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宇的突出表现,无疑在工厂里树起了一面鲜明的旗帜,引来了众多目光,其中有钦佩,自然也少不了嫉妒。那些将何宇视作竞争对手的同事们,开始在暗中蠢蠢欲动。
技术科的赵刚,是个自尊心极强且有些自负的人。他一直自认为在技术方面无人能及,在厂里也颇受领导器重。可如今何宇的崛起,让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在车间的通道上,赵刚与他的几个追随者相遇,其中一个叫小钱的年轻技术员满脸谄媚地说:“赵哥,这次的项目负责人怎么能轮到何宇呢?论技术,您才是咱们厂的顶梁柱啊。”
赵刚皱着眉头,眼神中透着不满:“哼,他不过是运气好,提出了几个新点子,就想一步登天。我在这厂里摸爬滚打这么多年,可不是吃素的。”
旁边的另一个同事小李也附和道:“就是,赵哥。您得想办法把这个项目夺回来,不能让他抢了风头。”
赵刚微微点头,心中暗自思量着对策:“我当然不会坐以待毙。他的方案肯定有破绽,咱们得好好研究研究,找机会给他使点绊子。”
而在另一边,车间里的老工人王强,虽然技术娴熟,但为人比较保守。他对何宇这种年轻气盛、敢于创新的风格很是看不惯。一天,在休息区,王强和几个工友闲聊时,忍不住抱怨道:“这何宇,整天想着搞些新花样,也不知道能不能行得通。咱这工厂这么多年都是按部就班地生产,他一来就想改变一切,我看他是太嫩了。”
工友老张笑着说:“老王啊,你可别小看了这年轻人。说不定他的那些新想法能给咱们厂带来大变化呢。”
王强哼了一声:“我看他是异想天开。这项目要是交给他,肯定得出乱子。”
何宇也察觉到了周围异样的氛围,但他并没有被这些负面情绪所影响。他依旧专注于自已的工作,不断完善项目方案。然而,竞争对手们的小动作却接踵而至。
一次,何宇在办公室整理资料时,发现自已之前做的一些关于项目的重要数据记录不见了。他心中一惊,意识到可能是有人故意为之。这时,他的助手小陈匆匆赶来,焦急地说:“何工,我刚刚听说有人看到赵刚在你办公室附近鬼鬼祟祟的,会不会是他……”
何宇皱了皱眉头,冷静地说:“先别乱猜。没有证据,不能随便冤枉人。不过,我们得小心了,看来他们已经开始行动了。”
何宇决定主动出击,他找到赵刚,微笑着说:“赵哥,听说你对这次的项目很感兴趣啊。我也很想听听你的意见,毕竟你在厂里经验丰富。”
赵刚被何宇的突然到访弄得有些措手不及,但他很快镇定下来,皮笑肉不笑地说:“何宇啊,你的方案是不错,但有些地方可能不太符合咱们厂的实际情况。比如说,你提出的新设备引进计划,成本太高,而且咱们工人对新设备的操作熟练度也是个问题。”
何宇点了点头:“赵哥,你说的这些问题我也考虑过。关于成本,我已经在和供应商协商,争取更优惠的价格,并且会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确保工人能够熟练操作新设备。不过,我也很想知道,你有没有更好的建议呢?”
赵刚一时语塞,他原本只是想刁难何宇,却没想到何宇应对得如此从容。他尴尬地笑了笑:“我还在思考当中,等有了想法再告诉你吧。”
除了赵刚,何宇还要面对其他竞争对手的挑战。在一次项目讨论会上,王强站出来对何宇的方案提出质疑:“何宇,你这个方案里的生产流程调整,会打乱我们现有的工作节奏。一旦出了问题,谁来负责?”
何宇看着王强,耐心地解释道:“王师傅,我理解你的担忧。但我这个流程调整是经过多次实地考察和模拟试验的,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还能减少资源浪费。如果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我愿意承担全部责任。”
王强不屑地哼了一声:“你说得轻巧,到时候出了问题,可不是你一句承担责任就能解决的。”
面对这些质疑和刁难,何宇感到有些疲惫,但他知道自已不能放弃。回到家后,娄晓娥看到他愁眉不展的样子,关心地问:“何宇,怎么了?是不是在厂里遇到麻烦了?”
何宇叹了口气,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娄晓娥:“晓娥,我没想到竞争会这么激烈。他们为了争夺这个项目,不惜使出各种手段。”
娄晓娥轻轻握住何宇的手,安慰道:“何宇,别灰心。我相信你一定能克服这些困难的。你的方案是好的,只要坚持下去,总会得到认可的。”
何宇看着娄晓娥,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晓娥,谢谢你。有你在我身边,我感觉好多了。”
“何宇,勿惧。凭君之能,定可破难。”娄晓娥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