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何雨柱举报了生产队里劳动任务分配不公的情况后,心里其实也有些忐忑。他知道自已这一举动可能会惹来一些麻烦,但他更坚信公平正义是必须要维护的,哪怕为此要面对一些未知的后果。

那天,他从生产队长那里离开后,就回到了知青院。知青们看到他脸色不太好,都围了过来关切地询问。

孙晓悦眼眶红红的,拉着何雨柱的胳膊问道:“柱子哥,你去和队长说那事儿,队长没为难你吧?”何雨柱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安慰道:“没事儿,晓悦,我就是把实际情况反映了一下,队长能理解的。”

可大家心里都明白,这事没那么简单。赵凯凯在一旁咋咋呼呼地说:“柱子哥,那队长要是给你穿小鞋咋办?咱可不能就这么算了呀!”何雨柱拍了拍他的肩膀说:“放心吧,凯凯,我不怕。要是真因为这事儿给我使绊子,那咱就再往上反映,我就不信没个说理的地方。”

过了几天,大家像往常一样早早起床去生产队干活。何雨柱依旧认真地干着自已的活儿,不过他能感觉到有些异样的目光时不时地落在自已身上。那些和有关系的知青走得近的人,似乎都在小声嘀咕着什么,看向他的眼神里带着不满和敌意。

就在大家都以为这事可能就这么不了了之的时候,突然有一天,县里来了几个干部模样的人。他们直接来到了生产队的田间地头,把生产队长和何雨柱都叫了过去。何雨柱心里“咯噔”一下,心想难道是因为自已举报的事儿?他深吸一口气,坦然地走了过去。

县里的干部一脸严肃地说:“我们接到了举报,说这里存在劳动任务分配不公的情况,今天就是来核实调查的。”生产队长一听,脸色顿时变得有些苍白,额头上冒出了细密的汗珠。他结结巴巴地说:“这……这哪有不公啊,都是按规定安排的任务呀。”

何雨柱却不慌不忙,他把自已看到的那些有关系的知青少干活、其他知青却任务繁重的情况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还提到了那天和队长反映情况时,队长的态度。县里的干部一边听,一边认真地做着记录,不时地点点头。

调查进行了一整天,干部们不仅询问了何雨柱,还找了其他不少知青了解情况。那些平时被不公平对待的知青们,纷纷站出来说出了自已的遭遇。这下,情况已经很清楚了。

几天后,县里传来了消息。原来,经过调查核实,县里领导非常重视这件事,对这种不公平现象进行了严肃的处理。生产队长因为偏袒有关系的知青、不合理安排劳动任务,受到了批评教育,并且被要求立刻调整任务分配方式,要做到公平公正。

而何雨柱呢,县里对他的行为给予了高度的认可和表扬。这天,县里专门派人来到知青院,要当众表彰何雨柱。知青们听到这个消息,都兴奋地围在院子里。

县里的干部拿着一面锦旗,上面写着“正义先锋,知青楷模”几个大字,郑重地递给何雨柱,说道:“何雨柱同志,你做得非常对!你的举报让我们及时发现了问题,维护了知青们的公平权益。你这种敢于站出来为大家说话,为了公平正义不顾个人得失的精神,值得每一个知青学习。你就是咱们知青的榜样啊!”

何雨柱接过锦旗,他的手微微颤抖着,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花。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领导,我……我只是做了我觉得应该做的事儿,没想到能得到县里这么大的认可。”

县里的干部笑着说:“这是你应得的,希望你能继续保持这份正义感,为知青们多做贡献呀。”

这面锦旗在知青院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大家都围着锦旗,七嘴八舌地议论着。

张海涛看着锦旗,挠挠头对何雨柱说:“柱子哥,我以前还老觉得你有时候太冲动了,没想到这次你这一冲动,可给咱知青院争了大光啊!我得向你学习。”

何雨柱笑着说:“海涛,其实我也反思过自已有时候是太冲动了,不过这次真的是看到那种不公平现象,心里气不过呀。大家都是来这儿干活的,凭啥有人能偷懒耍滑,咱就得累死累活的呢?”

孙晓悦也凑过来说:“柱子哥,你就是我们的英雄,以后要是还有不公平的事儿,我们都跟着你一起反映,不能让那些坏人得逞。”

何雨柱听了,心里暖暖的,他看着大家说:“咱们知青院就是一个大家庭,大家都要团结起来,一起维护咱们这个大家庭的公平和谐。以后不管遇到啥事儿,只要是不合理的,咱都得想办法解决,可不能让那些不好的风气影响了咱们的生活。”

从那以后,这面锦旗就被何雨柱挂在了知青院最显眼的地方。每次看到它,何雨柱心中都充满了自豪和使命感。

他用这面锦旗激励大家一起努力,告诉大家他们的付出是有价值的。同时,这面锦旗也时刻提醒自已不能辜负这份荣誉,要一直为大家做好事,继续为知青们谋福利,尤其是在饮食和公平待遇方面,他更是下定决心要让每一个知青都能在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里生活和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