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45 章:赵宇升职---

随着陈大人的倒台,赵宇在官场中的名声大噪。他的正直、果敢以及在处理危机时展现出的智慧,都让同僚们对他刮目相看,皇帝也对他颇为赏识。

一日,赵宇如往常一样前往衙门办公。刚踏入衙门,便有小吏满脸谄媚地迎了上来:“赵大人,恭喜恭喜啊。”

赵宇微微一愣:“喜从何来?”

小吏恭敬地回答:“大人还不知吗?上头已有旨意,大人因功绩卓著,即将被升职,不日便会有正式的任命文书下达。”

赵宇心中一喜,但仍保持着沉稳的姿态:“此事尚未确定,莫要轻信传言。”

回到家中,柳云看到赵宇脸上难掩的喜悦,便问道:“赵宇,今日可是有什么好事?”

赵宇笑着将在衙门听闻之事告诉了柳云:“娘子,若真能升职,我便能在官场中有更大的作为,为百姓谋更多的福祉。”

柳云也为他感到高兴:“赵宇,这是你应得的。你一直以来都兢兢业业,心怀百姓。不过,这官场风云变幻,升职之后,怕也会有新的挑战。”

赵宇点头:“娘子所言极是。我定会加倍小心,不辜负陛下的信任。”

几日后,任命文书正式下达,赵宇被升为户部侍郎。户部掌管着国家的财政大权,事务繁杂且责任重大。

赵宇上任之初,便面临着诸多事务需要处理。户部尚书李大人将他叫到书房,语重心长地说:“赵侍郎,你初来户部,有许多事情需要尽快熟悉。如今,国家正筹备一项大型的粮仓建设工程,这关乎到各地百姓的温饱以及国家的稳定,不容有失。你可先从这件事入手,了解情况,制定计划。”

赵宇恭敬地回应:“李大人放心,赵某定当全力以赴。只是这粮仓建设工程涉及面广,需各方协同合作,赵某怕有不足之处,还望大人多多提点。”

李大人微笑着说:“赵侍郎谦逊有礼,这是好事。你有任何问题,均可随时来找我商议。户部的其他同僚,也可助你一臂之力。”

赵宇开始着手调查粮仓建设工程的相关事宜。他发现,户部中有一位名叫钱启的主事,对各地的粮食储备情况以及粮仓建设颇为了解,但此人性格有些孤僻,不太合群。

赵宇主动找到钱启:“钱主事,我是赵宇,如今负责粮仓建设工程之事,听闻你在此方面颇有见解,特来向你请教。”

钱启抬头看了看赵宇,眼中闪过一丝惊讶:“赵大人,您贵为侍郎,怎会来问我这小小的主事?”

赵宇真诚地说:“钱主事,在这户部,论对粮仓之事的了解,你当属佼佼者。我只看重才能,不论官职高低。还望你能不吝赐教。”

钱启被赵宇的真诚所打动,缓缓说道:“赵大人,这粮仓建设,选址最为关键。需考虑到地势、水源、交通等诸多因素。而且,建设过程中的资金预算、材料采购以及人员安排,都需精细规划,稍有不慎,便会出现问题。”

赵宇认真聆听,不时提出自已的疑问:“钱主事,那依你之见,如今有哪些地方适合作为粮仓的选址呢?”

钱启思索片刻,回答道:“江南地区,土地肥沃,粮食产量丰富,但地势较低,易受水灾影响;北方地区,虽地势较高,但气候干燥,粮食储存需考虑防潮防火。我以为,可在中原地区选取几处交通便利、地势适中之地,作为主要粮仓建设点,再在江南和北方设立辅助粮仓。”

赵宇点头称赞:“钱主事的见解独到,令赵某受益匪浅。”

在与钱启的交流中,赵宇对粮仓建设工程有了更清晰的思路。他召集户部的官员们,共同商讨建设计划。

会上,一位名叫孙福的员外郎提出:“赵大人,这粮仓建设所需资金庞大,若仅靠朝廷拨款,怕是会给财政带来不小的压力。我觉得可号召各地富商捐款,作为补充资金。”

赵宇沉思片刻,说道:“孙员外郎的想法虽好,但富商捐款,需考虑他们的动机与回报。我们不能让这粮仓建设成为某些人谋取私利的工具。”

另一位官员王贵说道:“赵大人,我们可制定一些奖励政策,比如对捐款较多的富商,给予一定的荣誉称号或者商业优惠,这样既能吸引他们捐款,又能保证工程的公正性。”

赵宇认可道:“王大人此计可行。但这奖励政策需详细规划,明确界限,避免出现漏洞。”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赵宇终于制定出了一份较为完善的粮仓建设计划。他将计划呈递给李大人审阅。

李大人仔细看完后,满意地说:“赵侍郎,你果然不负众望。这份计划考虑周全,切实可行。若能顺利实施,定能为国家立下大功。”

赵宇谦逊地说:“李大人过奖了。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赵某只是尽了自已的本分。”

回到家中,赵宇兴奋地对柳云说:“娘子,这粮仓建设计划已初步制定完成。若能顺利进行,可保百姓数年无忧。”

柳云笑着说:“赵宇,你做得很好。我相信你在这新的职位上,定能创造更多的辉煌。不过,你也莫要太过劳累,身体要紧。”

赵宇握住柳云的手:“娘子,有你在身边支持我,我不会觉得累。我会努力平衡好工作与家庭,让你和孩子都能幸福。”