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挺好,周末早晨我们就去医院,回来刚好赶上大茂的宴席。你也能避开帮工,不然大家都在一个院子里,你就光看不帮忙不合适。”
李无为伸手轻轻抚摸了下媳妇的肚子,那柔软感十足。
秦淮茹微微示意了一下,随即起身去做面条。如今的面条比白面还昂贵,在农村里吃面条简直就是过节一般;他们通常要用麦子去换面条,而且还要扣除一部分重量。
片刻,当他吃过面条,就洗刷完毕准备入睡。在同一中院中,另一边则是何家!
那张傻柱期盼已久的床,终于买了回来。
现如今家具价格真是很高,单个大衣柜起步就得五十块。因此婚姻的最大开销不是那十元左右、相当于一名工人十天薪酬的彩礼,而是添置大件商品和屋内的所有新家居,整体替换至少需要花费二百块。
除了洗脸盆、被子、棉絮以及全套服装之外再加上购置住房的费用,几乎要倾尽全部储蓄。
而傻柱这张床就耗费超过了二十四元,甚至比他的月薪资还要高昂。幸好家中尚有旧被褥及床套,这样他也能安心使用。
为此他清理了之前堆满杂物的书房区域,终算是摆脱了拥挤状态得以一个人独自睡觉了。
“弟弟,刚刚阎哥提到你载着李无为回家,为什么你们俩又能走到一块了?”
何大清并不相信傻傻的弟弟能应付李无为的花言巧语,还是建议最好尽量少接近他。
“没任何事,只是恰好路上碰到一起。李哥是好心人,哥你拿着这我今天挣到的钱帮你替我存吧。”
蔡全无所挣总共是一块二毛但考虑返回太晚会导致数额不符,就私自贴进去两毛钱报成了共挣了一块四,并上交给其兄;他身上另保留十几块作为找顾客零钱之用。
何大清澈露出笑意,“放心,哥帮你攒钱将来讨媳妇儿。”
他负责管理这三人收入总款。只是这傻儿子偏偏买床——实在太过费用了。
傻柱铺好床,笑眯眯地走过来,“爸,许大茂这周末就要办喜酒了,你啥时候娶新媳妇啊。”
关于父亲要再婚的事,傻柱已经接受了。反正只要父亲不离开,他和雨水就不能失去爸爸。“这也得看能不能遇上合适的人。”
何大清这个年纪,只想找个寡妇,至少不能比白荷花差!至于荷花,也不知道她现在过得怎样,说不定哪天就后悔回到他身边了。“许家找您帮忙办喜宴了吗?”
傻柱跟许大茂关系不太好,不想接这个活儿。“找了,谈的是五块钱,和上次李无为家一样。给你也谈了两块钱,这钱我帮你存着。”何大清庆幸自已有先见之明,上次免费服务时也宣称五块。
傻柱默默想,得多带几个饭盒,弄点好吃的回来。“李无为,起来了没?差不多该起了......”
恍惚间,忽然看到贾张氏那张熟悉的老脸,吓了一跳,一下子醒了过来,原来是贾张氏在外边窗子喊他。
“来了!”
过了一会儿,李无为肩上搭着洗脸帕,拎着水壶和水盆走出来。这个盆还是上次许大茂送的,还真挺好。
“贾张氏,你这也太早了吧!”
只见贾张氏已经在门口等著了:“都半上午了,人家都开始准备午饭了。你还答应了教我们家碧华使用缝纫机呢。”
“记着呢,我去漱口,麻烦帮我准备些水,不要太热。”
李无为把水盆递给贾张氏。自从上次贾张氏帮他在家里 子以来,李无为发现这老太太其实还挺体贴的,就是太懒了,年纪轻轻总想着享受生活。可是贾张氏确实活得长久,那位大妈已经走了,她却还在,到了结局时依然精力充沛能吃肉。
“你真是懒啊!”
贾张氏嘀咕了一句,但她也知道李无为是个脸皮厚的孩子,整天懒洋洋,但这对他未来也许有益。
后院的几位大妈看到这一幕,不由得议论纷纷,连聋老太婆也都出来看了一眼,有点不敢相信。
只见李无为在洗漱台上漱口,贾张氏则端着一个大红瓷盆在一旁等着,仿佛让人产生幻觉。
过了好一会儿,李无为慢吞吞地洗了脸。
贾张氏迫不及待地收好了盆和漱口杯,还帮忙把毛巾晾好。“你可以出发了吧?一上午都要过去了。”
“走吧!贾张氏,昨天我又去了趟裁缝店,又学了好几个新款式。这些都是今年京城流行的春装。等你媳妇学会后,肯定能给你做一件新衣服,穿出去,保准让大妈们都眼红。”
李无为絮絮叨叨地说着,以前觉得贾张氏啥都不会,不过细细观察一番,发现还是能够让她做一些事情。
咱们院子就这么两家有缝纫机,都算是高阶居民,大家互相帮助,生活才能更美好嘛。
“没错,你说得对,我们老贾家一直都是上流人家,如果不是老贾走了,绝对不会比你们一大爷家差。”
贾张氏始终希望重振贾家的荣誉,可惜自已不愿出力,全指望儿子和儿媳妇。
“这我知道,贾叔当年确实很有能力,如果他还在的话,说不定现在就是一大爷的地位了。”
虽然李无为嘴上这样说,心里却在想,如果贾张氏不是那么拖后腿,老贾不至于早逝,至少也会成为一名合格的钳工吧。
二人一路谈笑风生地走过中院,令陈大嫂、孙二娘乃至一大妈都惊讶不已。不过他们很快就意识到,估计是贾张氏也掉进了陷阱,简直是引狼入室。
“碧华,快过来,李无为来了,你不是从老家带了些赶黄草吗?快给他泡杯茶。”贾张氏会指使他人做事,刚回家就开始养生了。
“来了!”
陈碧华见到李无为非常开心,很快拿来茶杯。
“李哥儿,这赶黄草能护肝去湿,你常饮酒,喝点儿对身体好。”
李无为想了想,记起这是一种什么植物,在他那市场里售价二十五元一斤,虽然是未来的价格,但确实是个好东西。
端起茶杯,看见贾张氏已经在缝纫机旁摆好了凳子,心想他的朋友东旭恐怕都没有这种待遇吧!
有手艺的人到处受欢迎,慢慢品味着茶水,口感不错,并不苦涩。
“贾张氏,你们家买缝纫机真是明智之举,不仅保值而且日常修补也方便......”
他真心实意地教授,如果陈碧华愿意认真学习,即便贾张氏年岁已高,也能过得更好。
帮人缝一件夏季短袖可以赚六毛钱,秋冬服饰收入更高,而且不需要任何成本。想到这些,不由得惋惜贾张氏实在过于懒惰。
一个小时内,陈碧华已经能操作缝纫机了,只是手脚还不太协调,做出来的东西还有待提升。
观察片刻后,李无为心里有了底。相比而言,陈碧华没有秦淮茹聪明,这也很合理,自已的媳妇确实是顾家的好手。
午餐时分他不想蹭贾家的饭,正打算出去吃饭时,突然想到了一件事。“贾张氏,老许家请你了吗?”
听了这话,贾张氏的好心情立刻烟消云散,生气道:“怎么能不请,许家也有面子来?上次不请我家,这回我当然不去他们家。”
“你的想法不对,虽然你们请了许家但他们没来是你有理,
但如果你也不去,就显得你们家很穷的样子。我觉得你可以早早去占个座位,若是许家真的 儿,就说是大伯给你支付的,
然后使劲儿吃回来,吃不完还可以打包,既然许夫妇都搬家了,何必怕得罪人。”李无为心里暗暗决定,聚会那天一定要睁大眼睛,千万不能跟贾张氏坐同一桌,否则连口汤都轮不到自已喝。
贾张氏听了这话,目光一闪,“哟,还是你这小子有办法,你说得没错,我得吃回来,不能让老许家舒服过日子。”
“我可什么都没说。对了,让碧华再多练习练习,不懂的地方再来找我帮忙。东旭这媳妇真能干。”
李无为说完便离开了,出去吃了一碗卤煮,味道还算可以。接着他取了自行车,此时陈雪茹不在店内,也好让这位富婆冷静一下,不要真的对他有些念想。
“哟,是许姐回来了!”
回到院子里,正巧遇到了许母,“李无为,你回来得可真及时。”
许母显得有些焦急,匆匆道:“我们家大茂办喜酒,我今天去粮店买粮食,跑了好几家都买不到白面了。好不容易找到一家,价格还涨了两分,存货也不多。我一个人搬不动,赶紧回来叫些人帮忙。”
“这么快就没粮食了?”
李无为愣了一下,他记得今年年底京城就要实行粮票制度,但具体日期和操作方式他不清楚。
“许姐你别急,何家有三轮车可以用来拉粮食,我骑自行车也能运一些。对了,你怎么不叫辆平板车呢?那样更方便些,先把粮食拉到院子里,大家一起帮忙搬运就是。”
许母连忙说:“今天街上没有平板车师傅,老何骑着三轮车出去了,老蔡马上就过来帮忙。”
“行,那就多喊几个大妈一起来,大家一起出力扛回来,毕竟这也是给大家吃的。我也有份,所以当然要帮忙。”
李无为此刻并没有打算坑人,毕竟办酒席所需的粮食关乎全院人的口粮问题。再说,跟许大茂的母亲搞好关系对大茂兄弟是有好处的。
“你二大妈她们都叫好了,大家都在。大家都想出去买粮,担心后面可能买不到,你自已也应该囤点儿。”
许母平日里也喜欢盘算些小利,通常发现了好东西都是自已悄悄去买。但这时她毫不犹豫地告诉大家,毕竟大家都经历过饥饿的痛苦。
很快,就看到老蔡披着件厚衣出门了,这是之前专门用于搬运货物留下的标志。几位大妈也跟着出来了,大家家中的余粮不多,听到这消息自然得迅速行动。
“许姐,你说个地址,我先带你过去把粮食抢出来。不管贵贱,先保证喜宴的需要。大茂这酒席绝对不能马虎。”
李无为觉得此次粮荒情况有些异常,因为2号他还去街道清算过账户,整个供应链并不存在问题。 许母赶紧说了粮店的位置,随后坐上了自行车后座。她平时看着李无为长大,知道这个孩子尽管有点小毛病但在大事上还是会帮忙。
李无为骑着自行车跑了好一段路,最后到达了那家私人的粮店,如今除了国营粮站之外,京城还有很多家 粮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