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将在文官面前受到种种鄙视。
眼看着文官发财,捞取巨额财富,朱纯臣等人心里早已羡慕不已。
无奈文官对武将瞧不上,多数商人与文官勾结,将他们晾在一旁。
堂堂明朝的国公勋贵,却被东林党羽的文官打压得抬不起头。
这让他们内心一直感到十分不悦。
于是,朱纯臣一伙,非常乐意见到钱谦益等人发生内部争斗。
这对他们这些武将和勋贵而言,无疑是一种乐趣。
“可惜,周延儒出来干预了。不然,我们可以再看一会儿热闹。
算了,不说那么多了。
听手下的汇报说,昨晚有一支军队持皇上的令牌和口谕,直接接管了整座皇宫,并负责皇宫的安全事宜。
皇上究竟意欲何为?”
朝堂上没热闹可看了。
朱纯臣一伙只能转移话题,谈到宫门守卫的情况。
他们这些勋贵掌握着京城的三大营,一向负责整座京城和皇宫的安全。
然而如今,自已的皇帝竟然调动了一支部队更换驻防,这让朱纯臣等人心里感到颇为异样和不安。
虽然还不知道朱由检到底要干什么,但他们总觉得这件事不会有什么好事。
于是,望着身旁的武将们,朱纯臣低声提醒:“宫中的侍卫都已经换了人。今天的早朝,大家都要小心些。咱们可不能像那些文官那样愚笨,让皇上找到把柄。否则到时候,谁都救不了你们。”
听了朱纯臣的提醒,一群勋贵和武将纷纷点头赞同。
尽管不清楚朱由检的真正目的,但只要能看见文官吃瘪,他们这些武将和勋贵都非常配合。
同时,周延儒、马士英等人靠近骆养性,面色不悦地问道:“骆大人,锦衣卫这是怎么回事?
竟派人员去支持平价供销社的活动。他们到城外给灾民送粥。”
“锦衣卫还帮忙维持秩序,获得了不少好评。连朝廷都没有做到的事情,却被你们锦衣卫和供销社先做了。
你们这是什么意思?”
“你们锦衣卫是想拉拢民心吗?
就算供销社背后是皇上的支持,起码也得提前通知我们一声。
这样做,是不是有些不把我们放在眼里?”
不少官员语气中带着责备。
尽管骆养性如今是锦衣卫的指挥使,但在周延儒等人眼中,他只是他们的傀儡。
魏忠贤倒台后,朱由检对锦衣卫没有什么好感,这使得整个锦衣卫不得不依赖东林党羽庇护,才能继续在朝堂上生存。
没有他们这些东林党羽员的支持,锦衣卫早就不存在了。
因此,周延儒一伙对骆养性并不会有任何客气。
听到了众多文官的指责,骆养性的头皮发麻,赶紧解释:“诸位大人,这是误会。那些确实是锦衣卫的人,但具体情况我们还在调查中。那实际上是皇上的命令。”
骆养性也很无奈,他收到消息后,立即派人进行了调查,但却什么也没查出来。
那些突然出现的锦衣卫,名册上根本没有记录。
骆养性明白,这很可能就是自已皇上的秘密力量。
他不清楚,背后究竟还有多少类似的锦衣卫存在。
想到皇上手上掌握着这样一支秘密部队,骆养性内心充满了不安和忧虑。
有些锦衣卫甚至不归他这位指挥使管辖,而是直接由皇上调动,负责保护供销社,维护秩序。
这让骆养性忍不住想:难道自已这个指挥使,已经不被皇上信任了吗?
这个念头让骆养性今日早朝时显得格外惶恐,即便面对周延儒等人的指责,他也不敢透露任何信息。
他觉得现在自已的每一步行动,可能都被暗中监控。只要稍有差池,就可能丧命。
骆养性的脊背发凉,心情压抑。此时的他,完全顾不上应对周延儒等人。
周延儒:“……”
马士英、魏藻德等人:“……”
听完了骆养性的解释,原本充满质问的周延儒等人立刻安静下来。
在朝廷里摸爬滚打至今,这些官员一个个都不是傻瓜。
略加思索,周延儒等人才意识到情况的严重性。
“骆大人,你是说真的?那些锦衣卫没有经过你的调令,就直接由我们的那位皇上派往供销社?”
马士英的问话,依然带着怀疑。
都这个时候了,他还无法完全相信。骆养性看到对方的表情,只能无奈地点了点头。
“当然是真的,不然我何必隐瞒诸位。”
骆养性还想再多解释,但这时,王承恩的声音从宫殿外传来。
“皇上驾到!”
一听到王承恩的通报,正准备发言的骆养性被当即打断,而心存疑虑的周延儒等人则迅速回到各自的职位。
大家站得笔直,静静等待朱由检的到来。
“吾皇万岁 !”
朱由检步入宫殿,直接坐上了龙椅。
文武百官齐齐跪拜,现场恢复了秩序,没有了之前的争论。
“众卿平身!”
端坐龙椅上的朱由检,目光扫过朝堂上的群臣:骆养性、周延儒、钱谦益、朱纯臣、魏藻德、马士英、周奎等人,一张张熟悉的面孔映入眼帘。虽然朝廷上有不少官员,理论上应是大明的栋梁,但是钱谦益心知肚明,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墙头草,真正忠诚的寥寥无几。
这些官员为了自身的安危和利益,认为天下可以没有大明朝,没有朱由检这位皇帝,但不能没有他们这些读书人。
即使朝代更迭,他们也不过换个新主子罢了。
凭着读书人的身份,他们依旧可以效忠于新的朝代、新的君主。
相比于朱由检这位皇帝,一生与大明帝国命运相连,大明的存亡直接关系到他的生死。
文武百官则更像是大明帝国的雇员,帝国倾覆了,他们可以轻易转换效忠对象,这也是为何这群官员能够如此肆无忌惮。
他们在大明帝国中饱受滋养,转身却会讨好他人,这些人都是反骨贼,应该全部清除干净。
朱由检看到这些文武百官,眼中充满了厌恶和反感。
当然,在这些官员中也不乏一些忠诚可靠的忠臣,但由于受到东林党羽打压,他们手中并没有实权,职位也都不高。
反骨贼损害大明,而忠臣们却束手无策。
东林党实在是罪不可恕,应该被彻底清算。准确地说,所有背叛大明的反骨贼,接下来都无法活命。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王承恩站在一边,冷眼看着群臣。
每一个官员的所作所为,他都了如指掌。昨天杀掉的500名宫女和太监,让他得知这些官员有多可恨。
大明帝国的强盛正是被这些吸血鬼般的官员蚕食,因此不断走下坡路。大明的衰落,离不开这些官员的一份“功劳”。
王承恩终于明白,皇上为什么会变得如此严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