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到宫中的种种变化,一群官员顿感形势不妙。
非常不妙!
还没等他们回过神来,
朱由检的声音又在众人的耳边响起:
“来人!”
“把这些与商界勾结、只为商人牟利,”
“而不顾我大明江山社稷的人全部抓捕。”
“卸去他们的官职,投入大牢待审。”
“有胆敢反抗者,格杀勿论。”
随着朱由检的命令,
殿外立时涌进几十名士兵,气势汹汹地走到陈演等人面前。
士兵们当即动手,将还在呆愣的陈演、魏藻德、马士英等人逮捕。
朝堂之上,
群臣望着这突然发生的一切,个个目瞪口呆。
才几句话的工夫,皇帝便下令行动,
气势逼人的士兵使得所有官员面带惊恐。
这一切变化得太快,众人甚至来不及反应。
直到感到身上的疼痛,
看到杀气腾腾的士兵,陈演等人才如梦初醒。
他们这些官员被当堂下令关押,
未来的仕途已断,接下来还有可能失去性命。
不过是反对收税而已,至于这么严厉吗?
意识到这点,陈演等人心里登时乱了。
每个人的脸色充满恐惧,身体不由自主地。
他们纷纷老老实实地跪倒在地,哀嚎求饶:
“陛下,陛下,冤枉啊!”
“微臣等人与那些商人绝无瓜葛。”
“陛下,我们错了。”
“再也不敢反对了。”
“陛下征收商税,我们绝对毫无异议。”
“臣等一定全力支持,全面配合。”
“恳求陛下宽恕。”
跪在地上的官员们,面色惨白地哭诉着。
为首的陈演、马士英、魏藻德也彻底惊慌失措。
士兵的刀已经抵在了他们的脖子上。
如果不赶紧求饶,今天就要完了。
一边求饶,一边陈演等人把目光投向周延儒。
这个计划本是周延儒提出的,没料到会闹成这样。
他们指望周延儒站出来为自已求情。
“……”
感受到陈演等人的目光,
身为首辅的周延儒也开始意识到朝堂变局的严重性。
他也没想到,
自家的陛下说动就动,事先全无预兆。
而且,罗列的罪名足可以让陈演等人掉脑袋。
抬头看向龙椅上的朱由检,满脸的愤怒与严厉。
周延儒心中一凛。
朱由检如此决绝,估计是真掌握了什么确凿证据。
如果真是这样,那可就大事不妙了。
但无论如何,
陈演、马士英、魏藻德等都是东林党官员。
如果就这么被逮捕,东林党的实力将会大受损失。
周延儒想到这里,心里不由感到一阵惋惜。
然而,朱由检此刻正怒火中烧。
在这种时候为他们求情,只怕适得其反。
周延儒斟酌再三,最终决定暂时不动声色。
而看到周延儒如此举动,钱谦益等人也都不敢轻易开口。
一个个都静静地站在原地,不敢贸然求情。
至于朱纯臣及其一群勋贵,他们则是一脸的幸灾乐祸。
陈演等人这下要遭殃了。
这些武将和勋贵甚至露出了些许笑意。
今日早朝算是没白来,能看到这一幕也算是值得了。
……
“这章节是因为收到一万鲜花奖励加更的,读者大大们继续支持,每五千鲜花、一千条评价、一百张月票、一百条评论或十人打赏都可以额外加更一章。现在离一万五千鲜花只剩下一步之遥,多多支持啦,到点就加更。”
周延儒依然保持沉默。
陈演等人心急如焚。
“首辅大人,您说句话吧。”
“我们和那些商人完全没有牵连。”
“首辅大人,求您帮我们说说情吧。”
时间不等人。
很快,他们就要被押入大牢了。
跪在地上,陈演等人焦虑不已。
如果周延儒不出面相助,今日恐怕难逃厄运。
周延儒: “……”
蠢货。
个个都是蠢货。
尽管周延儒最初并不打算开口,但此刻只能无奈地上前。
“启奏皇上。”
“魏藻德、陈演、马士英等人,都是我大明的忠诚之士。”
“他们在平日的言行中,也表现出极高的廉洁之风。”
“他们是绝不可能与商人勾结,为其掩盖罪行的。”
“皇上,这里是否有误会呢?”
周延儒这一番话。
让钱谦益和其他官员也纷纷站出来求情。
“陛下,的确是如此。”
“陈大人等一批官员,时刻以国家为重。”
“刚才他们还打算捐赠银两,为国分忧。”
“他们绝不会和商人串通一气。”
“之所以阻止征税,也是为了防止因商税问题引发更大的动 乱。”
“请陛下明察。”
“现在帝国正值用人之际。”
“若这么多官员一同入狱,朝廷事务恐难以正常运作。”
“请陛下三思。”
钱谦益等人有理有据地恳求。
在朝堂上的文官中,除少数几人外。
其余的人都纷纷站出来为陈演等人求情。
毕竟都是东林党的同僚,彼此间还存在诸多利益关系。
他们都希望能避免今天陈演等人被处置。
至于骆养性、周奎等一众武将勋贵。
此刻他们站在一旁,冷冷地看着这一切。
虽然对朱由检的果断行动心生敬佩,
但他们每个人都知道,在这么多文官齐声求情的情况下,
朱由检也掀不起太大的风浪了。
这在朝廷早已司空见惯。
若众官员齐心协力,必须考量其力量和影响力。
然而此次,
朱纯臣估计错了。
朱由检已非昔日旧主。
对于眼前官员,他根本无需留情。
即便是周延儒等人全部站出,
朱由检依旧面带冷笑,语气轻蔑地说道:
“朕未曾料到竟有这么多为他们求情之人。”
“依你们的反应来看,朕是否错判了?”
“错怪了跪在地上的人?”
朱由检的话语传入周延儒等人的耳中。
为陈演求情的周延儒、钱谦益等人紧张回答:
“回皇上,臣等不敢妄言!”
“我们只是担心,怕小人蒙蔽圣听。”
“误杀了对大明赤胆忠心的大臣。”
说什么呢。
朱由检承认自已错了,周延儒等人怎敢接话?
他们只好迅速解释,小心翼翼地继续求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