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5点就要开始工作,这简直比996还残酷。做皇帝真是不容易。”
朱由检听到了太监的提醒,回想起早上的操练时间,脸上露出了几分无奈和调侃。
“走吧!”
他整装完毕,在太监的陪伴下走出宫殿。
宫外,王承恩早已恭候多时,恭敬地等待着。
与此同时,文武大臣们也开始陆续走进早朝的太和殿。
太和殿中,周延儒、陈演、魏藻德、钱谦益、周奎、田弘遇、袁祐、马世英等文武百官按照惯例站定。
此时,朝堂上,众位官员已经察觉到皇宫内外的异样。
“各位大人,今天这是怎么了?宫门口的侍卫似乎换了一批新面孔,圣上昨天还成立了一个平价供销社,不知圣上究竟有何用意?”
无论是平价供销社,还是宫门外的新面孔,都让众位官员心中猜测不已。
不少人的目光纷纷投向周奎等人,因为他们既是当朝国丈,且昨日还有一番捐款行动。
马世英望着周奎,缓缓问道:“周国丈,听说昨日皇后娘娘请国丈进宫,国丈还捐了一万两银子以解国家之急,真是国之柱石!袁大人和田大人也是国丈,一同捐赠了银子。有三位国丈爷,实是我大明之幸。”
周奎等三人闻言,脸上顿时露出了自得的笑容,回答道:“那是自然。皇上有难,国家有需,我等身为国丈,自然责无旁贷。即使全家节衣缩食,也要为皇上分忧。拿出一万两银子,不过是举手之劳。”
一旁的袁祐和田弘遇也点头附和:“对对对,周国丈说得对。我们三人既为当朝国丈,当然要为大明着想。即使每家捐出一万两银子,也愿意为国家尽一份力。为了大明,这些又算得了什么呢?”
周奎三人昂首挺胸,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
听到官员们的不断赞美,三人更是骄傲得不得了。
虽然心有不舍,但他们享受被赞美的滋味,还是觉得相当有面子。
周延儒、陈演等人一脸鄙夷地看着周奎三人。
周奎等人则自以为得计,但在他们眼中,就像是一群滑稽的小丑,根本不值得一提。
若不是周奎有一个出色的女儿,他们不过是平庸无能之辈。朝堂之上,不论是文官还是武将,从来都看不起这些依靠女儿上位的国丈。
然而,为了皇家的颜面,不得不给他们留几分面子。
而如今,这些人却越发嚣张。
官员中间,钱谦益看着周奎等人的样子,冷笑一声,说道:
“三位国丈,本官听闻你们家财万贯。
既然如此忠诚于大明,为皇上分忧,为何只拿出一万两银子呢?
不必在我面前摆出一副穷人模样,田国丈前几天才娶了第三十八房小妾,加上各种仆从,数量多得数不清。
至于周国丈和袁国丈,更是夜夜笙歌,据说都是翠香楼的常客,一晚上千两白银都不稀奇。
如今只拿出这区区一万两银子,真是有些说不过去吧?”
钱谦益毫不客气地揭露了周奎等人的真面目。
其他官员听后心中畅快,都在暗中看好戏。
周奎三人得意洋洋的模样,早已让众人心生不满,只是未曾开口罢了。
现在有錢谦益帮他们发声,官员们皆大欢喜。
周奎:
“……”
田弘遇和袁祐:
“……”
听到錢谦益的嘲讽与指责,周奎三人再也坐不住了。
田弘遇率先站了出来,快速反击道:“錢大人,你这是诬告。你居然污蔑我、污蔑当朝国丈。待会上朝后,我要禀明皇上,重重惩处你!”
田弘遇被揭穿了老底,忍无可忍。
然而,在众多官员面前,他当然不会承认。
旁边的周奎和袁祐也随之开口道:“是的。你錢谦益算什么东西?你以为我们不知道吗?你最近一直在打听柳如是多少的消息,同样是为了赢得青睐一掷千金。
你还有脸指责我们三位国丈?
哼,你这种人,也配指责我们?”
官员们对钱谦益追求柳如是之事并不陌生,只是这些消息并未传到朱由检耳中。
更何况,錢谦益作为礼部右侍郎,权势不小,还有东林党羽支持,官员们不便当面戳破。
但如今,在钱谦益的指责下,周奎三人直接撕破了脸皮。
见钱谦益自已都不干不净,竟然还有脸指责他们,三人心中不服,干脆直接反扑。
“!”
面对周奎三人的反击,錢谦益的脸色骤变,愤怒地质问道:
“胡说八道!
本官身为读书人,怎么会做下流之事?
三位国丈分明在污蔑本官!本官读的是圣贤书!”
钱谦益显得义正辞严。
周奎、田弘遇和袁祐依旧不断嘲讽。
“哼~
读圣贤之书?全都念到狗肚子里去了吧。在我们面前演戏给谁看呢?想要就得明说,何必遮遮掩掩的。像你钱大人这样的人,背地里干些不正当的事,表面上却摆出一副道貌岸然的模样。
你不觉得累吗?这种人人玩腻的东西,也就你把它当个宝。”
“啐!”
周奎三人毫不客气地逼近他。
钱谦益气得脸涨得通红,内心满是怒火,完全无法控制。
而一旁围观的官员们,内心却笑开了花。
他们没想到早朝居然能看到这样一出好戏。
原本身子疲乏的官员,此时都振奋起来。
“你~你们~
这简直是诽谤。
我要向皇上控告你们。”
钱谦益激动得几乎全身发抖。
周奎、田弘遇和袁祐三人则一脸得意,丝毫不惧。
凭借女儿的身份,他们是当朝的国丈,皇帝不会处罚他们。
钱谦益敢在众人面前揭他们的短,正好让他们出口气。
正当周奎三人还想继续说什么时,周延儒立刻制止了他们。
“够了!
皇上就要来了。
这里是我们议政之地,不是泼皮骂街的场所。都闭嘴吧!”
为了避免钱谦益再出洋相,周延儒用警告的眼神看向他。
钱谦益只得勉强压下怒火。而周奎三人见此情形,也默默闭上了嘴。
作为当朝首辅,周延儒的威严他们不得不尊敬。
朝堂瞬间恢复了平静。官员们见好戏不再上演,也纷纷收起视线。
不少人心中有些遗憾,如果不是周延儒及时打断,他们还可以继续看个热闹。
在官员的队伍中,成国公朱纯臣、定国公徐允祯等一众勋贵满面笑容地议论着。
“真是一出好戏!
看看那些文官,上朝就知道斗嘴。
揭彼此的老底,确实让人看得津津有味。”
对于周延儒、钱谦益这帮文官,朱纯臣等人一向不以为然。
文官与武将在立场上本就对立,加之这些文官常通过各种手段中饱私囊,比武将更加富裕。
然而文官富了之后,却看不起武将,认为他们是大老粗,目不识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