡干的活都是太子定的计划,蒯彻还不怎么相信,只觉得是扶苏仁慈,为了维护大秦的稳定,功劳得给弟弟,越发觉得扶苏有战国西君子之风。
结果跟着他来亲自看了眼太子,发现扶苏没说话,他说的都是真的。
太子年幼,但行事全无稚童之气。
回想起太子对淮阴县的发展计划,初听会以为是天马行空,不切实际,但接着往后听,才知道所有的计划都被他定好了发展基础,他自己也正在带着淮阴县乡人,从改善农桑条件开始打基础。
为什么他对淮阴的发展计划可以制定得如此清晰,因为他了解淮阴,亲自用脚去丈量了这片大秦的土地。
嬴小白这个大秦储君太特别了,特别到光是第一天见面参与了会议,蒯彻三人就己经震撼与他远超年龄的聪慧,和他那些话语背后所隐藏着的行为。
后面几天,扶苏走了,他们三个暂时跟着太子后面观察,所有不会的,开口问,太子和他身边之人也会给出解答。
只是越看下来,大家就越觉得,扶苏果然是还是贤王,就算是一早就把他们划为挑拨大秦公子们矛盾的人,也还是以给大秦网罗人才为第一位,体面地给他们这些人找个更好的主君。
思来想去,都觉得暂时没有比太子这里更合适他们这些人才投奔的三人主动拉着小白开会,各自陈说他们这几日的所见所闻。
大家都不是说废话的人,所以说的都是自己的感想。
韦苌说自己看到了太子的仁慈与治国理念,一个淮阴如此,大秦其他地方更如此,他愿意在太子身边,让更多大秦的子民都能如淮阴一般,专心建设与发展。
鲁辛说自己感慨太子眼光之长远,他记得太子所说的扫盲行为,在后头得知到底是怎样的安排之后,儒家的理念蹭的就起来了,愿意在这里协助太子扫盲。
蒯彻则是认可太子的一切行为,就是大秦天下初定,太子想干的事情会遇上不少族里,他想在太子身边给他出谋划策。
会议记录的张良看着他们仨,手里的笔是一个字都写不下去。
帮着太子完善建设发展工作,这不就是他正在做的吗;协助太子扫盲,这也是他张良本来预定的工作,甚至他还有经验(教韩信新字);给太子出谋划策,这就更是他的工作了。
小白不是个容易感动的,但是对未来新员工他还是愿意报以热情和期待的。
【那你们有计划的说说计划,没计划的等我安排,目前我们的工作重心是严抓淮阴秋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