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最恨的就是这些忘恩负义、内外勾连之辈!”
“单诛九族已显不足,凡通敌者一概诛灭十族!”
“至于其他压迫民众、残害无辜者,”
“原拟之罚由三族加至六族!”
“决不可留情!”
确实如此。
当朱由检即位为帝时,
他了解到一批官员的种种丑恶行为,心中愤怒难忍。
这批官员图谋联手后金覆灭大明,毁灭他的江山,毁灭他作为皇帝的统治。
因此,他决定不手软。
原本以为惩处三家已经足够,但现实让他认为,
即使是诛灭十个家族,也在情理之中!
王承恩建议诛杀九族,朱由检进一步要求再增添一族。
决定不仅要铲除祸根,更要彻底清算一切背叛者。
与外国勾结叛国的人,绝不应有原谅的机会。
王承恩:“!”
锦峰:“!”
两人听闻命令,面露欣慰之色。"陛下决策英明,彻底斩杀背叛家族以儆效尤!”
“陛下行事果断,令人钦佩。”
“欲亡我国,先断其根。”
“陛下,请您安心。”
“锦衣卫必定严格执行您的命令。”
“坚决做到毫不留情!”
锦峰笑容满面。
见自家圣上如此坚决,锦衣卫定能大展拳脚。
叛国官员,本就应当承受最严厉的惩罚。
一旁的王承恩也迅速附议。"陛下,”
“臣所属东厂必全力配合锦衣卫。”
“一定将这些官员及其十族斩草除根。”
“勾连反贼、助纣为虐,他们罪有应得。”
两位重臣义愤填膺,毫无怜悯之心。
望着二人的坚定态度,朱由检话语中透露出不减的坚决,下令道:
“如兵力不足,即动用军队。”
“朕不希望有任何一个漏网之鱼。”
“帝国需要的是真心忠诚之士,而非反复无常之辈。”
“务必将所有罪名及罪证记录详细清楚。”
“明日执行枪决之时,务必广泛传布其劣迹。”
“公之于众,使其知晓这些人暗中所为。”
“若有胆敢求饶者,同罪并罚!”
为了使帝国恢复正气,揭露这些奸贼的真实面目是必要的。
一旦将官员们的罪状公之于众,民众自能理解,甚至可能欢呼喝彩。
多年来,大明国民对后金的侵略深恶痛绝,数不清的百姓惨死于其手下,无数财富资源也被洗劫。
此时,本应齐心对外的官员们,竟然选择背叛祖国,勾结助战外敌。
这样的一群逆民,何来宽恕?民众们若是能为这样的叛徒说情,才是咄咄怪事。
这位天子的任务,就是要揭露那些表面为国为民的官吏的真面目,让民众明辨善恶。
面对如此部署,锦峰与王承恩频频点首,“陛下,您尽管放心。”
“在明天处决那些官员之前,我们会在公开场合宣读其罪行,”
“并指示锦衣卫在京城内外,以及整个国家内大肆宣扬,”
以收服民众的心。
朱由检的决定无疑将在大明朝内部掀起一场风暴,但他的目标明确——清除背叛者,重树帝国权威。
"确保全大明的亿兆生灵都能知晓那些与后金暗中勾结的逆臣之事。
尤其是周延儒等人,让他们的名节在这片国土上永远失去光彩。"
"必须让他们成为亿万民心中的过街老鼠!不仅肉体上要惩处,更要摧毁他们的心灵!"
将周延儒及其党羽的罪状昭示于全大明的亿兆民众之前,锦峰身为锦衣卫统领,已是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
在一旁侍立的王承恩随即附议,“皇上,东厂也将齐力响应此命。”
“我们会不遗余力地揭露这些官员的一切过失,使之无地自容,显露最阴暗的一面。”
“真是不堪之辈。”
“竟然自称清明之吏,这次一定要让他们的名誉臭名昭著到骨子里。”
王承恩怒气冲冲地说。
不仅仅是对官员的严惩,更是要让天下人都知晓他们的罪行。
但即便如此,王承恩心中仍是燃烧着一股怒火。
见状,朱由检先是对两人布置了此任务,随即转询,“如今的东厂与锦衣卫,在我的掌握下各自拥有多少人手?”
锦峰立即回禀道,“启奏陛下——据锦衣卫名册,应有十五万人马。”
“但多为挂名领取俸禄者,并非真正的人手。”
“确切数目需逐地清理核查,据微臣估算,锦衣卫至少仍有两至三万人在实际效力。”
“且近几日来,京城内的锦衣卫已经完成了全面清点,剔除被捕及处理的人之外,现仍可用于调遣的约有五千人。”
“尽管锦衣卫编制定额有十五万,可真正效力的不过数万人。
在京师,原本驻军不下六七千,现仅有可用人数五千。
其中有两千五百人为通过特招而来之人才,意味着京城锦衣卫一半以上竟是虚名挂载者。”
面对这样的状况,即使是在京师重地,也存在着如此明显的渎职,更不必说大明偏远之地的情势将如何严重。
对此,朱由检不禁忧心忡忡,对眼前的锦峰说道,
“五千人远不足以支撑大局。”
“需要速派得力干将在大明广布,清查各地冗员,让锦衣卫的影子重现各地。”
“朕定会增补所需之人手。”
“锦衣卫的使命不仅是监视全国各地的情况,包括反贼、不法商人、后金细作及各地官员的动态都在你们的任务范畴。”
“务必协助朝廷新行动将这些人一一铲除。”
“若任何一方有所动静,无论是反贼、外患或官场鼠辈,朕希望第一时间掌握消息!”
“锦衣卫能否担此重任?”
朱由检面容凝重,深知信息收集与监控的重要性,对锦衣卫寄予厚望。
掌握了所有人脉与情报,才是逐个击破敌人之道。
“能!只要给足人力,无一不能达成所托!”
锦峰答语坚定,眼中尽显决心。
“臣定会带领锦衣卫遍及大明上下。”
“任何一人一举一动皆在我监控之中。”
作为情报高手,锦峰对此胸有成竹。
得到这样的答复后,朱由检的目光转向了身边的王承恩。
王承恩的面容顿显肃然,随即毕恭毕敬地汇报说,“臣奏报圣上。”
“卑职初掌东厂,由于这是恢复重建之后才开始运作的。”
“现有人数仅有两千,仅限在京畿之内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