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师叔出关之后,只需展示给他看便是。
若能与母亲一同加入天宗,那自是最好不过。
即使相距遥远,此时焱妃的心境与田言并无二致。
随着时间的流逝,苏尘的身影在焱妃心中愈发根深蒂固,思念之情亦不断累积。
她似乎察觉到这种变化,这两年也频繁闭关修炼,不仅专攻阴阳术,还研习苏尘亲自传授她的《金乌诀》。
焱妃能感受到,体内气息正逐渐转化成一种新的力量。
这股力量不但大大增强了阴阳术的威力,更与她无比契合。
作为以三足金乌为命格的人,承继东君之位也与此有密切关联。
然而,每修炼《金乌诀》,却总让她心绪难平,颇感烦恼。
“姐姐,我又猜到你在此地,难道又在想他?”
清冷的声音带着一丝调侃,焱妃转头,见月神缓缓走来。
“你不留在咸阳宫听候皇命,回此做什么?是不是又欠揍了?”
焱妃淡然道。
闻言,月神顿时停下脚步,不敢再开玩笑。
“东君大人,东皇太一阁下请你过去!”
随即改口正经。
因深知焱妃动手不留情,月神不愿每次都鼻青脸肿、走路颠簸。
但月神性情如此,看到焱妃仍忍不住嘲讽。
察觉到焱妃动怒,立刻转移话题。
待焱妃离开后,月神嘴角微扬,“为了个男人变得这般暴躁,竟在我身上发脾气。”
月神轻哼一声,随即便跟着出去。
神都山的观星殿中,焱妃向东皇太一行礼:“东皇大人!”
东皇太一看见她说道:“你这段时间无事,就算在这儿闭关也无妨。
蜃楼已建造完成,你可以前往镇守。”
说起蜃楼,焱妃愣了一下。
这大船由云中君夸下海口,在嬴政的命令下由公输家协助阴阳家建成。
“蜃楼可以作为我阴阳家第二总部。”
东皇太一接着说。
焱妃恍然大悟,但也忧心忡忡:“东皇阁下,这位秦始皇陛下可非易欺之人!”
东皇太一笑而不答,暗示拖延时间。
焱妃顿时明白。
他又道:“此外,蜃楼所在的桑海正是小圣贤庄的儒家据点,秦正调查儒生是否与反秦势力勾结。
你不必过分担心此事,但若有求助需求,可予出手相助。”
焱妃点头应允,觉得任务虽有挑战,但并不棘手。
而且她在神都山的所作所为也有着相似的意义,过去的象征性较大。
这意味着阴阳家非常重视蜃楼,并且通过这种方式彰显蜃楼的所有权。
观星殿中一片静默,焱妃正准备离去时,东皇太一再度开口问道:“天宗那边是否有任何消息?”
他清楚焱妃一直在派遣人员密切关注天宗的情况。
焱妃愣了一下,随即摇了摇头。
东皇太一看着她的反应,轻轻叹了口气,“五年,整整五年闭关,真是令人敬佩!他曾说最久可能是十年。”
焱妃接着说道,“你有把握吗?”
东皇太一的语气在此时略显奇特。
焱妃想了想,最后摇了摇头,但紧接着补充道:“不过我会尽力的。”
焰妃随后抬头看了看东皇太一,“阁下,您是否考虑过让阴阳家重新回归道家门下?”
“重新回归……这倒也不是完全不可能。”
东皇太一一改前态说道,留有余地,“就看阴阳家能获得些什么了。”
焱妃点了点头,心领神会,然后离开了房间。
“看来那条修炼之道的确别具魅力。”
东皇太一则联想到最近传回的信息:那些天宗的展示出的超凡能力远超过传统武学和阴阳术。
虽然不知道天人极致究竟能否达到这样的高度,但天宗从天尘子那里学到的新修行方式无疑具有更大的潜力与可能性。
在桑海的小圣贤庄里,齐鲁三杰围坐矮几旁,静静看着热腾腾的茶烟袅袅升起。
“朝廷又派使者催促我小圣贤庄上缴六国文字典籍。”
颜路的声音充满了忧虑。
张良愤慨地回应,“这是要彻底抹去六国文化的痕迹!”
伏念却冷冷打断,“六国已经不复存在。”
“确实如此。”
颜路试图缓解紧张气氛。
“秦国推行其文字政策意在长远。
两代后,原六国之民都将用秦语书写秦文,何人再记六国之事?”
秦廷的意图昭然若揭。
张良还想反驳,认为这样做实在错误。
然而,伏念则冷静提议:“我们可以将经典重新抄录为秦篆。”
接着看向张良补上一句:“儒家 ** 懂得‘忠君爱国’。”
“近日,你是否受到反秦联盟的联络?”
张良听到此话神色顿时一变,确认自已面临的危机。
“是。”
说着行了一礼。
此时颜路、张良也都站了起来,向刚刚出现的一位尊长行礼。
伏念严肃道,“你明白你的行为可能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么?”
语气凝重异常,不仅事关小圣贤庄的未来,甚至波及整个儒家的命运。
原本儒家在秦国推行法制治理背景下已处境艰难,如果卷入反秦联盟,而一旦被发觉,后果不堪设想。
荀子走进来,目光迅速掠过伏念三人。
“阴阳家的东君已经到了桑海!”
众人一愣。
阴阳家?这个名称令他们不寒而栗。
“影密卫也有不少人来到桑海。”
荀子补充道,“这意味着什么我不用多说吧。”
说完后,荀子跪坐下,凝视着伏念、张良和颜路。
张良心头一阵紧张。
“现在我看不出反秦联盟有一丝成功的希望,至少在嬴政还在位时,他们毫无胜算。”
荀子沉声道。
张良皱眉,刚要开口。
“住口!”
伏念突然打断,语带严厉,“秦国国事非你分内之事,不应贸然议论。”
“行了,张良的说法有一定道理,但这种大事确实不是我们可以左右的。”
荀子接着说,“你觉得再掀起一场叛乱能动摇大秦吗?”
面对这个问题,张良无言以对。
虽然心里很愿意相信有可能,可理智提醒他,秦国尽管经过连年征战,其战斗力依然强大,士卒们也许正盼望着有机会建功立业。
“那将是更多的人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