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宇深知,此次项目竞争犹如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各方势力都在摩拳擦掌,而他必须全力以赴。在工厂那略显陈旧却充满奋斗气息的会议室里,一场关乎项目归属的方案展示拉开了帷幕。
何宇第一个走上讲台,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已镇定下来,眼神中透着自信与专注。他将自已精心准备的项目方案一一展开,声音沉稳有力:“各位领导、同事们,我所提出的这个项目方案,核心在于创新与高效的融合。我们可以看到,目前市场对于我们产品的需求正在发生变化,传统的生产模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所以,我计划引入一套全新的智能化生产系统,这套系统能够根据不同的订单要求,自动调整生产参数,极大地提高生产的灵活性和精准度。”
台下的领导们微微点头,似乎对这个新颖的想法产生了兴趣。何宇继续说道:“同时,在人员安排方面,我主张打破传统的部门界限,组建跨部门的项目小组。每个小组都由研发、生产、质检等多方面的专业人员组成,这样可以实现信息的快速流通和问题的及时解决,避免了以往部门之间沟通不畅导致的效率低下问题。”
展示完毕,何宇走下讲台,他看到部分同事投来赞赏的目光,但也感受到了来自竞争对手那充满敌意的眼神。
紧接着,何宇的竞争对手之一,技术部的老牌骨干张峰站了起来。张峰在厂里资历深厚,一向以严谨和保守著称。他迈着沉稳的步伐走上讲台,清了清嗓子说道:“何宇的方案听起来很有吸引力,但我们必须要考虑到实际的可行性。智能化生产系统虽然先进,但我们厂的工人大多对这种新技术缺乏了解,培训成本将会是一个巨大的负担。而且,跨部门合作容易引发管理上的混乱,一旦出现问题,责任难以界定。”
张峰的支持者,车间主任老王也附和道:“张工说得对。我们不能为了追求新而盲目冒险。我们厂这么多年都是按照传统的模式走过来的,稳定才是关键。”
何宇听后,心中明白他们是在故意针对自已的方案,但他并没有急于反驳,而是耐心地等待着其他同事的发言。
这时,年轻的技术员小李站了起来,他有些紧张地说:“我觉得何宇的方案有一定的创新性,虽然存在风险,但如果能够成功实施,将会给我们厂带来很大的突破。我们不能总是固步自封,应该尝试一些新的东西。”
小李的话引起了一些年轻同事的共鸣,他们纷纷点头表示支持。
另一位竞争对手,销售部的赵强则冷笑着说:“小李,你还是太年轻了。只看到了创新的好处,却忽略了背后的风险。如果项目失败,谁来承担这个责任?是你吗?”
小李被赵强的话怼得涨红了脸,一时不知如何回应。
何宇见状,站起身来,微笑着说:“赵强,你说得没错,任何项目都存在风险。但如果因为害怕风险而不敢尝试,我们厂又如何能够发展壮大呢?我在制定方案之前,已经对智能化生产系统进行了深入的调研,也联系了专业的培训机构,可以为工人提供系统的培训,将培训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关于跨部门合作的管理问题,我也制定了详细的责任制度,确保每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
何宇的回应让一些原本持怀疑态度的同事开始重新思考他的方案。
然而,竞争并未就此停止。在方案的细节讨论环节,张峰又提出了质疑:“何宇,你在方案中提到的原材料采购渠道也存在问题。你所选择的供应商虽然价格较低,但质量是否能够保证?一旦原材料出现问题,将会影响整个生产进度。”
何宇不慌不忙地回答:“张峰,我对供应商进行了严格的筛选和考察,他们虽然价格低,但在质量方面有着良好的口碑和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并且,我还计划建立原材料储备库,以应对可能出现的供应短缺问题。”
在这场激烈的辩论中,何宇始终保持着冷静和理智,他用详实的数据和合理的规划一一回应着竞争对手的质疑。
会议结束后,何宇感到有些疲惫,但他知道,这只是项目竞争的一个开始。他回到办公室,娄晓娥已经在那里等他。
娄晓娥递给他一杯水,关切地说:“何宇,今天的表现很棒。不过,我看他们不会轻易放弃的,你后面打算怎么办?”
何宇喝了一口水,缓缓说道:“我知道,他们肯定还会有后续的动作。但我对自已的方案有信心,只要我能不断完善它,并且让更多的人看到它的优势,我相信我一定能够赢得这个项目。”
“何宇,君之方案独具匠心,定能突围。”娄晓娥鼓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