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里送来了那面写着“正义先锋,知青楷模”的锦旗后,整个知青院都沸腾了。何雨柱郑重地接过锦旗,他的手微微颤抖着,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花,心中满是感慨。
那天,阳光正好,知青们都围聚在院子里,大家的脸上洋溢着兴奋与自豪。孙晓悦眼睛亮晶晶的,她凑到何雨柱跟前,带着些许崇拜地说:“柱子哥,你看这锦旗,多威风呀,你可真是给咱们知青院长脸啦!”
何雨柱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回应道:“晓悦,这哪是我一个人的功劳呀,要不是大家平日里也都受着那些不公平的气,我这举报也没那么大意义,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呢。”
一旁的赵凯凯也咧着嘴笑道:“柱子哥,你就别谦虚啦,要不是你有那胆子站出来说,咱能有这好事儿?以后我可得多跟你学着点儿,不能再调皮捣蛋给大家惹麻烦啦。”
何雨柱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凯凯呀,你能这么想就对喽,咱知青院就是个大家庭,大家都得为这个家出份力,以后可别再搞那些破坏集体的事儿啦。”
何雨柱转身看着大家,清了清嗓子,认真地说:“这面锦旗,可不单单是给我一个人的,它是咱们知青院全体的荣誉呀。
咱平日里干活儿都那么辛苦,可不能让那些不公平的事儿把咱们的干劲儿给消磨了。这锦旗就是个提醒,提醒咱们得团结起来,一起维护咱这大家庭的公平和谐。”
说完,何雨柱便和几个知青一起,找了个最显眼的地方,把锦旗高高地挂了起来。挂好后,大家都站在那儿,仰着头看着锦旗,眼神中满是敬畏与自豪。
从那以后,每次知青们干完生产队的农活回到院子里,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那面鲜艳的锦旗。它仿佛有一种魔力,让大家干活儿都更有劲儿了。
有一次,在地里干活的时候,太阳火辣辣地照着,大家都累得汗流浃背。有个知青忍不住嘟囔道:“哎呀,这活儿可真累人呀,啥时候是个头儿呢。”
旁边的另一个知青听了,指了指知青院的方向说:“嘿,你可别忘了那面锦旗呀,咱可都是‘正义先锋,知青楷模’呢,这点儿累算啥,得给那锦旗争口气呀!”这话一说,原本有些萎靡的士气一下子又高涨了起来,大家纷纷加快了手中干活的速度。
还有一回,在讨论接下来的生产任务分配时,几个知青因为任务的轻重有些小争执。
这时候,张海涛站出来说:“大家都别争啦,想想那面锦旗,咱们可都是被县里表扬过的,得做出个榜样的样子来呀,不能为了这点儿事儿就闹别扭,得公平合理地分配任务,这样才对得起那面锦旗呢。”大家听了他的话,都觉得挺有道理,于是便心平气和地重新商量起任务分配来。
何雨柱更是把这面锦旗当成了自已的行动指南。他每天除了干完生产队的农活,回到知青院就忙着为大家改善伙食。他在厨房里忙得热火朝天,一边炒菜一边念叨着:“可得把饭菜做得好吃点儿,让大家吃饱吃好,才有力气干活儿,也才对得起那面锦旗呀。”
有一天,刘悦在院子里又忍不住开始表现自已,她在那儿大声说着自已以前在城里的一些经历,想吸引大家的注意力。
可这次,其他知青们都没像往常那样围过去听她讲,而是有人皱着眉头说:“刘悦,咱现在可是有那面锦旗挂着呢,大家都在想着怎么为集体多做贡献,你就别老搞这些刷存在感的事儿啦,多干点儿实事儿才是真的呀。”
刘悦听了,脸一下子红了,她有些尴尬地低下头,小声说:“嗯,我知道啦,以后我会注意的。”
而何雨柱看到这一幕,心里也挺欣慰的。他走过去对刘悦说:“刘悦呀,其实你也有很多优点的,以后咱可以一起为知青院的发展出谋划策呀,把心思都放在正事儿上,让咱们这大家庭越来越好,也不辜负那面锦旗赋予咱们的荣誉呀。”
刘悦抬起头,看着何雨柱,眼中满是感激,点了点头说:“柱子哥,我明白了,谢谢你。”
每次何雨柱看到那面锦旗,心中就充满了使命感。他想着,自已一定要继续为大家做好事,无论是在饮食方面,还是在维护公平待遇等其他方面,都得让每一个知青都能在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里生活和劳动。
他暗暗发誓,要一直守护这份荣誉,让这面锦旗永远在知青院里闪耀着它的光芒,激励着大家一起努力,为知青生活创造更多的美好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