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盛天这几天为了鹿生病的事忙得焦头烂额,不过好在找到了李兽医。在李兽医的帮助下,王盛天心里算是有了点底。
这天,王盛天守在鹿圈旁,看着李兽医给鹿检查。李兽医一边仔细地查看鹿的状况,一边喃喃自语:“这鹿的病情有些复杂啊,不过还好发现得不算太晚。”
王盛天在一旁焦急地问:“李兽医,这鹿还有救吧?”
李兽医抬起头,推了推眼镜说:“小伙子,别太担心。这鹿是感染了一种混合病菌,得用几种药配合着治疗。我开个方子,你去准备药,这几天得好好照顾着。”
王盛天连忙点头:“行,李兽医,我这就去准备。”
王盛天拿着方子,跑到城里的药房抓药。药房的伙计看着方子,皱了皱眉说:“这几种药有些不好找呢,尤其是其中一种,我们这儿存货不多了。”
王盛天着急地说:“伙计,你帮帮忙,这药对我来说太重要了,是救命的啊。”
那伙计看王盛天着急的样子,想了想说:“那我给你找找看,不过可能价钱要高一些。”
王盛天毫不犹豫地说:“没问题,只要有药就行。”
好不容易凑齐了药,王盛天马不停蹄地赶回院子。李兽医已经在鹿圈等着了,看到王盛天回来,他接过药说:“速度还挺快,现在咱们就给鹿用药。”
在给鹿打针喂药的时候,院子里不少人都围了过来。刘光福担忧地说:“王大哥,这鹿能治好不?这要是治不好,咱们之前的努力可就白费了。”
王盛天擦了擦额头的汗说:“放心吧,光福,李兽医在呢,咱们要有信心。”
李兽医也在一旁说道:“是啊,这鹿的生命力还算顽强,只要按时用药,有很大的希望。”
接下来的几天,王盛天几乎没合眼,一直守在鹿圈旁边,时刻观察着鹿的变化。院子里的其他人也没闲着,纷纷过来帮忙。
何雨柱端着一碗热汤过来,对王盛天说:“王大哥,你这几天太累了,喝点汤补补。这鹿啊,你也别太拼了,身体熬坏了可不行。”
王盛天感激地接过汤:“柱子,谢谢你啊。这鹿要是出了问题,咱们院子的发展可就受影响了,我不能眼睁睁看着不管。”
在大家的精心照料下,鹿的病情终于有了明显的好转。有几只鹿已经能站起来走动了,眼神也有了光彩。
王盛天高兴地对李兽医说:“李兽医,您看,这鹿开始好转了,真是太感谢您了。”
李兽医笑着说:“这可不光是我的功劳,你和院子里这些人照顾得也很用心。不过,这鹿虽然病情好转了,但后续的养护可不能马虎。”
王盛天连连点头:“我知道,李兽医,我已经把您说的注意事项都记下来了,一定严格执行。”
随着鹿逐渐康复,王盛天也没闲着。他知道这次的事情是个教训,必须好好总结经验,完善养殖知识。
王盛天把院子里参与养殖的人召集到一起,包括刘光福、陈大爷等人。王盛天说:“这次鹿生病的事,给咱们敲了个警钟。咱们不能光凭运气搞养殖,得有科学的方法。”
陈大爷点头说:“是啊,盛天,这次多亏了李兽医。咱们得好好学学这方面的知识,以后再遇到问题就不怕了。”
刘光福也说:“王大哥,你就说吧,我们都听你的。”
王盛天拿出一个本子,上面记满了这次治疗鹿病的过程和李兽医传授的知识,开始给大家讲解:“首先,咱们得注意养殖环境的卫生,定期打扫鹿圈,不能让病菌滋生。还有,喂食也得讲究,不能随便喂……”
大家都听得很认真,时不时还提出一些问题。就在这时,一个叫赵大山的邻居走了过来。赵大山是个热心肠,但有时候有点莽撞。他说:“王盛天,我听说你们在说养殖的事。我有个想法,咱们能不能在院子里再挖个水池,让鹿能喝水洗澡,说不定对它们有好处呢。”
王盛天想了想,说:“大山,你的想法有一定道理,但是鹿和其他动物不太一样,它们对水的要求比较特殊。如果水池处理不好,容易让鹿生病。不过你这个思路不错,我们可以研究一下怎么给鹿提供更干净的水源。”
在完善养殖知识的过程中,王盛天还联系了一位在大学里研究动物养殖的朋友,叫张教授。王盛天带着本子上的问题去找张教授请教。
见到张教授后,王盛天说:“张教授,这次我们院子里养殖鹿遇到了些问题,虽然解决了,但我想把养殖做得更好,您是专家,给我指点指点。”
张教授接过本子看了看,说:“你们这次处理得还不错,不过在预防疾病方面可以做得更细致一些。比如,可以建立一个简单的动物健康档案,记录每只鹿的健康状况、饮食情况等,这样一旦有异常能及时发现。”
王盛天听了,觉得很有道理,连忙记了下来。
回到院子后,王盛天开始着手建立动物健康档案。他让刘光福帮忙记录,对刘光福说:“光福,这个任务交给你,你要细心点,每只鹿的情况都要详细记录。”
刘光福拍着胸脯说:“王大哥,你放心吧,我一定做好。”
除了这些,王盛天还对鹿圈进行了一些改进。他在鹿圈里设置了不同的区域,有休息区、饮食区和活动区,让鹿的生活环境更加舒适。
有一天,阎埠贵过来看到鹿圈的变化,忍不住说:“王盛天,你这搞得还挺专业啊,看来这鹿以后能给咱们院子带来不少好处呢。”
王盛天笑着说:“阎大爷,这都是为了把养殖做好,大家都能受益。”
在解决了鹿生病的问题和完善养殖管理后,院子里的养殖事业逐渐回到了正轨。鹿的数量也在慢慢增加,其他的养殖动物也都长得很好。
而院子里的其他事情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秦淮茹在手工制作生意上越来越熟练,她做出的手工艺品受到了不少顾客的喜爱。
有一次,一个年轻的女顾客来到院子里挑选手工艺品,看到秦淮茹做的一个手帕,上面绣着精美的花朵,很是喜欢。她对秦淮茹说:“阿姨,你这手帕绣得真漂亮,是你自已设计的吗?”
秦淮茹笑着说:“是啊,姑娘,这图案是我自已琢磨出来的。你要是喜欢,就买走它吧。”
那姑娘高兴地说:“我要了,这手帕太有特色了。”
秦淮茹的努力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她也更加努力地工作。她对手工艺的热情也感染了院子里其他的妇女,大家一起研究新的款式和图案。
在院子里的另一边,何雨柱的厨艺也有了新的突破。他用院子里养殖的动物和种植的蔬菜,创造出了几道新的菜品。
有一天,何雨柱在家里做了一道新菜,叫鹿肉炖野菜。他把菜端到院子里,让大家尝尝。
刘光天尝了一口,眼睛一亮,说:“柱子哥,你这菜做得太好吃了,这味道我从来没尝过。”
何雨柱得意地说:“那是,我这可是用了咱们院子里的特色食材,再加上我的新配方。”
王盛天也笑着说:“柱子,你这厨艺越来越厉害了,这道菜要是在厂里的食堂推出,肯定受欢迎。”
何雨柱挠挠头说:“我也有这个想法,就是不知道领导会不会同意。”
随着院子里各项事业的发展,院子里的收入越来越多,大家的生活也越来越好。孩子们在教育小组里也学习得很开心,他们的成绩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教育小组的老师,一位叫林老师的年轻姑娘,对王盛天说:“王大哥,你组织这个教育小组真是太有意义了。这些孩子们现在学习热情可高了,成绩进步也很大。”
王盛天笑着说:“这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孩子们有出息,咱们院子才有希望。”
然而,好日子没过多久,新的问题又出现了。院子里的养殖规模扩大后,饲料开始有些不够了。而且随着鹿的长大,鹿圈也有些拥挤。
王盛天召集院子里的人商量对策。阎解成说:“王大哥,我觉得咱们可以在院子外面找块地,扩大鹿圈。饲料的话,可以自已种一些适合的农作物。”
王盛天点点头说:“解成的想法不错,不过在院子外面找地得经过审批,咱们得按规矩来。饲料种植的话,咱们得研究一下哪些农作物适合做鹿的饲料。”
大家纷纷点头,开始讨论具体的方案。刘光福说:“王大哥,我听说有一种苜蓿草,是很好的饲料,咱们可以试试种这个。”
王盛天说:“光福,你这个信息很有用,咱们可以去打听一下苜蓿草的种植方法。”
在解决养殖新问题的同时,院子里的手工制作生意也面临着竞争。附近有几个村子也开始做类似的手工艺品,而且价格更低。
秦淮茹有些担心地对王盛天说:“王大哥,这可怎么办?他们价格低,咱们的生意会不会受影响啊?”
王盛天安慰她说:“秦淮茹,别担心。咱们的手工艺品有自已的特色,质量也更好。咱们可以在设计和品质上下功夫,做出更有价值的产品。”
于是,王盛天又组织院子里的人对手工艺品进行改进。他们在设计上融入更多的传统文化元素,提高制作工艺的精细度。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院子里的手工艺品重新赢得了市场。有一个商人专门来到院子里,对王盛天说:“你们的手工艺品真是太精美了,我愿意出更高的价格收购,希望能长期合作。”
王盛天笑着说:“欢迎合作,我们会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特色。”
在应对这些问题的过程中,院子里的人更加团结。大家相互支持,共同克服困难。而王盛天也在不断地思考和计划,为院子的未来发展寻找更多的机会。
有一天,王盛天站在院子里,看着忙碌的大家,心中充满了感慨。他知道,只要大家齐心协力,院子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新的养殖技术难题虽然给院子带来了挑战,但通过大家的努力,不仅解决了问题,还让院子在养殖和其他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这次经历让院子里的每个人都更加珍惜现在的成果,也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他们相信,只要继续努力,还有更多的美好在等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