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大妈,你说这次阿柱能放出来吗?"王大娘关切地问。
"应该有可能,上次我们集体去反映,确实有作用,加上张婆婆的帮助,官方应该会考虑他是为了照顾她老人家。所以可能不会判得太重,应该可以从轻发落。"一大妈答道。
“那就最好了,阿柱虽然性格有点急,但人真心不错,真担心他会被判刑,一旦进去了就麻烦了。” 王大娘叹息。“放心吧,有张婆婆在,上面也会考虑,估计只是罚点款就会放他出来了。” 一大妈安慰道。
“那就太好了,我真希望能看到他和阿茹一同回来,对了,阿茹也应该没事吧?”一大妈又问道。
"应该问题不大,毕竟阿茹还有孩子要照顾,应该很快就能回来了。"
众人一边聊着天一边盼望他们平安无事。
时光悄然流逝,转眼已是中午时分,就在众人开始感到焦急时,门外传来声响,一大爷与阿茹出现在众人眼前,众人的心瞬间放松了一些,但看到一大爷愁云满面,心情又变得沉重起来。
“老头子,怎么样,阿柱呢?” 众人忙问。
“情况不太乐观,他被判处了有期徒刑。” 一大爷语气凝重地说。
“什么?为什么?”王大娘难以置信地询问。
"已经是减轻处罚后的结果。唉,三年,整整三年!"
“三年?这么重?这会不会是搞错了?”
一大爷详细解释说:“没有错,法院不仅判决三年徒刑,还剥夺了他的轧钢厂工作,并罚款100元以偿还损失。现在傻柱失去了工作与自由。”
此语令大家都感到不可思议,纷纷摇头。阿柱只是为了照顾老人偷拿一点东西,怎么就变成了这样?这惩罚也太重了!
“哎,没办法,法律就是这样公正无情,阿柱的行为毕竟是触犯刑法。”一大爷无可奈何地说,“听说有个村子里,有人为了一个猪肉尾都被劳教,何况是厂里食堂里的食品……”
随后,王大娘转身关心地询问阿茹:"你那边呢?有什么惩罚?"
“我丢了轧钢厂的工作。”
这一消息让在场所有人都感到震惊不已。失去工作意味着生计没了,未来生活肯定会变得困难重重。不过,王大娘想到阿茹丈夫家的老人还有份工,于是稍稍宽慰了一些。
黄昏将至,人们陆续从工厂下班回家。听闻事情进展后,每个人都唏嘘不止。二大爷等人也十分忧虑自已的处境,毕竟自已也曾参与其中。幸亏李副总已前往农村工作,不在城里了,这让人多少放心一些。想到这点以及背后还有上级领导的关照,他们的情绪稍微放松了,但仍难免心中不安。
此时此刻,在郊外的小路上,一行人在阳光下赶着车缓缓驶向县城。驴车上装载的是过去7天采集的大量中草药,虽然还有许多草药未能完全晒干处理完,但这7天采集量价值不菲,车上货物堆满了。
为了确保药材安全,队长在车上隐蔽处存放了一把手枪以防意外。同行的人也增加到两人,保护更加稳妥。望着眼前的这一切,特别是自已的善行值快突破六百分,一种愉悦涌上心头。他进行了多次抽签尝试好运。
【叮,抽奖成功!获得10套军绿色制服;是否提取?】
【叮,再次中奖!得到十公斤肉干,需要获取奖励物吗?】
......
一系列惊喜过后,尤其当看到那“初级木工技能卡”能赋予使用者这项专业技艺,更是让他激动得心跳加快——这是一种可以终生掌握的新技能,而不仅仅只是物质上的回报。
最终经过慎重决定提取并使用了“初级木工卡”,知识如潮水般灌入脑海,从此他便掌握了一门全新的手艺。李易心满意足之余,更是期望积累更多的善功值继续尝试幸运抽奖。可惜目前剩余不到一百个积分。
但无论如何,今天的一切带给所有人太多震撼与启示,无论是小院内还是驴车队沿途的人们都在默默思考着未来的道路……
张伟还想继续抽奖,但需要积攒更多善行功德。“最近轧钢厂那边提供的功德越来越少,不够持久,看来还是普通的村民能提供更多的功德。”张伟心里默默地想着,思索如何才能获取更多功德。
“要改变村民的命运,这样才能赚到更多功德。”他心想。于是他打算加速推广爆米花项目。
抱着这样的想法,他跟着驴车朝县城进发。经过长途跋涉,终于到了县城,并来到了中药材收购站。看到满满一大车药材,收购站的工作人员们目瞪口呆,显然没想到会有这么多。
小高立刻跑到办公室叫来主任李华。很快,李华从办公室赶来,见状不仅没有不满,反而大喜过望。
“太好了!这下子我的收购任务可以完成了。你真是我的贵人啊!”李华开心地说道,安排人手迅速开始称量药材。在等待的过程中,李华拉着张伟走进办公室,略带羞涩地说:“兄弟,叔叔有个小忙想请你帮一下。”
“什么忙,您尽管说,只要能办得到我一定全力以赴。”张伟大方答道。李华非常高兴:“是这样,上次你给我的打火机,我有个朋友也想要一个,但他找不到途径弄到,你看你能帮忙给他搞一个打火机吗?放心吧,他会给钱或者用其他东西换。”
“打火机?我还有一些呢。”
张伟空间里正好有四个,一直未派上用场。此刻正好可以拿出来。于是,他在口袋里摸索了一下拿出一个打火机。
“太好了!”
看着手中的打火机,李华高兴不已,在这个山区里要找到一个打火机不容易,而张伟却轻而易举地拿出来,让他更加敬佩,态度也越发热情。接下来李华去叫后院的老杨来,不过后来又回来了:“对不起,老杨去白糖厂找他弟弟了。”
听到这话,张伟心里一动。“叔,我想买点白糖,但是没票能不能直接用钱买?”
“我不知道,等会儿老杨回来你再问问吧。”李华回应。
过了一会,一位头发有些稀疏、中等年纪的男人走了进来——他是药材收购站副主任李志。听完情况后,李志微笑着点头。
“买白糖不是难事,晚上我和我弟沟通一声,到时候你去找他就成。”
“价格高一点行不行?”
“行,计划外指标,厂里还有一些余料,价格高点应该没问题,放心吧。”
张伟连忙道谢。两人继续聊了一会儿天,感情愈发深厚。接着,李志掏钱想买打火机,张伟直接送给他,李志更是热情有加。待大家把药材卖完,张伟与其他人告别,走出收购站。
离开时,王队等人表情严肃、沉默不语。张伟疑惑地问道:“怎么了?为什么脸色这么差?”
“李哥,你知道这一车药材卖了多少钱?”年轻的小王问。
“多少钱?”
他们忐忑地看着张伟:“一共卖了956块。”
“才这么多?按理说平均每天每人一块钱都不到吧。”张伟皱眉道。
“950多呢,已经不少了。我们从来没见过这么多钱。”众人附和,“真吓坏了。”
虽然没有达到预计的每日收入,大家仍然很高兴知足,这也能改善村民的生活并支持农村集体工厂的发展。
张伟想起了自已的两个项目——爆米花和砖窑。前者简单易行,材料问题已解决;后者则复杂许多。
走到国营饭店附近,包子飘香。张伟笑着说:“队长,中午大家都饿了,我买点肉包子吧。”
“好。”王队长想了想说,从衣兜掏出几枚零钱递给张伟。张伟买了包子分给每一个人。蒸笼打开那一刻,腾起阵阵雾气与香气。张伟提醒着大伙慢慢吃。
最后,每个人都愉快地享受着这份美味的午餐,彼此间的气氛变得更加融洽。
想到村里可以用这笔钱更好地发展,张伟脸上露出微笑,心里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那一阵阵肉香弥漫开来,令众人的心情大好。在一片欢声笑语中,众人随着骡车缓缓离开了县城,驶向乡下。
另一边,山沟村生产队的村民们正过着平常的生活。张大力和陈建设此刻在家吃饭,边吃边讨论最近收获药材的事。
“建设,你觉得这次能卖多少?”张大力好奇地问道。
“我估计大概有八百块。”陈建设回答。
“八百?这不太对啊,这可是整整七天的工作量,虽说前四天去山上的人不多,但是最后几天每天都有上百人出动,难道只能挣这么点?”张大力疑惑地说。
“村民大多不懂药材知识,尽管有人上山也难以提高收入。很多人碰到不熟悉的草药就跑去请教李师傅,因此大家不敢走太远,常常造员重复采挖。所以八百元已经很不错了。”陈建设分析道。
“原来如此,确实说得通。”张大力沉思了一会后说道。确实村里识药材的专家少,大家依赖李师傅指导,影响了效率。
不过这个数额对于村民们来说也算丰厚了。人均一天一两块钱,在这样的农村已是非常可观的报酬了。于是张大力不再多虑,继续享用手中的窝头与棒子面粥。
转眼间已是开工时间。正当他们准备去上工时,几个小娃娃突然跑进村,高喊:“队长回村啦!”
村民们一听,都急忙赶向村口。很快大家都围拢过来。“队长这次赚了多少?”人们兴奋地问。
“赚了九百五十六块钱。”王队长宣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