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触目惊心

这个数字如同晴天霹雳,现场瞬间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睁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王队长。

确认无误后,欢呼声此起彼伏。“真的吗,我们真的挣到这么多?”大家互相确认道。“是真的,一分不少!”王队长坚定地回答。

这一消息点燃了整个村子的热情,因为这是前所未有的高额收益,并且没有本钱风险。这突如其来的财富让人欢喜不已,甚至有人差点尖叫庆祝。

而张大力和陈建设二人站在人群后面,略显沮丧。听到旁人的议论,他们意识到自已之前的一些表现确实不佳。可他们已经在努力改变,甚至还偿还了一部分借款。无奈的是过去形成的不好形象并非轻易能改变。但他们明白,此时不是自怨自艾的时候,而是更应该积极向上。

随后,经过简短商议后,王队长和李师傅决定分发部分利润给村民们。接着讨论未来的规划——包括如何发展砖窑厂,增加其他收入渠道。

这些新项目的构想不仅让王队长对未来充满期待,还使他再次深感佩服李师傅的技术和智慧。他决定全力支持这些计划的实施。

夜幕降临时,在打麦场上,王队长开始分钱给大家。为了保证公平分配并照顾每个人的劳动贡献,他制定了详尽的方案并公开解释,确保无人因懈怠占便宜,勤劳者受到鼓励,最终达成了共识。

这一刻充满了温馨和谐的气氛,每一个收到酬劳的村民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村庄内响起了欢笑声。这不仅是对过去的肯定,更是对未来生活的期盼。

队长张明站在台上,向村民们解释了分配方案。台下随即传来一阵支持声:

“老张叔,这个方案很合理,我赞同!”有人喊道。

“不错,我也觉得这样分很好。”

“算上我一个。”

“没错,俺也同意!”

听完方案,村民们普遍认为非常公平,纷纷表态支持。张明见状满意地笑了笑:“既然大家没有异议,我们就开始分钱吧。”

“王大力,你和弟弟这次共有7块2毛钱。”

“7块2?”王大力激动地站了起来。这么多年来,他从没见过手里有过这么多钱。他颤抖着手接过那7块2毛,眼睛了。弟弟小华在一旁提醒:“哥,快领钱吧,别耽误大伙儿的时间。”

“好的,好的,我马上来领钱。”王大力连忙走上台,手捧着这笔“巨额”财富,心跳加快。

随后是李刚家三口人的工分很高,获得了11块8毛钱。“哇,这么多!”人群中投去了几缕惊讶的目光。虽然李刚平时不多说话,但他干活勤勉,村民们对这笔金额心服口服。他紧张又感激地上前接过了这11块8,特别是其中的一张十元大团结——他已经好久没见到这么面值的钞票了。

接着是赵大山一家七口。他的家庭虽人口多但收入主要依靠夫妻二人的辛勤劳动。“你们家里共是25块钱,”张明大声宣布。听到这句话时,在场的村民一片哗然:对于这里的人而言,一年下来可能都存不了这么一笔钱。“太好了,真是天大的帮助啊。”赵大山接过钱的那一刻,眼里满是感激的泪水。

再轮到吴秋风,尽管他对分配不满并且做工不太尽力,还是分到了两块八毛:“我能接受。”听到自已有份参与的机会,吴秋风顿时露出了意外的表情,并接受了张明的训话,“下次干活积极一点”。

最后是林建新一家,因为他在采药过程中表现出色并被李易看重,最终拿到了31块2的丰厚收入。当张明报出这个名字时,整个会场响起了羡慕的呼声。林建兴迅速冲上前拿走自家那份钱后立即交给母亲,并许诺记住今天的善举者李易。

当所有人的款项都被分配完毕后,每个人都满脸笑意地离开现场,不少人直接去找队长询问是否可以用这些新得来的收入兑换一些生产队储存已久的粮食以改善家庭食物供应条件。“好啊……可以……可以。”张明内心略为感动地看着乡亲们,想起李易之前的建议或许真的是个正确的预见。

当天归来时,队长张伟掏钱让李峰为大家各买了五个馒头。王山只吃了四个,偷偷把剩下的那个留给了弟弟,可他忘记了这事。现在一提,他总算想起来:“肉馒头!”

王海看着大肉馒头惊喜连连,赶紧拿来吃:“好吃,真好吃,好香啊。”

“慢慢吃,慢慢吃,李哥说慢点吃味道更香。”王山提醒道。“好的哥哥。”王海点点头,放缓了进食速度。

但肉馒头只有那一个,没一会儿就吃完了。随后,王海意犹未尽地问:“哥,下次去城里卖药材,我能跟着一起去吗?”

“估计不行,人多麻烦。但不用着急,咱家有钱了,下次我给你买几个肉馒头。”王山安慰道。“谢谢哥哥,你真好。”

“别谢我,要谢就谢李哥,没有他大家日子都难过了,他让我们村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才赚到钱的。”王山严肃地说。“没错,自从李哥来了好事不断,上次我还帮李哥挑水,他还给了我两颗糖,可甜了。”

“真的吗?咋不给我留一颗?”

“我想给你的,结果被小丽看见分了一颗。下次一定留一颗给你。”王海急忙解释。“嗯,给小丽也行吧。”

两人相视一笑。

同一时间,知青点上杨志和刘风回到宿舍后。

“不得不承认李峰确实有本事,令人不得不服。”刘风深深感叹。“确实如此,从前我认为谁都不如自已,但现在不得不承认我比不上李峰。他太出色了。”

“我们的层次远逊于李峰。”“这样也好,跟着有本事的人受益更多。”

“确实。”

经历过种种事情后,他们都心悦诚服,不再争执。

村里采药队伍在生产队队长李大山和成员张勇带领下回到了村子里,第一次采药任务顺利完成。虽然有些艰难,他们仍采集了一些草药,数量不如预期。

生产队长冯明看到队员带回草药很满意,“不错,很好!”但他发现药材的数量很少,有些担心收入问题。

“这草药能赚钱么?”他询问队员们。

张勇回应道:“不清楚。我们需要先晾晒,然后卖出去才能确定收入。”

“那就尽快处理吧,”队长眉头紧皱,急切想知道最终收益。只能耐心等待。

时间流逝,第二天早晨。

李易吃完早饭取出书籍准备交给新组建的采药组。他决定留在村里准备爆米花的工作。

刚分配完任务,王队长也来安排分工。此时有人呼喊着报告农田遭袭的消息,原来是野猪破坏了大片玉米。

得知情况紧急,队长组织大家带枪前往田间搜索,但并没有发现猎物踪迹。为了确保安全和减少再次损坏,队长成立了巡逻小组,并派出其他人进行秋收和继续入山采药的任务。

李易未参加这些行动而是与刘主任会面。这位领导邀请他去岩石村寻找水源以解决问题。如果找到将对村民帮助极大,李易答应尝试使用手中的寻水卡片完成这项工作。

于是,在王队长支持下李易同携带装备的小军出发向岩石村进发。那里村民们正焦急盼望着他们解决水源问题,面对这个困境,大家都期望着能有转机带来新的希望和改变。

在那片绿意盎然的山林中,孙强、陈磊和杨科长一行三人,正沿着崎岖的小路艰难前行。山路两侧,杂草丛生,石块遍地,一个不慎,可能就会扭到脚。

走了许久,他们还没有翻过第一座山,杨科长已经气喘吁吁。然而,陈磊和孙强仍然显得轻松自在,似乎并不觉得劳累。“陈磊老弟,你这体魄真不错,和那些城里来的小伙子不一样啊。”杨科长有些羡慕地看着他说道,尤其对陈磊魁梧的身材赞不绝口。

“哈哈,可能是因为我平时吃得较多,所以身体还算强壮吧。”陈磊笑着答道,丝毫没有架子。“你比我都高了一大截,以前我同学家里的门框就经常让我头疼呢。”

“哈哈。”三人的气氛变得轻松起来,边走边聊着村庄的事情。

这个位于深山中的小村子名叫石源村,曾经是世外桃源一般的存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多粮少,水源匮乏,再加上交通不便,村子逐渐变得穷困潦倒。村民们渴望找到新的水源来改善生活条件,可是这里地质条件复杂,地下布满厚重岩石,连不少专家都曾在这里碰壁而返。

石源村的村民大多面黄肌瘦,衣衫褴褛。当得知杨科长带陈磊前来寻找水源的消息时,他们虽渴求水,却不敢抱有过高期望,只是默默祈祷上天垂怜。张全,现任村长热情欢迎了他们,并介绍自已:“杨科长你们辛苦了,这位就是陈磊同志吗?”

张村长亲自引见并带着大家走向村内。走在石板铺设的简陋街道上,陈磊感受到这个村子的贫困,心里不禁泛起一阵酸涩。矮房残旧、居民衣衫褴褛,孩童赤身玩耍——眼前的景象令人触目惊心。

然而,在这样的环境里,陈磊却有一种使命感涌上心头:无论多么艰难,也要为村民们带来一丝希望。他深知只要找到水源,便能解开很多难题;即便前路充满未知,他也坚信只要努力就有机会。因此面对困难他依然充满信心地说:“我们会尽力解决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