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明了

“老头子。”

“我没事儿,心里有点闷。”他指了

第二天便把吴志东交给他的新饭盒交给了张雷使用。

这无疑骗了张家一个新的饭盒。

关键是这个饭盒是从张家手里拿过来并亲手交给梁忠的,这样一来,梁忠始终没直接接触过张家的人。

如果真的被张母来找麻烦,这也完全是吴志东的责任,不知不觉中加剧了吴志东与张家的关系复杂程度。

这对于吴志东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吴志东心知肚明,就算今天食堂有招待任务,梁忠也不会带上给张家带剩菜了。

有些事情是真的没办法假装的。

皱着眉,朝梁忠打了声招呼,“梁忠,你这是去上班吗?”

梁忠暗自叹了口气,手里提着工作包,不去上班干什么?之前从厕所出来的路上,碰巧遇到了刘大海。

这哥们儿开口就问了一句“你吃了没?”梁忠完全不知该如何回应——不回答不行啊,他都打招呼了,周围邻居还在,传出去名声会受损;回答呢,我又刚上完厕所……

万般无奈之下只好回了个,“我没吃,您吃了吗?”结果刘大海回答得相当自然——“我还没吃,等会儿再吃。”说着还顺带解裤腰带走进厕所。

此时吴志东的询问就像刚才刘大海的一模一样,完全属于低水平交流。

于是他也如法炮制,“吴老大爷,您也要去上班?”

“我是去上班,顺路而已。”

“哪有不合时宜之说?”

“忠儿,吴老终于悟出,院子里心地好的青年人只有你一人。”

遇到这种糖衣炮弹攻击,梁忠只留下糖衣,并不接受任何其他。

“吴大爷,我这点好人品和您相比差太远了,您的那些助人为乐的事,几乎全轧钢厂人都有所耳闻。”

“这是我的责任。”

“作为贾东轩的师父,不管如何也得照料好人家。”

梁忠跟吴志东一路上断断续续地说些无关痛痒的话题,实际上两人内心各怀心事。

吴志东想要趁此探探口风,从梁忠那儿得到承诺——带饭盒给贾家且绝不多加戏法。

在这个过程中,他还打算运用小技巧将贾家人住哪里的问题解决好,让梁忠能发扬一下爱心,接纳贾家进他家。

他没想到的是,在与梁忠互相糊弄的时候,对方也在用借口周旋他。

结果等他费尽口舌,准备转到正式讨论之际,两人已然走到了轧钢厂大门口。

只见梁忠撒丫子跑向第二食堂去了。

望着远去背影,一脸愁苦的吴志东显得很沮丧,伸出手的动作也反映了他现在的不满心情,极为糟糕。

……

“各位工人同志,我们在朝霞的迎接下迎来了新一天,充满活力的脚步迈进……。”

播音员的话语传来,梁忠告别了吴志东,飞速跑到食堂。

打量了一下四周,发现自已是第一个来到的。

便随手丢下手提包坐在专座上陷入沉思。

自前晚张磊离开时,他就一直考虑着如何应对这一切。

吴志东散布自已对秦淮玉有意的不实传闻导致了至今单身的现状,夜不能寐的生活简直让他怒不可抑。

为什么贾东轩天天抱着秦淮玉,自已却天天抱枕头,同样是人,怎么有这种差距。

深究原因无非一个有后台支撑,另一个则屡屡受到排挤。

对于不明实况的人来说这也许还能容忍,

一旦了解全部实情,则继续忍受无疑是自欺欺人。

因此梁忠决意严厉惩罚吴志东,而昨晚以来就在琢磨怎样报复,虽有种种手段却皆不尽如意——既不高明且容易反作用于已。

眉头紧紧皱起时突然闪现出一条巧妙之计:既要反击吴志东又能连累贾家牵连进来,还能置身之外。

关于梁忠对秦淮玉的感情绯闻中贾家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比如张棒、铛铛以及杨槐的出现等等。

既然如此,用流言击败另一条同样性质的,以牙还牙的办法也不为过。

为了促贾、秦婚姻顺利达成目的不惜恶言诬陷他的吴志东, 梁忠又为什么不以其人之道还施彼身?

清风吹动,将众人热议易中海与贾张氏之间的是非声音不断送入易中海的耳中。

“易中海跟贾张氏是这种关系?我怎么觉得有点诡异啊?”

“有什么诡异的?你们想想,同样是七级技工,为什么易中海只收了贾东旭一个徒弟?和他住在同一个大院的刘海中,人家也是七级工,收了多少徒弟了?”

“我听人说了,易中海说徒弟在于质量,不在于数量。”

“那只是糊弄人的瞎话,他还真是信了?易中海不这么说,怎么能打圆场呢?”

“怎么说得越来越乱了,不是说易中海惦记贾张氏嘛,怎么又扯上了贾东旭?我听人讲,其实易中海一直心仪贾张氏,因为贾东旭的父亲插手,所以贾张氏和易中海一直没能结婚。

他们成了街坊之后,老贾去世后,两人一直保持着暧昧不清的关系。”

“有证据吗?没证据你这就是瞎说。”

“你们不知道吧,贾张氏多年前就上了环。

如果不是因为她跟易中海的关系,贾张氏为什么要上环?”

“我觉得易中海本来是个人挺好啊,没想到竟然有这么多坏心肠。

这种人,还能在轧钢厂待下去?”

听着这些话,易中海脑袋“嗡”的一声,一片混乱。

坏事了,自已被人造了谣,这谣言在大家众口一词的渲染下,仿佛成了不可动摇的事实。

怎么会这样?

我什么时候跟贾张氏有了关系!

谁造我的谣?

易中海心中焦急,并不仅仅是担心名声受损,真正让他揪心的还是晋级八级工的事。

这是关键。

晋级八级工,除了技术水准之外,人情世故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年纪大了,技术水平即便还未完全达到八级工的要求,上面的领导们出于各种综合考量也会给予网开一面的机会。

而在晋级八级工的关键时期,爆出这样的流言蜚语无疑是极大的麻烦。

上级领导在考虑晋升时必然会考察个人品质问题。

在狼多肉少的情况下,为何一定要提拔你易中海?

关于到底是谁造谣的问题,易中海倒是没往傻柱身上想。

他最大的怀疑对象,是那几个和他一样拥有同样工龄同时也报名了七升八晋级考核的竞争者们。

他暗自痛骂了几句。

李志刚心中暗骂了一声,想着如果知道是谁在背后阴他,他肯定会效仿傻柱,找那人算账。

当前首要任务是要尽快化解这场 。

他不能躲起来逃避问题,这样无疑会让那些散播流言蜚语的人得意。

躲也不是办法,这只会让人更坚信他是图谋不轨之人。

为了稳住局面,李志刚特意在中午人群聚集最多的饭点儿走进了二食堂。

迎着他走来的人目光各异,他硬撑着扬起下巴,摆出从容自信的姿态。

正当他尽力保持冷静自若之时,身边却传来了一句话:

“老李,听说贾东旭是你亲儿子,是不是真的?”

说此话的人名叫王老四,曾是和他在晋升竞争上的老对手。

在李志刚的心里,这次 背后的主要嫌疑人无疑是这个王老四。

两人平时本来就不对付。

“无稽之谈,难道你也信那些空穴来风?”

李志刚不假思索地回应道。

“起初是不信的,但经不起人反复念叨。

否则,你当年为什么独独挑了资质并不出众的贾东旭作为你的继承者,并且谢拒厂里给你的推荐,说什么要的是质而非量。

十多年下来贾东旭的技艺水平顶多只是普通级别,那些你瞧不上的工人,很多已经提升为了四等匠。

若说这当中没有其他隐情,谁会信?”

王老四这番分析似乎逻辑严密,让人难以反驳。

在一旁插手凑热闹的人还有徐大茂,这位素来是闲事儿不断的角色。

他刻意提高了音量问道:

“李大爷,原来这事儿真的有谱啊?我一直以为他只是徒弟呢,原来是私下的父子关系?”

这时,窗外传来声音:“哎哟喂,徐大茂你在乱说什么?” 这是易中海多年好友,常被调侃称傻柱的反应。

“贾东旭和李志刚不是父子,这是诽谤!只是因为贾东旭病重,他才会倾其所有帮助,希望尽其所能让贾一家子安好度过。

有人就嫉妒眼红编排这种谣言,根本是没有根据的事。”

尽管这些话从表面听起来是支持他,可实际上更添了一层模糊不清的关系疑团,在场众人都显得疑惑不解。

傻柱这莽撞性子说话从来就是不思考过就脱口而出。

不然他怎么会被扣上了这顶“傻”帽子,在厨艺上有不少资历仍是处于八级厨师,远不如其他人已经升迁的职务。

如果傻柱能够多些智慧圆融一些的话,他也许早就是六级或更高的地位。

……

此时,在医院里,

贾张氏正一勺勺喂着卧病在床的贾东旭稀粥,随后轻轻地用手绢擦拭着他的嘴角。

他们相互望着彼此,眼神间流淌着难以割舍的感情。

“东旭啊,安心养病要紧,别挂心家里的情况。”母亲慈爱地说。

尽管她心里清楚这番话并非完全的真实。

家里经济困难加上贾东旭的残疾状态令未来充满未知数,然而此刻为了不让她的孩子感到忧虑,贾妈妈只能强颜欢笑。

贾东旭似乎在凝神思索之后微微偏了头看向贾张氏。

虽然他嘴边勉强浮现出一笑,但从他紧锁的眉宇可以看出内心的忧愁。

家里的实情,

他是明了的。

他意识到一旦瘫痪,贾家将会承受更大的负担,这令他对生命感到些许绝望。

即便贾东旭对之前社区聚会的印象模糊,贾母跪求于李志刚那一幕依旧深刻在心中,明白她在寻求李的全力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